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瑰丽的梦想,青春是磅礴的力量。青春期待舞台,青春渴望方向。
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与公正、责任、担当紧紧相随,无怨无悔。
中国梦·法治梦,让梦想像风帆一样,出发、远航。五月,年轻的我们再出发!
蔡苏秦法警大队法警
六年前,我怀着不舍的心情脱下军装,转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想起当初刚到法院工作时,面对新的岗位和新的环境,自己有多么的迷茫。幸亏有单位领导和同事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和鼓励,使我迅速调整好心态,较快实现了角色的转变,融入到司法警察大队这个大集体。
作为一名司法警察,我为从事这样的事业而感到无比的荣耀与自豪。这里,就是我履行新使命的岗位;这里,就是我实现新梦想的舞台。每一次的认真安检,意味着用忠诚守护着法院的平安;每一次的庭审保障,意味着正义法槌的顺利敲响;每一次的执行出警,意味着老赖们的无处可遁。尽管我们的日常工作十分平凡,但越平凡的工作越是要认真对待,越平凡的工作越能磨砺一个人的意志,越平凡的工作越能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戴钟玲速裁中心书记员
万物速朽,但梦想永在。万物诞生,因梦想不灭。2014年,我有幸成为县法院的一员。当理想的光芒照进现实的殿堂,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儿时的梦想,家人的期望,社会的需要,让我在这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执着。
直至今日,我已在法院工作两年了。这两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法院工作的艰辛,感受到了法官这一职业群体的不易,但每每听到当事人发自肺腑的一声“谢谢”,看到当事人满意而归的笑容,身体的疲惫早已被精神上的满足所取代。这一刻,灵魂在尽情释放,思想在不断升华。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能做的还很多,确定了目标就要坚定地走下去,或许会有磕磕绊绊,或许会有艰难险阻,但即使荆棘满途,我也会矢志不渝,坚定执着。
杜鸣鸣洋口港法庭书记员
人生因为经历而美丽,我有幸在2015年8月最炎热的一天踏入了法院大门,成为了法院的一份子。对于一个既不是法学专业毕业,又从未接触过法律工作的我来说倍感荣幸,能在法院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犹记得当初跟我一起踏入法院的都是清一色的年轻面孔,瞬间觉得自己能在一个朝气蓬勃的队伍中进行学习和锻炼,心中的积极性就像进法院时的天气一样热情似火。
如今,已经在法院工作了9个月,从原来的青涩到现在日渐成熟,从当初进法院时的忐忑到对现在工作的驾轻就熟,自己已经不再惧怕工作的难度,并且从中体会到书记员工作的乐趣。虽然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那层青涩的外衣也没有完全褪去,但是我会虚心向前辈学习,努力提升职业素养,相信在日后的道路上会日益成熟,成为一名优秀的书记员。
郭冬成岔河法庭助审员
人生青年时期要用心感知这个世界,包括你享的“福”,也包括你吃的“苦”。
置身于改革发展的时代,法官承担了繁重的审判任务,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法官作为法律的执行者,是活的法律,每一起案件都是法官的“作品”,作为青年法官群体中的一员,要自我加压,懂得“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的道理。
当前,法院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化改革过程中,信息化、规范化、公开化……所有改革措施都在围绕着公正与效率展开;日益庞大的青年法官已经成为法院的生力军,代表着法院的未来,代表着法治的未来,作为青年法官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推动“法治梦”的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蒋小云民一庭审判员
工作中,我获得了珍贵的经验和良好的训练,我心怀感恩,不断努力,在打好法学理论根基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法律思维,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法官。作为法官,有尊荣和满足感,但也面临着压力、焦虑、甚至无奈,似乎当事人将负能量全部宣泄给了法官,但是我们从不退缩。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平息了愤怒,化解了矛盾,让当事人对法律心生敬畏,也让我踏实、自信、不爱生气,并积累了更多的人生经验。作为法官,我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需要用自己的青春力量,用对法律职业的钟情热爱,用对法治精神的信仰坚持,为法治建设奉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朱天晔刑庭助审员
青春之所以优美,是因为它充满热情和想象;法官之所以神圣,是因为肩负公平与正义的重量。当青春献给了正义,当生命牵绊着责任,我们每一位青年法官要为社会挺起公正的脊梁。
十年前,我是一名学生,带着梦想走进法律的殿堂;十年后,我是一名法官,把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立志在法治中国的建设道路上决不半途返航。
这个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只有两种生物——鹰和蜗牛。我们无须有鹰那种直飞冲天的才略,但要有蜗牛那种脚踩地面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耕耘一份才。在历史和现实的交叉路口,在真假善恶的碰撞边缘,我们年轻的法官,用稚嫩而坚强的双肩,承载公平与正义的重量。所有青春无悔的奋斗与成长,都将成为人生的印记,让我们以一颗对法律的敬畏膜拜之心吹响“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集结号!
