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措施:先看几遍知识框架,其次默写或者默想,然后巩固想不起来的地方,直到完整的默写或默想出来。
二、重点知识
1.政治的起源和发展
【分析】关于“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明确的了解一下即可,搞清楚政治起源和发展的一个过程。
(1)政治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这里是以非阶级利益差别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和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
(2)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社会,这里是以阶级利益对抗和政治统治为特征的政治社会。
(3)到社会主义社会,这里是以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调与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实现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社会。(4)到共产主义社会,这里是无政治社会。
综上,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人类社会政治的辩证历史运动。
2.【简答题】简述政治的社会地位。
【分析】本题属于基础背诵题,难度适中,是这一块知识的常考点易考点。可以从大的方面来考“政治的社会地位”,也可以从小的方面来考“政治与经济/法律/宗教/道德的关系”,不管从哪方面考察,都需要有明确的观点,并且需要展开阐述,即有论点就要有合理、科学、充分的论据去支撑。这里要求背诵。
【参考答案】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政治具有其特定的社会地位,这种社会地位是在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中体现出来的。因此,要把握政治的社会地位,必须把握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与政治联系最为紧密的社会现象通常是经济、法律、宗教、道德等。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①一方面,经济决定政治。通常意义上的经济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指特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指特定的生产关系及其实现方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生产力是社会赖以建立和运行的物质基础,而与特定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社会构建起政治等上层建筑。在社会结构的这三层因素中,生产力是根本性的因素,其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状态、构成方式和实现形式。而生产关系的性质、状态、构成方式和实现形式决定着社会政治的特性、取向和运行方式。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社会经济,形成了社会政治的基础,并且对于社会政治具有前提性和决定性意义。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①一方面,政治是法律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前提。首先,法律是由特定的政治权力机关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未经特定政治权力机关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如宗教规范、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等等,都不成为法律。其次,法律依靠特定的政治权力强制,以社会成员的权利的方式实施,因此,它必须以特定的政治权力作为其力量后盾,以政治权力确定和分配的特定权利为实现形式。最后,法律必须在相对稳定的的社会和政治秩序中发挥作用。
②另一方面,法律对于政治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法律使政治统治者的利益要求、权力地位和权利资格法制化,使政治权力的运行、政治权利的实现和社会政治成员的的政治行为规范化,使社会政治秩序规则化,使社会政治生活遵循法的精神,以公正、明确、稳定和公开的方式有效规范各种政治矛盾和政治活动,维持社会政治秩序,保障统治者的利益及其权力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社会的依法治理。
(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①作为特定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宗教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会与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发生极其紧密的联系,从而形成政教合一的现象。政教合一现象的产生、存在和作用是宗教与政治统治者双方需要、相互利用的结果。就宗教来说,它需要借助于社会政治权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壮大自己的教民队伍,强制实行自己的戒律,从而使宗教从一种社会幻想形式变成一种现实形式。就政治统治者来说,宗教是被统治者的精神鸦片,是巩固和实施其统治的思想工具。
②随着人们对社会政治现象认识的深化和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兴起,宗教与政治的联系已逐渐分离,服务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政治学说逐渐取代了宗教,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思想。而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辩证唯物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宗教已不再支配社会政治生活。尽管如此,在当今世界,宗教对于政治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4)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①政治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政治是社会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和利益关系的直接体现,而道德则是社会意识形态,受经济关系支配,但也反映和体现其他社会关系。第二,政治具有权力强制性,而道德是靠不具有权力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人们的心理信念来实现的。第三,政治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事务,而道德则常以个人为作用对象。
②两者的联系在于:第一,政治对于道德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政治权力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强化或改造社会道德内容,使之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第二,道德对政治也有积极作用,社会的道德善恶标准往往影响着政治权力的统治基础、作用方式和方向,同时,道德也规范着政治成员的政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