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包装食品食用农产品如何区分

如何界定预包装食品和带有包装的食用农产品,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从业人员。在食品论坛中也经常有人发帖求助自家产品到底是属于农产品还是预包装食品。实实在在地说,法律法规上、包括标准上,二者确实存在着很多交叉的地方。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二者都很难界定。现将现行法律法规标准中涉及二者有代表性的条款归纳出来,从法理层面说说二者的区别。

一、预包装食品定义:

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二、食用农产品定义:

2、《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指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供人食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农业活动:指传统的种植、养殖、采摘、捕捞等农业活动,以及设施农业、生物工程等现代农业活动。

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指在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以及经过分拣、去皮、剥壳、干燥、粉碎、清洗、切割、冷冻、打蜡、分级、包装等加工,但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产品。

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的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可以并鼓励对食用农产品进行包装。

2、食用农产品包装规定:

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按照规定标明添加剂的名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其中有个“等”字。——也就是说即使按照预包装食品包装的要求进行了标识也是可以的。

3、食用农产品允许使用添加剂: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所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4、预包装食品的要求:

国家卫计委在公布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时,做了说明。即:《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问答(修订版)。

该问答明确:

一、是定义明确:预包装食品首先应当预先包装,此外包装上要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的标示(见问答)。

二、是含量单位明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净含量及规格4.1.5规定净含量必须使用法定单位。——食用农产品的一般做不到使用法定单位。比如,一个萝卜进行包装销售就无法使用法定单位。

三、是在日常监管中,食用农产品和预包装食品的鉴别法律层面上确实存在着混淆的地方,其实也就是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某些方面存在着混淆——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法律层面的混淆,导致监管人员在日常监管中不知所措的例子比比皆是。怎么办呢?

一、是国家出台法律解释和二者权威界定办法。

二、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产品的内容物肯定是初级农产品,此时即使使用了包装,包装也有相应的标识,此时欲立案、处罚,一定要慎重、谨慎,要综合判定其生产时包装的目的是什么。

三、是必须考虑该产品的化学性质是不是发生了变化,这一点特别重要——比如肉类,即使带有标识的包装,也要考虑其内在质量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如,纯肉卷,一般只是进行简单的分割,此时不需要添加食品添加剂,它就不是预包装食品,而是食用农产品;如果是合成肉的肉卷,就会添加食品添加剂,此时就是预包装食品。

四、是要看其使用的添加剂是食品添加剂,还是农产品添加剂(如保鲜剂等)。如果是前者即可判定为预包装食品,后者反之。

当然,而今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均得到飞速的发展,现代农民已经用知识武装了头脑,同时社会有需求,在这种大氛围下,国家的法律法规制修订又没有及时跟上社会的发展。出现今天的混乱是正常的,是改革的阵痛......当然,这些问题出现也存在着部门利益之争、机构改来改去等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实部门就是壁垒。什么食品呀,食用农产品呀,都是“舌尖上的吃食”就应该归一个法来界定。笔者认为,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THE END
1.法律和法规的区别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国法包括法律和法规两种,法律和法规是不一要的,两者存在很多的区别,目前我国的法律和法规是非常多的,两都都有强制的效力。那么法律和法规的区别是什么?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目录: https://china.findlaw.cn/zs_1127237.html
2.宪法和法律的区别湖北时为律师事务所律师精选解答法律和宪法的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2、规定的内容不同。3、法律效力不同。4、制定与修改的程序不同。法律依据:《宪法》第五条第三款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https://m.64365.com/tuwen/etfut
3.公共基础知识易错点: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公务员考试网需要注意的是,可能有考生疑惑无论是法律渊源,还是法律体系中都包含宪法。那宪法到底是法律渊源,还是法律体系呢?在法律渊源中的“宪法”是狭义的《宪法》,仅指那一本地位最高的法典;而法律体系中的“宪法”是广义的宪法,不仅包括《宪法》,还包括宪法相关法比如国旗法、政府组织法等等。https://www.huatu.com/2018/0316/1626992.html
4.第一类法律法规第二类法律法规,分别是什么?注册会计师希望以上解答能够帮助您完全理解第一类法律法规与第二类法律法规的概念和区别。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https://www.bkw.cn/zckjs/ask/8629566.html
5.如何理解基金会运营成本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10%?从法律法规到实际我在这里详细介绍两个文件,并非是为了说明两个文件之间的继承关系。而是说,两个文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具体效力非常不同。具体关系和区别可以详见法律法规的起草人,民政部民管局副局长刘忠祥的这篇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FYgUBOR3wM9WtBCeIvrs_Q https://www.douban.com/note/819533326/
6.法典和法律有什么区别律师普法法典和法律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法典一般为就某一现行的部门法进行编纂而制定的比较系统的立法文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效力不同,法典为某一国部门法进行系统性的全面的编纂而成的立法文件,大陆法系国家成文法多有法典形式。而广义上的法律包括宪法及法规等,狭义法律是根据https://www.110ask.com/answer/1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