张开华栟茶法庭书记员
2013年7月份加入法院大家庭。工作2年来,有迷茫、有困惑、有欢乐、有成长,可谓感慨颇多。刚参加工作之初,从豪情万丈的学子到为了琐碎事情忙碌的法院工作人员,这种角色转变,一度令我惶恐而迷茫。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开始体会到法官工作的辛苦与不易——案件数量多、办案压力大,对法官职业尊荣感的追求和对个人生活幸福指数的追求似乎不可兼得。但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每当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获得群众的赞誉时,却又异常的快乐与自豪。作为农民的儿子,我更能理解人民群众生活的艰辛与苦涩,也就更加地体会到人民群众参与到诉讼阶段的那种期望与焦虑,“阳光下做人,风雨中做事”,既是对参加工作后的感悟,也是对自己身份的承诺。
马永林执行局审判员
法官通过司法来规制被异化的社会关系,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来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可以说:法官是社会关系、人类行为的医生。同治病救人的医生一样,法官的专业性要求极高,需要法官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真谛,认识司法的规律。
书籍是知识的仓库,是先贤经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加之新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不断制定和公布,要求法官活到老学到老。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种过地,才知稼穑的艰辛;摔过跤,才知摔打的痛楚。世上的路,亲身走过,心里才清楚。有了丰富的司法经历后,才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司法权是判断权,法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作为苦行者法官的修行之道。
陆身梅行政庭审判员
时光于我,正如流水于水底的卵石,以肉眼无法觉察的方式日复一日的进行雕琢、刻画,最终顺理成章的将我从一个满面稚气的应届毕业生变成一个眉眼间略带风霜的青年法官。
成长过程中,看到过离婚案件中恶语相向、拳脚相加的夫妻,看到过赡养案件中相互指责、怒火勃发的父子,也看到过借贷案件中避而不见、东躲西藏的债务人。我曾经困惑、不解、满胸愤懑,甚至怀疑人性中的负面因素有没有极限?然后,在研究、处置、评判这些负面因素的过程中,我逐渐了然,我们工作的意义在于梳理、化解这些顽疾。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另一面,就是督促另一方当事人履行其应当履行的义务。正如一位老法官所言,对于法治社会的建设来说,我等虽微不足道但不可或缺。在下一个十年,我将继续前行,风雨兼程。
李艳云民二庭助审员
梦想是生命之翼。人生没有梦想,就好像鸟儿失去翅膀,怎能翱翔蓝天?梦想是希望之光。人生没有梦想,就好像轮船失去灯塔的指引,一定会偏离正确的航向。七年前,我还是一个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带着懵懂的法官梦走进了县法院的大门,从此便沿着梦想的方向,一步一步蜿蜒前进,尽管过程中有过曲折、有过迷惘、有过彷徨,但却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认真的阅读案卷、仔细的对待庭审、兢兢业业的书写法律文书,因为每一个案件都承载着当事人的尊严、权益、自由甚至生命。
我们的青春终将逝去,我们的年华终将衰老,但只要我们用智慧给社会带来了公平正义、用汗水给法治带来了青春活力,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亦无愧于曾经的梦想——中国梦、法治梦、青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