今年,海门区深入推进村居法律顾问“万场讲法”活动,以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提升人民群众法治素养,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将法治春风送入千万家。
聚焦“一老一小”权益保护
咨询人小顾在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因父亲身患重病,自己实际靠爷爷奶奶抚养。两位老人是农民,收入微薄,一家人经济负担沉重。小顾深知老人不易,听了施律师的讲座后主动求助,称其母亲在离婚以后就不怎么来看她,甚至连基本的抚养费也不给,希望律师可以帮她索要抚养费。施律师充分了解案情后,为小顾申请了法律援助,免费代理诉讼。后法院判决其母亲每月按期支付女儿抚养费。
抓住“关心关切”按需供给
除了着眼未成年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合法权益保护,村居法律顾问面向挂钩村居居民需求,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普法宣传,深受群众和基层干部欢迎。
创新“有声有色”宣讲模式
在悦来镇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期间,律师曹舒雯注重以案释法,发掘身边案例,优化普法宣传方式,用浅显平实的语言解读法律法规,帮助中老年村民学法用法。
村民张某夫妻均已80岁高龄,育有一双儿女,平时不在一处生活。因年老多病,老夫妻希望子女承担部分医药费,却遭子女百般推脱。为此,村干部邀请曹舒雯上门协调矛盾。到场了解情况后,曹舒雯通过视频与张某子女取得联系,晓之以理告知其应履行法定的赡养义务。说理过程中,老人误以为自己的求助会连累子女“吃官司”,当即表示不需要帮助,令在场人员动容。老人子女更是主动表示当日回到父母身边,协商赡养问题。有感于当前空巢老人增多的现状,曹舒雯以本案为引,为邻里现场说法,后在本村开展老年人赡养、防范诈骗等系列宣传,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部署推进村居法律顾问万场讲法活动,是深化‘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法律顾问与村居群众良性互动,问需于民,搭建更加优质、专业、实用的学法平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志雄如是说。据悉,今年以来,海门区154名村居法律顾问已在挂钩村居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宣讲等共计405场,活动期间解答法律咨询861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64件,真正让“遇事找法”意识在群众心间落地生根,从而助力营造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