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LegalScience

第一个观点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观点,是同他们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世界观相统一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他们把法律、宗教、哲学等等都看作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是社会的上层建筑,而这种社会意识和社会上层的建筑是对于社会存在的反映。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自然要反映各种各样的社会存在现象,法律的任务也是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应运而生。这是我想强调的第一观点。

第二个观点,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将这种社会意识解释为自由意志。什么是自由意志?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书里面自己有一个权威解释,他们说“自由意志指的是脱离现实基础的意志”,即没有基础、没有根基。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因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一切共同的规章都是以国家为中介的,都获得了政治形式。由此便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法律是以意志为基础的,而且是以脱离其现实基础的意志即自由意志为基础的。同样,法随后也被归结为法律。”他是反对将法、法律解释为自由意志的。这是第二个我想谈的观点,就是不能把社会意识解释为自由意志。

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理解“社会”这个概念。“社会”的概念,我个人理解,就是它泛指一切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当然对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还可以再细分无数,即可以无限地细分下去。但是我认为在理解马克思这句经典话语的时候,我们取这样一种广义的理解有好处。这是我想谈的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就是论证方式:我们如何来论证马克思、恩格斯这样一个经典的观点——“法也和宗教一样,是没有自己的历史的。”我想论证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

第一点,法律产生于社会。这一点大家应该是都认可的,这是从法律起源的意义上讲的。

第三个论证是,法律发展于社会。法律的发展与社会也分不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法律的历史,就是社会的历史,法律调整的内容都是社会的各种事务,这是关键的一点,要讲清楚马克思的这一句话,必须从法律的内容去理解。这里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实体法的内容都是各种社会事务。

第四个论证,“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需要一个切入的思考点,我认为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即一个国家的法律为什么会被另一个国家所借鉴、所移植。这是因为法律是一种带有普适性的产品,它的工具属性是很明显的,所以它的专属性不是很明显。而凡是有历史性的东西,应该是带有某种专属性的,不能为别人所有,我的历史就是我的历史,别人不能替代的。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法律没有自己的历史”,仔细考察一下法律的内容,从实体法的内容到程序法的内容,全是为了解决问题,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最后是一个结论,上述的这些观点,都是服务于这个结论的。结论是什么呢?这需要回到我们改革之初关于法律的本质、法律的阶级性、社会性的争论,当然我们今天的思考不是停留在这种层面。结论是这样的:法律的社会本质的外延,应该大于法律的阶级本质。我不喜欢用阶级性、社会性这样的概念来替代,法律的社会本质的外延,应该大于法律的阶级本质,或者说,法律的社会本质包含了法律的阶级本质。法律的阶级本质是阶级社会的特征,而且应该是阶级对抗激烈社会的特征。在非对抗的阶级社会,法律的阶级本质并不凸显。而社会本质可以贯通于法律的所有历史。马克思、恩格斯说“法律是没有自己的历史”、“不应该忘记,法和宗教一样,是没有自己的历史的”,实际上是对法律的社会本质的一种深刻揭示,实际上是对法律本质的深刻揭示,就是把法律归于一种社会本质。

这样是不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法律这样一个社会意识现象和社会上层建筑现象。

注:此文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发表。

Address:15ShatanBeijie,DongchengDistrict,Beijing100720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本质,由这个国家的法律确立的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决定。中国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我国法律本质法律知识法律分析: 我国法律的本质是无产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即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712946394045573140.html
3.法律本质(精选七篇)法律本质 篇1 目前学界关于法律解释的概念的认识不甚统一, 主要原因在于对法律解释的主体、范围等问题上存在争议。梁慧星老师认为, 法律解释分为广义的法律解释和狭义的法律解释。广义的法律解释是指从法律规范的探寻即找法开始直到可以Subsumtion (Subsumtion通常译为归摄或涵摄, 指将待决案件事实置诸于法律规范构成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xd8to7.html
4.论法和法律的本质但不管对错,我还是想说出我的看法。讨论法律本质问题不可能不借鉴以往法学家的有关法律本质的思想成果。 法学是一门人类社会生存科学,科学无国界。实际上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不断的研究法律这门科学,因法律无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息息相关,且是人类社会须亦不可离的人与人的行为准则。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49702.html
5.法律的本质,深度剖析法的本质问题是法学领域的一个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入地分析了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法与统治阶级意志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从而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法的真正本质。 (一)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法律是统治阶https://zhuanlan.zhihu.com/p/71732801
6.法律的本质及解释的原则任何社会的法律,如果不以该社会成员长期普遍认同基本情感倾向为基本前提,就不可能继续存在;如果不以该社会成员长期普遍认同基本是非标准为核心内容,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人们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如果离开了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中维护民众权利的力量;如果离开了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同,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6&id=104270
7.法律的本质指的是什么法律的本质解释法律的本质指的是什么 法律的本质解释浮生若梦 精选回答 1、法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具体地说,它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说明法的阶级性。法不是超阶级的,它总是一定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3、法只能属于https://edu.iask.sina.com.cn/jy/2Y4cFukkLa3.html
8.联系我国实际说明我国法律的本质特征律师普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https://www.110ask.com/tuwen/4452880224971784475.html
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4/7)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10&bid=14&cid=1498&nid=1500&pg=4
10.《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维护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活动规则和行为准绳。我们要在学习法律及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https://www.shiganwang.com/qrCode/scanBook?bookId=4729
11.什么是法律?法的本质及特征是什么?法律代表的是"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法律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就要求以国家名义来制定和颁布.第二,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这是法律区别于以血缘关系为范围的原始习惯的重要特征.第三,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所有这些是法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法律的内容从本质上说是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425294be09924a554381b63f0252ff71.html
12.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https://www.meipian.cn/3c2csmci
13.双方法律行为与共同法律行为本质区别问题描述: 双方法律行为与共同法律行为的本质区别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835437 人·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自行为人独立表达其意思时https://www.findlaw.cn/160200/wenda_26742188.html
14.法和法律的概念法的本质和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导性规范2.法律的概念 在法学上,法和法律有时有严加区分的必要,法指前面所讲的特殊的规范体系,而法律则指法的渊源之一或泛指法的表现形式。 (二)法的本质和特征 1、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 决定。 https://blog.csdn.net/m0_56501550/article/details/12503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