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真实案例,让你我感受宪法就在身边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但在许多人看来,总觉得它是至高无上、遥不可及的。实际上,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重庆法院发布多个真实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深刻感受到宪法离我们并不遥远。

关键词:隐私权

私自调查“情敌”个人信息,登报道歉并赔偿

“我就是想证明那个女人品德败坏,没有资格当干妈的儿媳,不想让干妈受骗,怎么能算侵犯隐私呢?”近日,市五中法院审结一起个人信息保护纠纷上诉案,判决侵权人熊某停止侵权、删除已获取信息,登报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熊某对此表示不解。

原来,2020年,熊某机缘巧合认识了张女士,对方想让儿子程某与其交往,遂介绍双方认识。熊某对程某“一见钟情”,对方却明确表示拒绝和其交往。心里认定此生非程某不嫁的熊某为达成心愿,认张女士为“干妈”并居住在其家中,试图能与程某“日久生情”。2022年8月,程某带回女朋友袁女士,还因为反感熊某居住在自己家中,担心她破坏自己和袁女士的感情,于次月将她赶出了自家。

熊某认为肯定是袁女士勾引了程某,将其视为“情敌”“绊脚石”,一心想拆散二人。她不仅四处收集袁女士的个人信息,还向程某父母传递袁女士的不实消息。

今年3月,熊某到袁女士刚购买房屋的售楼部,编造债主身份打探其具体房号。之后,又到袁女士曾经租房的地方,向房东打探袁女士的各种信息。在此期间,袁女士怀孕,需要去医院检查,熊某趁机保存了袁女士医保卡的照片。

袁女士认为熊某的行为干扰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安宁,造成精神损害,遂诉至人民法院。法院经一、二审认为,熊某私自刺探袁某个人信息,侵害了其隐私权,遂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人格权是法律上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人的资格,也是做人的起码资格,包括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本案中,熊某私自收集袁女士医保卡信息、购买房屋信息、租房信息等行为,侵犯了袁女士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利,给袁女士的生活和精神安宁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关键词:加强劳动保护

老板跑路后农民工如何拿到工钱?

某装饰公司雇佣32名农民工提供劳务,未结算其工资老板就突然跑路了,农民工要如何才能拿到辛苦钱呢?近日,忠县法院依法审结这32起劳务合同纠纷,判决装饰公司支付农民工劳务工资70余万元。

据介绍,汪某、冉某、龙某等32人在某装饰公司承包的装修工程中做木工、泥水工、水电工等,均未签订《劳动合同》。汪某等32人均系按件计费,自行制作工资单,由某装饰公司财务人员不定时以该工资单为基础与工人结算工资后付款。

2022年7月,该公司突然关门停业,其法定代表人周某不知所踪。汪某等32人多方寻求索要工资无果,最终诉至法院。

忠县法院当即决定依法拘传周某到庭,与汪某等32名工人当庭核对了工资金额并出具欠条。

法院经审理认为,汪某等32名农民工向该公司提供劳务,该公司理应支付劳务工资。庭审中,该公司已结算汪某等人的劳务工资,并就欠付工资出具了欠条,汪某等人可随时请求该公司履行支付劳务工资的义务。

遂判决该公司向汪某等32人支付尚欠劳务工资70余万元。一审宣判后,原被告双方均未提起上诉,该判决已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关键词:人格权

汤某的行为给周某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周某在亲友圈、职业圈中的社会评价降低。多次沟通无果之后,周某将汤某告上了法庭。大渡口区法院认为,汤某通过社交平台大量散布侮辱诽谤周某的信息,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遂作出以上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人格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该项权利也是公民起码的权利,不仅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单条示明,我国民法典也将人格权单独列编,充分证明我国宪法是人权的保障书。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本案判决对侮辱他人者以指定方式赔礼道歉,就是对宪法精神的生动实践,更是对宪法的生动宣传。

THE END
1.一大波真实案例,让你我感受宪法就在身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法官提醒,用人单位在用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履行约定的义务;劳动者亦应当提高法律意识,注重对自身权益相关证据的收集留存,通过法律途径维https://www.ckxw.net/xw/web_show_139707.shtml
2.法制经典案例教案(20篇素材参考)4、通过这节法律课,希望大家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在学校做好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公民。 5、布置作业:同学们以周记的形式,谈谈学习法律常识体会。 法制经典案例教案篇2 主题:用法律保护自己 时间:x 地点:x 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5394.html
3.学生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案例网上有关“学生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案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学生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案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宋桂芳,女,生于1918年3月5日,于2012年1月7日在成都市因病去世,其配偶高智堂死于1992年12月。宋桂芳与高智堂系http://dongtai-machine.com/dayi/197531.html
4.疫情之下华人遇到歧视怎么办?律师: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律师: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中国侨网2月15日电 据《欧洲时报》报道,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发展,全球范围都出现了一些针对中国人和华人社区的歧视现象。西班牙社会对华人比较友好,目前这种情况还比较少。但是华人身在海外,如果受到歧视,该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华人律师季奕鸿认为,了解当地法律,当遇到https://www.chinaqw.com/m/hqhr/2020/02-15/245874.shtml
5.《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一、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板书】 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来不少问题,课前也收集了不少案例,我将同学们的案例和问题进行如下归类。 (一)出示案例 问题1: 一名学生发现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摆着自己的照片,她很吃惊,因为照像馆从来没有与她谈过这件事,她问我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肖像权?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080803195444_144867.html
6.行使物权保护的前提应是物权为自己所有(案例评析)但行使物权保护,前提应是该物权已确定是权利人所有,本案中,原告彭某某主张其对诉争的房屋享有权利,应举证证实其在他人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上建盖房屋,已经土地使用权人许可或事后经土地使用权人追认,原告不能证明争议房屋属于其所有,故其行使物权保护无法律和事实依据。https://www.jhsfy.gov.cn/505.news.detail.dhtml?news_id=1247
7.劳动关系法律经典案例6篇(全文)甲虽已退伙,但该项债务发生在其退伙之前,根据法律规定,退伙人在其退伙前发生的债务也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合伙人内部,由甲、乙、丙三人按照合伙协议约定,依其出资比例分担责任。合伙人对超过承担自己份额的清偿部分,有权向其他未足额清偿的合伙人追偿。? 有关优先权的案例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vrhj2bj.html
8.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5起耕地保护典型案例四川经济网人民法院依法审查,作出准予强制执行裁定,对破坏永久基本农田行为“零容忍”,使土地恢复耕地用途。本案可发挥法律的指引作用,明确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也不得非法占用和损坏,有助于引导人民群众提升耕地保护意识。https://www.scjjrb.com/2023/12/16/99386450.html
9.初中道德与法治PAGE 7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设计【课 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设计者】【设计时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知道诉讼的三种方式;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逐步提高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821/6100011122003234.shtm
10.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办理咨询电话全解析内容摘要:关于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咨询及个体户营业执照办理电话等热门问题,本文认为在拨打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办理咨询电话前申请人应该事先准备好自己的相关问题;其次,个体工商户需要按照相关程序办理营业执照并在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经营范围的限制;最后,一些地区的工商局提供24小时服务电话个体户可以在任何时间拨打http://www.0775fcw.com/66945.html
11.中学法制教育教案(集锦5篇)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https://www.liuxue86.com/a/491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