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十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案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3.11甘肃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了解新中国的法治进程及其成果,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

通过教材和配套课件,梳理当代中国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知道各阶段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其特定的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

4.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从而对当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加以客观地评述。

5.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难点:认识“法制国家”与'法治国家”的区别;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

时空思维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言框

新课讲授:

一、基础知识梳理

二、重难点问题解析

(一)新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开始,初创,破坏,新的发展,加强与完善

意义: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三)法制与法治的含义,二者的关系,法制向法治转变的意义

法制:指一国的法律制度。

法治:与人治相对,以宪法和法律为中心的社会治理体系,是指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方法和理念。法治”比“法制”更完整、更全面。

两者关系:

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有法制才能有法治)

法治是法制的前途和归宿(有法制为了要法治)

由法制到法治意味着我国法治建设由立法为主进入立法与执法并重阶段。

(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地位与性质

地位: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性质:

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

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

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期与表现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背景: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杰出代表。

(2)表现

①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②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③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改革开放后

(1)背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②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③1994年,中共中央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④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出

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意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课堂小结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建立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强国之路,民主法治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尽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相辅相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得到弘扬,70载精神文明建设成就辉煌,极大地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无论是法治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体现了时代的诉求,也促进着时代的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THE END
1.[热线12]如何实现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00:04:19 井盐、海盐、湖盐到底有什么区别?名医来解答 生活圈 00:09:46 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 法院受理刑事自诉 热线12 00:02:15 欧洲大国为何纷纷“向东看”? 中国舆论场 00:00:26 2020年或成日本有统计以来最热一年 今日亚洲 00:00:21 上海地铁“静音令”本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朝闻天下 00:07:59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26696/02b3022d95544bca8e61d9a64ac1cbdb/index.shtml
2.法律体系法制体系和法治体系的区别包括()。本题考查法律体系、法制体系和法治体系的区别。(1)内容不同。法律体系、法制体系中的"法"包括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也包括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但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是其最大最主要的部分。法治体系的"法"主要是指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也就是说,法治https://www.shuashuati.com/ti/5731c66b207a4381bd3ba3651d88cb83.html?fm=bdbdsb2deb77d30ef6ca889aae6d62ea0911e
3.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8篇(全文)1.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是基础 传统的执法理念过于强调法律的刚性和威慑力,与现代法治精神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不相符合,近年来,随着新的《消防法》、《行政强制法》、公安部新修订的三个规章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消防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对消防部门在行政执法中的办案方式、程序、质量等提出了更高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wfk5tj.html
4.图解普法你知道“法治”和“法制”有什么区别?看了长知识!简单来说,如果说“法制”是二维的,那么“法治”就是三维立体的。从静态的“制”到动态的“治”,更准确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 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法制”与“法治” 虽有很大区别 但绝不意味着 可以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 社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ODY1MzYzNw==&mid=2247492314&idx=2&sn=972745dc2a61c03e18f91a753927a386&chksm=eca02070dbd7a9669a61aa2f74e56437271595cd954acbeacb6ab20cf5fb86dda5c1454fdbd8&scene=27
5.在民商事审判中准确适用能动司法理念六是从司法视野来看,完成了“自我本位”到“融入国际”的转变。随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外民商事案件日益增多,涉外商事法庭及专业审判团队的建立,涉外民商事审判开创了新局面。涉外民商事审判承载的价值不仅在于寻求个案的司法公正,更在于引领创建国际民商事领域的裁判规则,承担起法治中国的http://e.mzyfz.com/mag/paper_57618_30764.html
6.论依法治志冀祥德修志体会方志园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则明确了法治成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根本手段,通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通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最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以说,从依法修志到依法治志的过程,基本上体现了地方志活动中,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与行动转变https://www.scdfz.org.cn/fzyd/xzth/content_3892
7.法治和法制现代化法治和法制现代化 第一节 法治的概念 一、法治的基本含义 法学界通常引用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的概念,“已经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遵守,而人们遵守的法律又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即法治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遵守,二是制定的法律是良好的法律。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tpgj84.html
8.法制与法治的主要区别()。A.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而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B.法制的产生和发展在任何国家都存在;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C.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D.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实行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2487e14f79d749afbb539acf3e97c5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