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头雁效应”越来越突出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图②:近日,贵州省遵义市法治教育政治生活馆开馆,主要承担当地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任务。罗星汉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

严格规范程序,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有了电梯,我们老人出门就更方便了!”不久前,上海市杨浦区明丰苑小区22号楼和34号楼加装电梯项目动工了,住在五楼的吴阿姨感到非常高兴。

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的依法民主科学,是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发挥带头引领作用的重要方面。

当前,各地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在江苏苏州,当地除了探索决策目录化管理和网上运行,依托门户网站探索决策预公开和动态管理,还持续开展决策标准化体系化试点,在省内率先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办法和决策程序规定实施细则,出台决策档案管理制度,通过汇编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效果。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把手”很关键。

为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和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河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近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意见》,将述法工作机制化、制度化。

“《意见》提出了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的职责清单,使各级‘一把手’的职责任务更加明确、更加具体,更容易操作。”河北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厅长贾文雅表示,这些创新性举措进一步压实了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助于推动各级法治政府建设。

带头守法、捍卫法治,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

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能否依法回应群众诉求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人民信访、法治保障”,山东青岛即墨区通过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各地领导干部带头守法、捍卫法治,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有的地方依托信访事项第三方评估,从信访人社会关系、生产生活现状等方面,情理法并用,打开群众“心结”;有的地方持续推进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庭又“出声”,自觉维护司法权威

“行政机关负责人能和我们面对面交流,消除了隔阂和认识误区,最终顺利达成共识。”提起此前撤诉的官司,某软件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告官能见官”,让沟通更有效率,有助于促成问题的化解。

原来,职工田某、尚某因该公司拖欠工资,向河北省邢台市人社局进行投诉。邢台市人社局经过审查认为投诉的事实理由成立,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和行政处罚决定,责令该软件公司支付田某和尚某的工资。不过,该软件公司并不服,先后经过两次行政复议、法院一审,又向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处罚决定。

“市政府支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任邢台市市长董晓宇作为复议机关负责人代表市政府应诉,这也是邢台市首次由市级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行政案件。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按照法定程序充分发表了意见。最终,原告撤诉,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

贾文雅介绍,2020年河北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平均出庭应诉率67.22%,在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基础上,注重抓好法庭答辩等应诉各个环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又出声”,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依法行政水平提升。

“我们积极传递‘凡问必记录’的导向,明确正确的反映诉求、了解信息的渠道与途径,让社会看到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堵死的是过问或干预司法办案的‘后门’。”浙江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贾宇表示。

学习法律掌握法律,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养成法治习惯

“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是否属于公民个人所有?”“赵某家里被盗,去公安局报警,公安局拒绝立案,赵某是否可以申请行政复议?”……5月20日上午,在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政府3楼会议室,一场法律知识摸底考试正在进行,现场80余名杨宋镇各村居新一届两委干部参加考试。

在任期内,日常学法和年度测法将是他们的必修课。“乡镇涉法涉诉事件很多,例如群众反映的退耕还林补偿、电站建设林地补偿等,通过日常学法、年度测法、提职考法,提升了自己的法治意识,回应群众诉求也有了更多底气。”谈及提职考法感受,怀柔区汤河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俊石说。

记者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2018年,怀柔区在全市搭建起了首个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全面推行“日常学法、年度测法、提职考法”制度,将学法、测法、考法结果作为年度考核和提职晋升的实指标、硬杠杠。

常务会会前学法、年终述法、线上线下法律培训……各地不断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通过多种形式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水平,以关键少数带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THE END
1.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履职尽责、推动工作时,基于对法治的尊崇和信仰,运用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价值等法律要素和逻辑,来判断、谋划和决断公务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正当,从而在公务行为中形成符合法律精神的思维模式。相比于一般社会主体而言,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对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民权利保障意义更为http://www.nxzfw.gov.cn/zfxt/fxyj/202411/t20241113_944096.html
2.校园法治案例分析6篇(全文)首先是从转变观念做起,紧紧依靠党组织,在教职工中大力开展教育法规、教育规程的学习,并通过开展“依法执教,做新时期合格教师”大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转变思想,牢固树立全体教职工的依法治教观念。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现代法治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a8rwn3p.html
3.2022年党课讲稿文:坚定法治信仰树牢法治思维11篇二、明确普法重点内容,组织开展好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4.加强宪法学习,增强宪法意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以现行宪法颁布施行XX周年为契机,切实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宪法学习宣传列入各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必学内容,推动领导干部https://www.sanlidao.com/dangkexiazai/7635.html
4.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精选6篇)如果宪法法律没有权威和尊严,领导干部在管理各项社会事务中就没有了统一的标准,公民的行为就失去了统一的规范。为此,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就是要体现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和威严,在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下都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形成一个人人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mh719ev.html
5.强化法治思维,引领发展新征程——“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专题学习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7月4日下午,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组织全院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内蒙古干部网络学院“北疆云讲堂”线上培训,集中观看中央党校胡建淼教授的专题直播讲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http://www.hhvc.edu.cn/webzzb/info/1087/3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