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青少年普法教育中,法律意识与法律知识谁更重要?

中、小学校的普法教育中,那种单纯传授法律知识,忽视法律意识全面培养的现象应当引起重视。我们知道,意识属于唯物论的范畴。它包括三种形式:即知识,情感和意志。法律意识包括法律知识,法律知识的传授只是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工作中的一部分内容,可能还不应当是主要部分。简单地以法律知识替代法律意识的做法,必然会落入以偏概全的陷阱,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在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工作中,相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律情感和法律意志的培养更为重要,同时,也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以法律知识替代法律意识培养,可能全陷入以偏概全的教育误区。

“霸座男”孙某是社科院2016级法学系法学理论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以如此恶劣的态度对待最基本的社会规则,说明法律知识并不能天然地同等于法律意识。

最高法院两位学者型副院长黄松有、奚晓明先后出事,要知道他们都是法学著作等身的博士生导师。可是那又怎样,以案谋私受贿千万,这样的人法律知识再多,可能对社会危害也会越大。

可见,在青少年普法教育中法律的情感和法律意志的培养要远重于法律知识的灌输。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情感和法律意志,核心是要引导他们树立信仰法律、敬畏法律、坚信法律,遵循法律的信念。

从人的认知规律的角度看,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对法律情感和法律意志的最佳阶段。现代心理学发现,人在幼年时期,右脑的功能极大优于左脑,大脑右半球主管吸收事物的图象、色彩、声音、表情、情绪、肢体动作和空间信息等,此时右脑接收有关法律情感和法律意志的信息会象血肉一样长在脑中,以后就难以抹掉。随着年龄增长左脑也会慢慢发展起来,形成数理、逻辑思维能力,此时才更易于学习法律知识。

少年法学院的教学,主要不是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而是重在培养学生对法律情感和意志。法律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方式,与传授知识也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成长的过程,在青少年时期听到一些的“故事”,往往对一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小时候有许多事情现在可能已经记不清了,但大人给我们讲过的一些生动故事,却依然会记忆犹新。

可见,好的故事会对青少年产生长远影响,这种影响的不断积累,最终就会形成对法律的情感和意志。“讲故事”是少年法学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方法,讲故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是在潜移默化中让故事背后的道理注入学生的心田而长久难忘。

法律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法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脱离社会现实,脱离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单凭记忆枯燥的法律知识与法律逻辑是难以形成法律意识的。

因此,鲜活的案例是打开学生内心法律之门的一把钥匙,不仅通过对案例的感悟可以让学生体认到法律的真谛,而且也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以法律视角观察社会的窗口,这对于尚未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堂实质意义的社会实践课。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把案例故事化,而不能让案例业务化。法律人一般讲的案例都是与“案例分析”联系在一起的,注重分清案例中的法律的界限,讲求的是专业性和理论性,并不适合直接用于少年法学院的教学。

作为司法经验丰富的法治报告团成员们,一定要注意区分案例分析与案件故事之间的区别,要向学校的老师学习,补上教育心理学这一课。要换一种思维,以学生如何理解、如何认知为问题导向,对案例进行故事化改造,尽量去除专业成分。要通过案例故事的丰富性,把需灌输的意识和理念转换成浅显易懂的道理,和生动的案例故事教化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

THE END
1.「普法宣传」这些法律知识,速来学!「普法宣传」这些法律知识,速来学!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你了解吗?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来源:人民日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978104030686424&wfr=spider&for=pc
2.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法律意识公务员考试网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是测试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图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法理学:法律意识”,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https://www.huatu.com/2016/1115/1530149.html
3.大学生法律知识(精选十篇)大学生法律知识(精选十篇) 大学生法律知识 篇1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中的一种, 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 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的看法和作用的认识, 对现行法律的态度与期望, 对法律的评论与认知, 对自身权利与义务的履行和界定, 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 关于法律现象的认识以及法制观念等。目前,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g75urc.html
4.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报告3篇大学新生对法律的正义性普遍认同,但由于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文化、不良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局限性等原因,导致大学新生法律知识不足,法律观念仍然模糊,法律实际运用能力欠缺,法律意识不强;针对此现状,应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提高大学新生法律意识:根据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优化法制教育模式,重视大学新生法律https://www.newsipay.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33661.html
5.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近日,吉祥社区网格员为了让居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联合古槐街道司法所在吉祥社区百姓大舞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法治宣传活动”,为辖区居民带来了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咨询。https://m.jnnews.tv/xianqu/p/4395-06/16/695974.html
6.法律知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A法律意识B法律原理C法律精神A、法律意识 B、法律原理 C、法律精神 D、法治素质 点击查看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1题:法治与人治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人可以超越于法律之上。() 答案解析与讨论:点击查看 第2题:法律精神就是对法律的工具追求。() 答案解析与讨论:点击查看 第3题:下面选项对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https://www.netkao.com/shiti/827103/3094435353ywfqn2d.html
7.法律法规意识范文12篇(全文)建立良好防治环境还要求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 增强自身法律知识储备和执法经验以及灵活度, 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努力减少直至杜绝司法不公、滥用权力的损害司法机关形象和法律权威现象的出现, 恢复农民对法律的信仰, 从而自觉提高自已的法律意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72loaen.html
8.“培养法治思维,增强法律意识”石首市发改局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为提高发改部门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全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2月14日,石首市发改局机关支部和绣林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支部联合开展12月党日活动暨公职人员常用法律知识讲座。 讲座由市发改局法律顾问、湖北忠直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建华主讲,胡建华从“宪法及宪法日”“法无授权不可为”“三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刑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206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