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普法宣传、法治文艺及会员单位等宣传信息重要发布平台
普和村位于落润镇西部,紧邻蜀山茶海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域,在2019年建制村调整治由原大楠村、普照村合并而成,全村辐员面积9.02平方公里,现有12个村民小组、715户,2734人。现有茶叶5000余亩,全村茶叶产值3500万元,人均茶叶收入1.2万元。近年来,普和村秉持以“强产业、优生态、茶香果甜助群众富裕,抓治理、树新风、村美人和促社会和谐”为发展思路,紧扣“德治、法治、自治”工作要求,推动基层治理和基层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两年来,先后创建了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被县委、政府评为了疫情防控先进党组织、平安建设先进村、拥军爱国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开展五好评选活动、推行“德治”建设
村两委制定了好公婆、好女婿、好儿媳、好邻居、好家庭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每年利用重阳节机会大张旗鼓表彰好公婆、好女婿、好儿媳、好邻居、好家庭等文明新风先进典型,倡导群众为敬老节捐款,让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吃坝坝宴。2年来,共评选了文明新风先进典型16人,倡导群众捐款3万余元,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摆坝坝宴100桌。诚实守信、邻里守望、崇德向善、知耻明礼的村风、民风、家风正在悄然兴起,尊老、敬老、捐资助老在普和村已成为新风尚和新常态。
引导群众良性互动,推行“自治”建设
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推行法治建设
村两委坚持以“依法治村”和“平安建设”为载体,利用村级大喇叭、宣传栏、院坝会、法律宣传手册对涉农法律法规和《民法典》进行了重点宣传,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两年来,村两委共组织开展了法治宣传文艺演出2次,印发法律宣传手册5000册,召开法律宣传院坝会10次。通过广泛的法律宣传,全村群众养成了遇事讲法、遇事守法的良好习惯,全村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减少50%,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率达100%,无缠访、闹访、上访事件发生。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知识产权(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连续出版物刊号川KXO1-093·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川B2-20191090·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19】5415-440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