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知识——法理学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6.11河北

法理学

1.法的特征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

(2)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法是由国家创立的社会规范。

(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以此来调整社会关系。

2.法的本质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3.法的渊源

形式意义法的渊源,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

4.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和法律关系客体三种要素构成。

5.法系

法系是在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历史渊源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当代世界主要法系有三个: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法律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法系。我国总的来说属于大陆法系,但却与德国等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有所不同,因为还糅合了部分过去中华法系的内容,而且还不断在变化。

6.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3)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当两个原则在具体的个案中冲突时,法官必须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及有关背景在不同强度的原则间做出权衡。

(4)在作用上,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更大的显示性特征,即相对于原则,法官更不容易偏离规则做出裁决。

7.法的效力

8.法律责任

法的责任是指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由于法的规定而应承受的不利的法的后果。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无过错或严格责任。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国家赔偿责任和违宪责任等。

9.权利与义务

在法律调整状态下,权利是受法律保障的利益,其行为方式表现为意志和行为的自由。义务则是对法律所要求的意志和行为的限制,以及利益的付出。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和法律关系内容的核心。

10.法治与法制

二者的区别在于: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

(2)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编写依据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4)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11.法律汇编与法律编纂

法律汇编,是对已经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进行系统的排列,汇编成册。法律汇编不改变汇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不制定新的法律规范,因而不是国家的立法活动,仅是一项技术意义上的工作。

法律编纂是指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编纂成具有完整结构的、统一的法典的活动。

12.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的内容和含义所作的说明。根据解释的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根据解释的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THE END
1.良法善治丨鉴古知今循法而行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人们对于公平和规则的向往自古有之。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法治下推进改革,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就能够不断夯实“中国之治”的法治根基。 (编辑:吕媛媛)友情链接: 中国网信网 群众新闻网 西部网 陕西网 西安网 公益记者网 西安新闻网https://www.sanqin.com/2024-12/04/content_10969551.html
2.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转型“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转型”,这是该书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它包括以法制、民主、法治和法律权利义务等为基本内容,以各种法律关系为归宿的规律性研究,构成《屈野法学著作选集》第二卷。全书分为六个部分:一、“法制、民主和法治关系篇”。主要探讨法制、民主、法治的概念、内容、作用、由来与发展、关系和区别的规律性。二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31491
3.法治和法制现代化法治和法制现代化 第一节 法治的概念 一、法治的基本含义 法学界通常引用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的概念,“已经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遵守,而人们遵守的法律又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即法治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遵守,二是制定的法律是良好的法律。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tpgj84.html
4.中国法理学二十年这一时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奠基与初创时期,研究主题多为法学理论和法制建设的基本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论题有:法的概念和本质;权利和义务;民主与法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治与法治;法律与政策;法律文化;法律价值;法律规范、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意识等法学基本范畴;法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方法论及基本方http://iolaw.cssn.cn/xspl/200504/t20050428_4595794.shtml
5.全国自考05677《法理学》章节重要知识点汇总法学1、含义:是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能力和资格。 2、种类:个人权利能力和组织权利能力之分;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一定职权,如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的能力就属于特殊权利能力)之分;民事权利能力(公民从出生起到死亡止,都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并不是所有公民https://www.exam100.net/html/2022/cj_fx_0323/35219_2.html
6.青书学堂法理学作业精选与解析B:法家的法治强调刑罚的至上地位 C:法家的法治和古希腊的法治其实质是相同的 D:法家的法治强调法治和德治的结合 答案:A 第16题 单选题 关于法的实施对于法治的意义,下列错误的是( )。 A:法的实施是实现法的作用和目的的前提条件 B:法的实施是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必要环节 https://blog.csdn.net/qq_40602449/article/details/131572089
7.论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杨波律师故此,揭示法治的内涵必须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尤其是价值、制度的实践层面的因素,根据这种思考,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对法治作出如下界定:“法治”是指一切社会合法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组织、公民个人乃至国家本身等),适用和遵守完备的充分体现其价值标准的,以权利义务设定行为模式的法律制度,以构建稳定的和有https://lawyer.fabao365.com/10594/article_45988/
8.法治思维资料.pdf法治思维资料.pdf,从本质上讲,法治是现在民主人权时代有关政治和法制建设的一种综合性的价值目标, 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基本的行动原则和其实现过程和结果。在现代社会,法治是与人治针 锋相对的,她意味着在国家中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以规制公共统治为重心,以保障和促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21/7000140012005161.shtm
9.2024法律硕士考研常考知识点汇总!考试必备(5)法律推理的结果往往涉及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在多数情况下,法律推理的结论关系当事人是否拥有权利、是否应承担义务、是否应负法律责任等,而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 三、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1)法治不仅包括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利保障的内涵,而法制侧重于形式意义上https://www.kyzs.com/article/16303.html
10.德治与法制的关系7篇(全文)德治与法制 摘要:道德和法律的动态系统--德治和法治,作为调节人类社会的两个手段,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法治、德治作为上层建筑是要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法治、德治的结合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二者的组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vuy5hfc.html
11.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62.(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参考答案: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正确的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包括正确把握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可归纳为:(1)结构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
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A、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B、怎样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C、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 D、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 7、【多选题】关于思想道德与法律说法正确的有___ A、道德http://xuzhou.ehqc.cn/html/22_07.html
13.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所谓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指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习惯法.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4、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十四、法律的起源; 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特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而产生的社会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4.法学基础理论第一节(2)法律关系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3)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或权义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https://www.gzhgz.com/show-1655-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