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的12条常识,本质上是为了保护自由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2.18

很多人其实一直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法律。法律仅仅是为了约束和限制么?其实法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契约。目的是为了限制公权,保障个人权利,保护自由而不是相反。

如果一个社会有规则,处处讲法律,人就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去抢;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利益随时可能受到伤害。因为法律本身就是个人权力的溢出和让渡。如果有人侵犯你的利益,自然有法律替你解决问题。而就规则而言亦如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规则或法律是谁制定的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全面公平合理。一定记住,是全面而不是仅适用于局部。试想,当你和一堆人挤在起跑线后面的时候,发现有人早就站在距离终点线一步之遥的地方。此刻,你可能根本顾不上谴责那个“最先破坏规则”的人,反而会竭尽全力阻挡后面的人超越自己。而身边的人,无一不是和你有相同的想法。同层互殴会造就互害型社会。在一个社会里,一旦有人带头站在法律和规则之上,法律和规则的公正效用就会遭到质疑。对规则的藐视催生了无序,缺乏法律的保护使人甘于铤而走险。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本文整理出关于法律的12条经典常识。常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存在。

01

法无禁止即自由

02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出处】英国法谚,具体提出者不详

【释义】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随心所欲或反复无常的人治之间的大部分差异。坚定地遵守严格的法律程序,是我们赖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保证。

03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出处】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这句话由英国的哲学家约翰·洛克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句话源于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1763年在国会的一次演讲——《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

【释义】即使最底层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公权力必须限制在界限之内,不能越界侵犯私权利。

04

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

【出处】不详

【释义】法律只帮助积极主张权利的人,而不帮助怠于主张权利的人。权利上的睡眠者无视权利的存在,对其权利漠不关心,此种行为乃是对权利的亵渎,更是对法律的漠视,这类人是得不到法律的垂怜的。

05

迟来的正义非正义

【出处】英文格言:Justicedelayedisjusticedenied.

【释义】即使司法裁判结果是公正的,如果作出裁决过迟,或者告知当事人过迟,这样的裁决对当事人而言都不是真正的正义。

06

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

【出处】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普通法》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论断

07

法官作为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释义】这句话强调的是法官审判独立在司法独立中的重要性,意思就是要保证司法审判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法官代表国家使用法律,只应对法律负责,而不能按照上级领导的意志或者人情去审判案件。

08

损人而利己乃违反衡平

【出处】罗马法学家庞波涅斯提出的著名法律格言

【释义】“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是现代法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社会共识,越界的“维权”意味着对其他权利的侵犯,本质上构成了违法行为,违反了衡平原则。

09

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

【出处】19世纪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在著名案件“里格斯诉帕尔默案”(16岁少年萨尔默.帕尔默,为提前获得其祖父所立遗嘱中留给自己的财产,用毒药杀死了自己的祖父。帕尔默的姑姑里格斯到法院状告帕尔默,要求剥夺帕尔默对其爷爷遗产的继承权。不少人法官以“纽约州法律并未明确禁止继承人杀死被继承人当然丧失继承权”为由,反对剥夺帕尔默的继承权。纽约州最高法院最后以一句古老的法谚“任何人不得从自己的错误行为中获益”,冲破当时法律条文的限制,判令谋杀者帕尔默因其犯罪行为被剥夺获得遗产的权利,里格斯胜诉)援引该原则,使这条法谚闻名世界。

【释义】利益的取得都要通过合法的方式,违法行为不能获利。具体说,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其预期的利益都要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都要从法律之中找出理由;利益的取得,应当由法律做出评判。

10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出处】耶林《法律的目的》

【释义】这句话主要阐述了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一种模式,即耶律内克和耶林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说,该学说认为,法律与道德在某些方面重合,法律与一个社会低层次的道德——该社会中最起码的道德——基本同一,法是实现这种道德要求的必不可少的强制性手段和衡量质疑道德要求的具体标准。

11

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出处】古索福克勒斯写作的悲剧《安提戈涅》

【释义】在司法过程中有法律正义与自然正义之分,但如果在司法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法律正义反而就忽略了法律保护正义的基本原则。法律是公民意志的体现,所以法律背后的真正诉求可能更应该是维护天理和人情。虽然情是情,法是法,不可混淆,但是情理中追求的朴素正义与法律维护的公平正义说到底是一致的。

12

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

【出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伯尔曼

【释义】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法律的实施不仅仅是对法律规范的遵守,在更深层次上乃是对法律所承载的价值理念的认可和向往。只有内心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的心悦诚服,才能真正敬畏法律、尊重法律,用法律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本质,由这个国家的法律确立的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决定。中国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我国法律本质法律知识法律分析: 我国法律的本质是无产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即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712946394045573140.html
3.法律本质(精选七篇)法律本质 篇1 目前学界关于法律解释的概念的认识不甚统一, 主要原因在于对法律解释的主体、范围等问题上存在争议。梁慧星老师认为, 法律解释分为广义的法律解释和狭义的法律解释。广义的法律解释是指从法律规范的探寻即找法开始直到可以Subsumtion (Subsumtion通常译为归摄或涵摄, 指将待决案件事实置诸于法律规范构成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xd8to7.html
4.论法和法律的本质但不管对错,我还是想说出我的看法。讨论法律本质问题不可能不借鉴以往法学家的有关法律本质的思想成果。 法学是一门人类社会生存科学,科学无国界。实际上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不断的研究法律这门科学,因法律无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息息相关,且是人类社会须亦不可离的人与人的行为准则。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49702.html
5.法律的本质,深度剖析法的本质问题是法学领域的一个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入地分析了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法与统治阶级意志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从而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法的真正本质。 (一)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法律是统治阶https://zhuanlan.zhihu.com/p/71732801
6.法律的本质及解释的原则任何社会的法律,如果不以该社会成员长期普遍认同基本情感倾向为基本前提,就不可能继续存在;如果不以该社会成员长期普遍认同基本是非标准为核心内容,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人们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如果离开了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中维护民众权利的力量;如果离开了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同,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php?classid=16&id=104270
7.法律的本质指的是什么法律的本质解释法律的本质指的是什么 法律的本质解释浮生若梦 精选回答 1、法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具体地说,它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说明法的阶级性。法不是超阶级的,它总是一定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3、法只能属于https://edu.iask.sina.com.cn/jy/2Y4cFukkLa3.html
8.联系我国实际说明我国法律的本质特征律师普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https://www.110ask.com/tuwen/4452880224971784475.html
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4/7)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10&bid=14&cid=1498&nid=1500&pg=4
10.《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维护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活动规则和行为准绳。我们要在学习法律及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https://www.shiganwang.com/qrCode/scanBook?bookId=4729
11.什么是法律?法的本质及特征是什么?法律代表的是"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法律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就要求以国家名义来制定和颁布.第二,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这是法律区别于以血缘关系为范围的原始习惯的重要特征.第三,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所有这些是法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法律的内容从本质上说是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425294be09924a554381b63f0252ff71.html
12.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https://www.meipian.cn/3c2csmci
13.双方法律行为与共同法律行为本质区别问题描述: 双方法律行为与共同法律行为的本质区别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835437 人·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自行为人独立表达其意思时https://www.findlaw.cn/160200/wenda_26742188.html
14.法和法律的概念法的本质和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导性规范2.法律的概念 在法学上,法和法律有时有严加区分的必要,法指前面所讲的特殊的规范体系,而法律则指法的渊源之一或泛指法的表现形式。 (二)法的本质和特征 1、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 决定。 https://blog.csdn.net/m0_56501550/article/details/12503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