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docx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的第九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保障。

2.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3.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种类和后果,知道违法行为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

4.让学生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法律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个人权益中的重要性。

2.权利与义务观念: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3.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层次,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和道德观念,对于权利和义务有初步的认识。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简单的法律案例,通过讨论和思考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通过教材和课外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然而,在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法律意识不够重视的现象,对于违法行为可能存在模糊认识。这对课程学习会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依法维权的意义认识不足。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具体的法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模拟法律实际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法律意识。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法律知识和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2.在线教学平台:运用在线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机会,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

3.法律模拟游戏:设计法律模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法律过程,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

问题提出:请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是如何处理的?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导:法律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学内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教学内容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等,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尽的责任。

教学内容3:违法行为及后果

教师讲解违法行为的种类和后果,如盗窃、抢劫等,引导学生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遵守法律。

3.巩固练习(5分钟)

练习题目1:判断题

题目: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保障。(对/错)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练习题目2:选择题

题目:以下哪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言论自由B.财产权C.受教育权D.婚姻自由)

4.课堂提问环节(10分钟)

问题1:请同学们谈谈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问题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5.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作业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思考一下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总计用时:40分钟。剩余5分钟用于学生课后自主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设计要求: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

2.注重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课堂效果。

3.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4.教学过程流程环节符合实际学情,注重解决重难点问题,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知识点梳理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的作用:维护国家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规范公民行为、解决纠纷等。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受教育权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法律、纳税、服兵役等。

3.违法行为及后果

-违法行为的种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后果: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4.依法维权的方法和途径

-协商:通过双方协商解决问题。

-调解: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调解。

-仲裁:通过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诉讼:通过法院提起诉讼。

5.法律保护公民权益的案例分析

-案例1: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分析消费者如何依法维权。

-案例2:劳动权益保护案例,分析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权。

-案例3: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析知识产权如何受到法律保护。

6.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交通法规:遵守交通规则,保障交通安全。

-合同法:签订合同,保障双方权益。

-知识产权法:保护创新成果,鼓励创新。

7.培养法治观念和法律责任意识

-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

-法律责任意识:明白违法行为的后果,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8.学会依法办事

-遇到问题要依法解决:了解法律法规,选择合适的途径解决问题。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9.学会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识别违法犯罪行为:了解违法犯罪的特点和手段。

-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举报和协助查处违法犯罪行为。

10.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1:判断题

题目: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对/错)

答案:对

解析:此题考查对法律定义的理解,根据教材内容,法律确实是按照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例题2:单选题

答案:A.言论自由

解析:此题考查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根据教材内容,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3.例题3:简答题

题目:请简述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其后果。

答案:违法行为的种类包括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的后果是行政处罚,民事违法行为的后果是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的后果是刑事责任。

解析:此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及其后果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

4.例题4:案例分析题

解析:此题考查对依法维权的方法和途径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5.例题5:应用题

题目:假设你是一名员工,在工作中遇到了劳动争议,你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答案:可以先与雇主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解析:此题考查对劳动权益保护的了解,要求学生能够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板书设计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①法律: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②作用:维护国家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规范公民行为、解决纠纷等。

①权利: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受教育权等。

②义务:遵守法律、纳税、服兵役等。

①种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②后果: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①协商:双方协商解决问题。

②调解:第三方调解机构调解。

③仲裁: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④诉讼:法院提起诉讼。

①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分析消费者如何依法维权。

②劳动权益保护案例:分析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权。

③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分析知识产权如何受到法律保护。

①交通法规:遵守交通规则,保障交通安全。

②合同法:签订合同,保障双方权益。

③知识产权法:保护创新成果,鼓励创新。

①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

②法律责任意识:明白违法行为的后果,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①遇到问题要依法解决:了解法律法规,选择合适的途径解决问题。

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①识别违法犯罪行为:了解违法犯罪的特点和手段。

②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举报和协助查处违法犯罪行为。

①遵守法律法规: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②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③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板书设计要求:

1.每个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突出重点。

2.使用符号、图表等元素,增加板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3.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小组讨论是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和交流的重要环节。通过听取各小组的

THE END
1.一大波真实案例,让你我感受宪法就在身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法官提醒,用人单位在用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履行约定的义务;劳动者亦应当提高法律意识,注重对自身权益相关证据的收集留存,通过法律途径维https://www.ckxw.net/xw/web_show_139707.shtml
2.法制经典案例教案(20篇素材参考)4、通过这节法律课,希望大家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在学校做好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公民。 5、布置作业:同学们以周记的形式,谈谈学习法律常识体会。 法制经典案例教案篇2 主题:用法律保护自己 时间:x 地点:x 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5394.html
3.学生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案例网上有关“学生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案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学生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案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宋桂芳,女,生于1918年3月5日,于2012年1月7日在成都市因病去世,其配偶高智堂死于1992年12月。宋桂芳与高智堂系http://dongtai-machine.com/dayi/197531.html
4.疫情之下华人遇到歧视怎么办?律师: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律师: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中国侨网2月15日电 据《欧洲时报》报道,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发展,全球范围都出现了一些针对中国人和华人社区的歧视现象。西班牙社会对华人比较友好,目前这种情况还比较少。但是华人身在海外,如果受到歧视,该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华人律师季奕鸿认为,了解当地法律,当遇到https://www.chinaqw.com/m/hqhr/2020/02-15/245874.shtml
5.《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一、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板书】 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来不少问题,课前也收集了不少案例,我将同学们的案例和问题进行如下归类。 (一)出示案例 问题1: 一名学生发现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摆着自己的照片,她很吃惊,因为照像馆从来没有与她谈过这件事,她问我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肖像权?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080803195444_144867.html
6.行使物权保护的前提应是物权为自己所有(案例评析)但行使物权保护,前提应是该物权已确定是权利人所有,本案中,原告彭某某主张其对诉争的房屋享有权利,应举证证实其在他人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上建盖房屋,已经土地使用权人许可或事后经土地使用权人追认,原告不能证明争议房屋属于其所有,故其行使物权保护无法律和事实依据。https://www.jhsfy.gov.cn/505.news.detail.dhtml?news_id=1247
7.劳动关系法律经典案例6篇(全文)甲虽已退伙,但该项债务发生在其退伙之前,根据法律规定,退伙人在其退伙前发生的债务也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合伙人内部,由甲、乙、丙三人按照合伙协议约定,依其出资比例分担责任。合伙人对超过承担自己份额的清偿部分,有权向其他未足额清偿的合伙人追偿。? 有关优先权的案例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vrhj2bj.html
8.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5起耕地保护典型案例四川经济网人民法院依法审查,作出准予强制执行裁定,对破坏永久基本农田行为“零容忍”,使土地恢复耕地用途。本案可发挥法律的指引作用,明确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也不得非法占用和损坏,有助于引导人民群众提升耕地保护意识。https://www.scjjrb.com/2023/12/16/99386450.html
9.初中道德与法治PAGE 7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设计【课 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设计者】【设计时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知道诉讼的三种方式;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逐步提高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821/6100011122003234.shtm
10.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办理咨询电话全解析内容摘要:关于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咨询及个体户营业执照办理电话等热门问题,本文认为在拨打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办理咨询电话前申请人应该事先准备好自己的相关问题;其次,个体工商户需要按照相关程序办理营业执照并在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经营范围的限制;最后,一些地区的工商局提供24小时服务电话个体户可以在任何时间拨打http://www.0775fcw.com/66945.html
11.中学法制教育教案(集锦5篇)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https://www.liuxue86.com/a/491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