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摘要】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全社会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新形势下,就如何寻求当前诸多社会矛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针对性地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完善社会法制体系,全面推进法治观念的提升,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宪法规定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法律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反过来人民也要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所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是法治建设及依法治国的灵魂和关键。

但是,从对当代全民法律信仰现状的调查结果看,当代全民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情感淡漠,守护法律的意志不坚定,其法律意识水平与法律信仰尚有较大差距。了解当代全民的法律信仰状况,分析其原因,找到培养全民法律信仰的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培养全民懂法、守法、信法,以较高的法律素质和饱满的法律情感拥护和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过程中在的突出问题

(一)全民法治精神的严重缺失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一个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具备法治精神。在我国全民在法治精神方面还是有很多缺失,比如:一些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缺乏法治意识,滥用职权,有些行为还凌驾于法律之上,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行使权利。这样不仅损害了法律的尊严还侵犯了人民的合法权益。正是这些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造成了恶劣影响,促使很多人面对法律存在侥幸心理都想钻法律的空子,导致社会法治意识淡薄,我国在法治的道理上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的、长期的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全民法治观念。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

(二)法治历史底蕴薄弱

导致我国法治精神缺失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历史文化原因。众所都知我们过是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中以人治为主,国家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君王手里,古代君王被奉为神灵。中国古代法治的思想都是一个弱势群体。首先,我国的孔孟之道,重礼轻法的传统文化观念。导致对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的缺失。其次,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对法治思想更方面的宣传力度。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思想环境,不利于法治思想的培养和法治信仰的形成。

(三)现行普法模式的落后和低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乏一个好的法治思想成长的环境与氛围。对全民法治宣传在力度和层次上宣传也不够。另外宣传的方法也不科学,一味的就是对法律常识和法律知识的灌输,人民缺乏积极性都是一味的被迫接受,不能真正的理解法治思想的内涵。

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措施

(一)增强党政领导干部及司法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

(1)首先我们要提高对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司法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要不断加强领导的法治思想和法治意识,要不断对领导干部进行普法教育。使党政领导干部从灵魂深处意识到法治理念的重要性,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要真正在的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理念。只有严格执行依法治国久而久之法治思想就成为一种规范一种信仰。

(3)正确统筹“法、理、情”的关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通过严格执法彰显法治的权威和力量,突显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二)加强法治精神的宣传

(1)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法治教育。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采用更科学的宣傳方式,使公民在通俗易懂的形势下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法治思想,从而更好的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

(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在的高科技宣传手段,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体来宣传,在基层社会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小品,讲故事,看宣传片等手段把法律常识通俗易懂的让老百姓传达,通过不同形式渲染法治思想大环境,久而久之老百姓就能主动的了解和接受法律常识和知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老百姓收益。

(三)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1)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开展群众性法治教育,是增强法治意识教育成效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普通大众对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权利与义务有着比较清晰的认知,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善于依法维权,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对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

(2)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大力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让公民遇到法律事务时能得到优质服务,降低公民依法维权、依法办事的成本,从而使公民乐于依法维权、依法办事。

(四)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我们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真正的做到从娃娃抓起,从而让青少年树立牢牢地法律意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从小对他们就行法治意识教育,以后才能更好的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增瓦。

(五)加强社会道德建设

建立良好的依法治国的大环境是增强法治意识教育的重要条件。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在进行法治宣传的基础上也要加大对以德治国的宣传。只要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人民的自身素质以及更好的使公民确立法治信仰。因此,在法治社会建设中,要强化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犯罪为耻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自觉遵守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形成以规则为行为准则的意识,发扬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通过道德建设让人们不仅依据法律条文行事,更重要的是依据法律所包含的道德原则来行事,真正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法的精神,实现法的价值。

(六)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依法治国是我国现在治理国家的根本基础和必要依据。首先,国家的治理要靠法治,只有依法系统的治理国家,才能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只有更加健全法治机制才能够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要实行多元主体参与与社里治理理念相结合。比如说: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促使在治理过程中在法律的基础上更加民族化。促使人民更加积极的参与进来,为国家的建设积极的发挥自身的能量。另一方面,通过社会规范建设,如乡规民约、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等来协调关系、约束行为、保障群众利益,从源头实现依法治理。

(七)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总之,人民就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与基础。我们只有不断的进行法治思想的宣传,才能够使老百姓懂的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知识、如何利用法律来保护自身的权利,以及如何履行自身的法律义务。只有全体公民树立的法治思想,并把法治思想上升为自身的信仰。才能够促进国家级的安定与团结。只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够促使国家不断的发展,从而使国家更加的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THE END
1.如何加强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如何加强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保证在政爱第二,要切实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切实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 是使广大党员自觉做到遵纪守法的思想https://iask.sina.com.cn/b/6fmZY56Bb7V.html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教育教案7篇作为学生,大家都要树立守法形象,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必要时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权。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教育教案7篇,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教育教案篇1 一、 主题班会的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28768.html
3.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树立社会公正意识,关注社会公正问题,积极参与法治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不公正现象,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积极关注并参与到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来。同时,还需要关注司法公正问题,了解司法机关的运作机制和程序,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素养。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430159101427213&wfr=spider&for=pc
4.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法制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013级1班 胡蕊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增强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上个周班会课时间,我们一起聆听了学校组织的法制讲座,相信很多同学感触良多,受益匪浅。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件件真实的事情,无不提醒着我们,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http://www.lugao.net/M_ArticleShow.aspx?id=2860
5.增强法制意识的演讲稿范文增强法制意识的演讲稿范文 演讲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演讲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演讲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增强法制意识的演讲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www.wenshubang.com/yanjianggao/3684268.html
6.关于普法宣传工作总结范文10篇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更是我们国家保持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保证,为了适应中小学普法教育的需要,加强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养成,近年来我校聘请了浦口区人民法院少年庭颜景蓉同志为我校法制副校长https://www.xuexila.com/zjzongjie/c1823794.html
7.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精选十篇)还不免受到一定的限制”,故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尚需通过各种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增强其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使他们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而提高其参政议政能力,并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进程。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zl0q9e.html
8.提高法制意识范文10篇(全文)提高法制意识 第3篇 首先, 高等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大学生当前正处于长知识、长才干的时期, 他们的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增强, 但大多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 表面化, 没有深入到法律的实质, 并且有的学生专业并不是法律专业, 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轻法等现象有所存在, 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c34rz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