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我国的语言文字政策

(一)基本政策

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国家大力推广、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努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二)一般政策

国家保障公民的语言权利,为公民学习、使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国家保障少数民族语文的使用与发展;重视并保护弱势语言和弱势群体的语言;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国家推广普通话不是为了消灭方言,方言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将长期存在;国家重视提升国民语文素质;国家重视语言资源保护。

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摘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条第四款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十九条第五款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一二一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

第一三四条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十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二十一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第三十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

第三十七条第三款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四十七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审理和检察案件,并合理配备通晓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人员。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法律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第四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两种以上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应当予以奖励。

第五十三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对本地方内各民族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的教育。教育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四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第五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条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第七条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第八条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九条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一条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第十二条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第十四条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一)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二)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四)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五)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第十五条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六条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

(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

(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

(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

(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第十七条本章有关规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第十八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第二十条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章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

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本系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二十二条地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二十四条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第二十五条外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科学技术术语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审定。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

本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人员用语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的,有关单位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由有关单位作出处理。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十二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六条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6.《扫除文盲条例》

第六条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7.《幼儿园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第十四条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文件摘录

1.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27.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推广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把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规范意识。

3.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请示》(国发〔1992〕63号)

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基础工程,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规范标准

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进一步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注重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建设、中华经典诵读行动等有效措施,逐步建立起依法管理监督语言文字社会应用和语言文字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普及程度、应用水平显著提高。

全社会要共同努力,营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THE END
1.法律法规政策> 法律法规 一图看懂国家版居住证 漫画:追“责” 漫画:重要修改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博物馆条例》 一批法律法规3月1日起施行 不动产登记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主席令第四十三号)2016-03-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主席令第四十二号)2016-02-2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https://www.gov.cn/zhengce/zc_flfg.htm
2.中国法律政策网中国法律政策旨在宣传贯彻国家的法律政策知识,研究法律政策理论,开展法律政策交流合作,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据国家法律政策,依法治国,维护人民权益,利用法律政策知识为社会服务,为中国的普法立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法律政策宣传事业,健康良性,科学地发展献计献http://www.chinalporg.cn/
3.国家出台的法律政策有哪些国家出台的法律政策众多,涵盖各个领域。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法律政策及其相关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高空抛物坠物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此举旨在保护人们“头顶上的安全”,明确了高空抛物坠物造成损害的民事责任。法规 个人信息保护:第一千零三十四条和第一千零三十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0cc89b31d6aba0001021
4.法律政策江苏省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 (2016——2020年) 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首页 议活动 听https://www.jswomen.com.cn/ops/law
5.法律法规盈科律师事务所刑事法律事务对于主观恶意明显、社会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犯罪,要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顺利完成企业改制而实施的违反国家政策法律规定的行为,行为人无主观恶意或者主观恶意不明显,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 对于国家出资企业中的职务犯罪,要加大经济上的惩罚力度,充分重视财产刑的适用和http://criminal.yingkelawyer.com/ArticleView.aspx?link=1a61283fd7852be585535c8ad3f14412a36f03f204ebb160e29a6f93e817e398
6.政策包括法律法规吗?如果严格区分政策与法律法规,我们也可以看到政策里面的一些规定往往有法律法规的影子,但是这里就不是包含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6781199/answer/699252490
7.法律·法规·政策(精选十篇)为深入贯彻市教育系统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的精神,切实加强我市宗教事务管理及宗教政策法规的落实和宣传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深入开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工作力度,使我市民族宗教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0pyc5q.html
8.政策法规政策法规 使用指南 法规名称 法律条文 高级 搜索 热门搜索: 营商环境公平竞争统一大市场监督审计 供应链数字 法规:3611部 解读:68部 《招标采购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评价测试内容指导》相关文件 科目一: 《招标采购法律法规》 科目二: 《招标采购专业实务》 http://www.cebpubservice.com/ctpsp_policylaw/thirdparty/ebidding/policies_index.jsp
9.政策与法律的区别和联系一、政策与法律的联系:政策与法律都属于国家的上层建筑,都具有强制性、权威性,但是政策与法律又有所不同。政策经过法定的程序,由法定部门予以制定并发布,才上升为法律。 二、政策与法律的区别: 1、概念不同 (1)政策是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为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以权威的形式规定的,在一定时期指导、规范人们活动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04/09/6926875_1113253734.shtml
10.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网上海交通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 中心动态更多>> 上海交通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近期动 上海交通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近期动态(第10期) 实现标准必要专利领域保护知识产权与反垄断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引》 https://cclp.sjtu.edu.cn/
11.政策与法律范文12篇(全文)政策与法律范文(精选12篇) 政策与法律 第1篇 1、金融市场供求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能够得到银行贷款支持的只有5%,而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能够得到银行贷款支持的企业大概是70%至80%,其原因是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的不够完善,与广大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2、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民间借贷。 市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1nxtm03.html
12.中国法学教育网法律法规 政策意见 通知公告 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24年年会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论坛通知 08-03 《中国法学教育年刊》2022-2023(第十卷)稿约 04-02 关于在全国法学会系统开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 11-16 教育http://www.chinalegaleducation.com/zc/
13.政策和法律的区别律师普法1、制定主体不同,法律是由立法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政策是由共产党党委制定,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政策想要形成为法律,需要经过将工人阶级先锋队意志转化为全体人民群众意志的过程。 2、制定程序不同,法规的制定程序由法律规定,比较严格,而政策没有严格的制定程序。相比较而言,法律比较稳定https://www.110ask.com/tuwen/15239855411444452299.html
14.法律法规及政策汇编.docx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政策促进普通公路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20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的通知》(20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4170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