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层法律服务

摘要:本文在介绍推进我国农村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立法层次、法制宣传层次、法律工作者执业观念转换等方面提出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建议。并强调了司法机关在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围绕法治乡村建设,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围绕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围绕增强农村群众安全感,加强农村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

关键词:农村问题;农村法治建设;法律意识;

一、新形势下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新农村建设最主要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涉及到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依赖于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农村经济落后归根结底是由生产方式落后引起的,而生产方式落后需要良好的生产关系来调整,优质的符合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特点的法律制度无疑会更大程度的解放和保护农村的生产力,为理顺农业发展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村法制化建设

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维权与法律意识,提升法律在农村与农民中的信任度与威望,[2]进而在农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与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打破农村传统的“人治”和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推动农村的法治化建设和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都有着积极作用。

(三)有利于推动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广大的农村推进法治化建设,是顺应时势的要求和表现。农村众多的人口和辽阔的地域,只有让法治的光辉来照耀,我们的依法治国才能实现,法治国家才能建成。

二、农村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的法律意识受到传统观念束缚

由于长期受以“和”为贵的思想和小农意识影响,在广大农村群众中还存在着“耻讼”的思想,每当遇到麻烦或者纠纷,都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采取息事宁人的做法,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认为打官司可耻。这种思想不仅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阻碍农村法治化进程,而且还助长了歪风邪气和农村犯罪现象的发生。另外,在一些偏远偏僻村庄,有些农民虽然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但是不能采取一定的行动。

(二)农民对法律效果的信任度不够

在广大农村,虽然普遍认为法律是救济权利的好手段,但是法律的有效性不能包治百病,如果法院的判决执行难,人们就会对法律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在选择法律途径时产生戒心,加之存在司法腐败现象,使群众的法律信任度出现危机,法律的权威性被破坏。

(三)乡村法治建设相对滞后

1、普法困难。现在的农村,外出务工群体越来越大,人员流动性很大,留守乡村的多以老弱病残幼居多,接受力弱,文化水平低,客观上给开展普法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2、用法困难。大多数农民不懂法,就不用法。

3、执法困难。一方面基层执法人员缺乏,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本身执法能力有限;[3]另一方面,少部分农村出现黑势力、恶势力、宗族势力等,抗法现象时有发生,行政执法、司法执行难以顺利落实,法律的优越性无法通过有效的执法行为显示出来,降低了法律权威。

(四)干部群众缺失法治信仰

农村法制教育滞后,农村群众大多数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群众学法、懂法、知法、用法的能力有限。[1]很多农民认为只要自己或者亲人没有干违法犯罪的事,法律就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也没必要去了解它。殊不知法律涉及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利益受到侵害时,要么以暴制暴,要么自认倒霉,要么上访告状,手段不合理不合法,不仅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己还有可能触犯法律,得不偿失。

(五)农村司法环境亟待整治

少数基层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暴力执法现象,不文明不公正甚至不合法,有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缺乏与执法对象沟通交流,强硬性的执法方式仍然存在。

三、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立法层次上

(二)法制宣传层次上

1、要加强基层法律服务设施建设和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公共设施建设,增加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投入,拓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渠道和覆盖率。

2、要动员法律工作者参与普法宣传工作,积极普法,让普法更专业更有成效,有普法职能的部门要加大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1]

3、要不断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走进基层的活动,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律师的作用,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普及法律常识,对农村贫困弱势的村民提供法律帮助。

(三)法律工作者执业观念的转换

在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接办案件的过程中,一定会接触到来自农村的案件。部分律师认为农村调查取证环境差、农民收入低不能保证费用支付、有的村庄地域偏远等原因会影响自身办案质量和收入,不愿意接受农村案件。这就需要这些法律工作者眼光放长远,真正的沉下心,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为民解忧,切实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提高法律职业的权威性,为法律服务拓展更宽阔的舞台。

四、司法机关在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司法行政机关要多措并举提高乡村法治水平,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自觉深入群众,不断(下转第93页)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强化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群众的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服务基层群众的职能优势,切实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于乡村法治建设。

(一)围绕法治乡村建设,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全面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积极协调联动,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和“以案释法”工作落实;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将普法宣传与“一乡镇一团队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紧密结合,在辖区内征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法律需求,让普法宣传惠及更多群众。

(二)围绕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在抓好镇、村(居)调委会的同时,抓好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建设;发挥司法工作专业优势,做好各乡镇(街区)社区矫正重点人员的排查监管工作,协助各乡镇政府开展基层矛盾调处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三)围绕增强农村群众安全感,加强农村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

加大宣传引导,吸引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努力开创社会力量、志愿者参与、网格化管理等共同参与的社区矫正工作新局面;不断完善农村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定期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安全稳定形势大排查活动,切实保证农村社区服刑人员不脱管、不漏管、不失控,维护好农村社会稳定。

综上,乡村法治建设是法治中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既要站在全局战略高度来认识,更要在具体工作中脚踏实地抓推进,[1]坚持法治为本,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强化法律维护农民权益、农业支持保护、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为建成法治乡村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4][6][7]王潇娅.当代农村法治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2][5]梁翠荣.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农村法治建设调查与思考[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9(1)87-91.

[3]陈怀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4)197.

THE END
1.如何增强公民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如何增强公民法律意识? 法律分析: 1,要有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2,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 查看全文 朱元婷律师 执业4年 资质认证 2022-12-26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550585465612443867.html
2.提高法制意识范文10篇(全文)整个报告使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受益匪浅。结合这次报告会,学校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全体师生要共同努力,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为进一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要求学生结合报告会的内容,认真比照自己,提高认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知法、守法的文明学生。(李光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c34rz3d.html
3.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1.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潜力。你们要多学点法律知识,弄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同时也有可能制止他人违法犯罪。比如说我们都有上学读书的权力,如果你们的家长不让你们来学校读书了,你就能够说:对不起,国家法律明确保护我们未成年人有理解义务http://www.njqxsx.cn/id57772.html
4.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及其改进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民的人数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目前农村的法制建设成果不够理想,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还比较薄弱,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还必须重视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对其成因进行初步分析,提出改进其现状的途径和建议https://m.findlaw.cn/lawyers/article/d402231.html
5.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范例6篇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现实课题,需要引起大学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社会上的司法行政部门与法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使大学生对法律有科学的认识、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掌握,使得他们不仅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更能理解法的精神、法的作用,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最终https://www.baywatch.cn/haowen/221689.html
6.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教育教案7篇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慎择友,择良友。面对朋友的要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以法律和道德为标尺进行衡量,三思而后行,不可随意迁就,否则会铸成大错。青少年要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的预防犯罪能力,时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自由、快乐。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28768.html
7.2024年增强法治意识心得体会800字增强法治意识心得体会(6篇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提高自己法律修养的同时,更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做到法主德辅,古人常说:“百行以德为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增强法治意识心得体会800字增强法治意识心得体会篇二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透过学法要努力学好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办事的潜力。对照所学的知识,结合本职https://www.taodocs.com/p-99272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