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目标:提升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法治精神,树立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治政府。
教学难点:厉行法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与政府打交道。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分别找政府的哪个部门?
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路灯管理处
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教育局
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林业局
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民政局
思考:如果这些部门不理你的要求,你该怎么办?
引导总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凝聚法治共识”。
二、新课讲解
(一)法治政府
1.材料:江苏省徐州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全面推行“2+1”模式,在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吸纳3300多家社会服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盟热线,为群众提供涉及家居家政服务、水电家电维修等20大类300个子项的全民服务,努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推动便民服务特别是社会化生活性服务延展。
问题:政府的作用有哪些?
总结: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思考: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人民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
引导总结: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求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问题:何为法治政府?何时建成法治政府?
引导总结:
法治政府的内涵: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思考:依法行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该怎么做?
总结:
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力。
怎样落实政府依法行政?
⑴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⑵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6.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
问题: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引导总结:如何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要做到: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保证政府行为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政府依法执法,守法诚信,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进程。
(二)厉行法治
1.问题:厉行法治的含义?
引导总结: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观课本53页最下面插图
问题:厉行法治都有哪些人参与?
引导总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引导总结:厉行法治,是对现代公民的要求。
4.观课本54页最下方插图
思考:交警执法为什么要使用执法记录仪?
一方面是记录执法的真实过程;二是监督执法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引导总结:厉行法治,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5.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问题:这里的“人心”该怎么理解?
指的是社会成员内心对法律公正的普遍要求
对这“发于人心”的法律,社会该怎么做?
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救治精神,让法律所确认的秩序规则被共同信守,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老杨的故事对我们做守法公民、共同营造法治文化环境有哪些启示?
从做守法公民的角度思考: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摒弃人治观念;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考虑问题,以法治的方式处理问题,遵守法律,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培育法治信仰,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
从营造文化环境的角度看: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7.总结:怎样做到厉行法治?
(1)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3)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4)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问题:你是怎么理解这段文字的?
引导总结:厉行法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9.问题:怎样使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或如何理解“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⑴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⑵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⑶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10.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
问题:你的感悟是什么?
引导总结:法治是社会理想,更是长期的社会实践。
三、小结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建设法治中国,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共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