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学习法律知识,深刻掌握法律常识是提升法治思维的前提;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议题是依法治国,这意味着我国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新征程,我们只有深入学习并掌握法律法规,端正权利义务观念,并合理的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做到依法行事与时俱进。
二是要积极参加法治学习和法治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而我们则要坚持规则至上、坚持权利本位、坚持法律流程优先,做到做事以法律为依据,按照法律规则观察、思考和判断,从而形成以法律为基准的逻辑思维。
三是要学以致用,认识“实践出真知”的理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正义感,通过法律的手段捍卫社会正义,在遇到违法犯罪时,要通过法律的武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学会使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可以到法院参加听审过程,把握犯罪者的违法犯罪的心理,在接触中深入的了解法律。这正符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的那句话“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四是要积极参加法治活动,宣传法律法规,在宣传中巩固法律知识,提升法治思维。在宣传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宣传和自己日常学习的法律知识相结合,更加熟练的掌握法律知识,领会法治理念,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使法治思维更加深入人心。
只有形成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习惯,才能激活个人的法治思维,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为打造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做出贡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