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迈进。其中,青少年对祖国的建设尤为重要。国家是这样定义青少年的:新时代的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广阔、开放自信,是可爱、自信、可为的一代,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青年,是中国梦的追梦人、筑梦人、圆梦人。由此可见,青少年是祖国建设必不可少的力量。因此,国家尤其的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健康。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建设的希望,国家未来的几十年将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是时代新人。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重任。我们要肩负历史的使命、坚定前进的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其中立大志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勉。没有远大的理想,就会导致精神上的“软骨病”。明大德,就是要锤炼崇高的品格,崇德修身,启润青春。成大才,就是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担大任,就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大学生要自觉树立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尽责集体、服务社会、奉献国家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素养。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是否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素养,是一个人能否被社会接纳并更好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键。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要注重知行合一,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加深对知和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懒散、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良好的行为观念是一个人终生的果实。当代大学生应时刻端正自己的态度,抵制不良习惯。争做新时代的良好青年。我们身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正是如此,我们要将爱国精神融入到自己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