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行业新闻

一、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权威是以服从为前提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已经确立,******的权威就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的宪法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服从宪法法律。宪法法律的权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社会对宪法和法律普遍信仰,公民发自内心地对法律权威性高度认同,对法律正义性充分信任,对法律科学性充满信心。二是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从,宪法法律权威受到社会普遍维护,所有社会成员都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行为准则。三是社会依靠法律规范运行。所有权力的运行都纳入法律设定的轨道,公民能够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社会矛盾纠纷能够依法按程序得到解决,整个社会依据法律自觉、自律、理性运行。四是法律对权利救济及时充分。当社会主体的权利遭受侵害时,都能依据法律获得及时、公正、有效的补救或恢复。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建设特别是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总体上看,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40多件、行政法规740多件、地方性法规85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00多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当前,法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社会上仍然存在无视法律权威或者只是把法律喊在嘴上、贴在墙上,搞形式主义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知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等等。这些问题,从根子上说,还是宪法法律权威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使人们发自内心地崇敬宪法和法律,积极主动地去遵守法律、运用法律,切实树立起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二、培育全民法治意识是树立宪法法律权威的基础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1985年以来,我国已制定实施六个五年普法规划,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深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改变了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知,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但一些群众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的现象依然存在,法治意识还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形成行为习惯。

三、维护司法公正是树立宪法法律权威的核心

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是树立宪法法律权威的关键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我们要按照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树立宪法法律权威贯穿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中,体现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落实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各个环节中,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THE END
1.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管理社会事务,宪法是法治的基础判断题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管理社会事务,宪法是法治的基础。(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登录查看 解析 登录查看 华图教育 微信扫码咨询更多 热门考试 公务员 事业单位 教师招聘 教师资格证 银行招聘 医疗卫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公选遴选 选调生 国家公务员 农信社 军转干 军队文职 公安招警京https://ha.huatu.com/question/krr0.html
2.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21.(单选题)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含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法治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B法治与法制外延相同 C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 D法制与民主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是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正确答案:B 22.(单选题)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首要表现是()。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
3::论宪法与其他法律形式的关系摘要宪法作为根本法, 它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制定的, 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等其他法律形式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特性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一切法律形式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法律依据, " 合宪性" 是宪法时其他一切法律形式的正当性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宪法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在一个国家的法律形式体系中, 宪法是居http://iolaw.cssn.cn/zxzp/200807/t20080717_4601225.shtml
4.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法治分析杜红涛律师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法治分析 2018年,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时,第70条第一款中的“法律委员会”被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这一修改旨在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修改后成立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增加了“推动宪法实施、开展宪法解释、推进合宪性审查、加强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65760.html
5.宪法的法治原则是什么宪法的法治原则是什么:宪法的法治原则又称依法治国,其基本含义是依法办事,按照法律来治理国家,建立秩序,任何组织或个人均不得有法外特权。【法律依据】《宪法》第五条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https://m.66law.cn/question/answer/37301534.html
6.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核心是“依宪治国”领导干部必须要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各种复杂和重大的社会问题,进一步提高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掌握执政艺术。 所谓“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要将宪法和法律真正置于各项权力之上,宪法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有绝对的权威,任何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应归于无效。所谓“法治思维”,就是要在世界观、方法https://www.fx361.com/page/2013/1021/9052391.shtml
7.学习时报是否所有的上级文件都是“法”?显然不是。我国的法规体系,包括国家法规体系、党内法规体系和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仅就国家法规体系而言,我们所说的“法”是指下列法律文件: 一是宪法。宪法通常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等。它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19-07/10/nw.D110000xxsb_20190710_2-A3.htm
8.法治的核心是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注重宪法和法律实施是当代法治基本内涵的普遍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是法治建设战略转移的客观要求。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实施面临着立法粗放与执行不力的困扰、经济状况与社会转型的制约、体制不顺与机制不全的束缚、法治传统与法治精神的缺失。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应加强和改进宪法实施,保障和落实公民权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