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明亮、公开、明白
和
左边为“口”,右边为“禾”,要吃粮食。
口吃粮食,身体和顺。
(1)__________
友
(2)_____
二人亲近,密切合作。
相好友善、志同道合
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体现的知识内容
各美其美
①
美人之美
②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③
成绩/分
频数
频率
10
0.05
20
0.10
30
0.30
80
0.40
请根据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_;(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这次比赛成绩的中位数会落在______分数段;(4)若成绩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的为优等,则该校参加这次比赛的1000名学生中成绩优等的大约有多少人?
发现地点
名称
特征
北京周口店
已具有现代人的特征,会人工取火
半坡遗址
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种植粟,并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河南安阳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文化传承追溯源)(2)下图的历史人物创立了什么学派?(艺术瑰宝放光辉)(3)举出一例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石窟,被称为“书圣”的著名书法家是谁?(对外交流显国威)张骞第二次出使是在元狩四年,匈奴新败后,这回的目的是乌孙。……武帝以为然,因派张骞再度出使。骞至乌孙,未达目的,于元鼎二年归还,但乌孙也派了一行数十人跟他往汉朝报谢。这是西域人第一次来到汉朝的京都,窥见汉朝的伟大。——张荫麟《上古史》(4)材料描绘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此事件后,出现了一条沟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道路,称之为什么?
材料一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在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中,保留着骨耜木杵等耕作、加工稻谷的工具,以及盘、盆、罐等炊、贮器具,这说明种植水稻是河姆渡人的重要经济活动。中华饮食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材料二___________“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食为政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许多古语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粮食的重要与宝贵。古人认为惜粮就是惜福,一个家庭无论多么富裕,都不能糟蹋粮食。
材料三___________“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朴素的古训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仍然影响、教育着当代中国人。今天的中国用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我们提出的“光盘行动”“珍惜粮食”的号召也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尊重食物等思想的时代回应。
(1)围绕中华文化或传统美德,给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起一个名字。(2)结合材料,说一说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粮食?
日本大化改新
中国隋唐
经济
班田收授法
均田制
租庸调制
政治
中央
设二官八省
三省六部制
地方
设立国、郡、里
郡县制
(2)通过材料二中日本大化改新措施与中国隋唐政策的比较,你有何认识?据此分析日本民族的特点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化改新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4)综上,结合日本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强国的现实,你有何启示?
组别
海选成绩x
A组
50≤x<60
B组
60≤x<70
C组
70≤x<80
D组
80≤x<90
E组
90≤x<100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把图1中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温馨提示:请画在答题卷相对应的图上)(2)在图2的扇形统计图中,记表示B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a%,则a的值为,表示C组扇形的圆心角θ的度数为度;(3)规定海选成绩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记为“优等”,请估计该校参加这次海选比赛的2000名学生中成绩“优等”的有多少人?
著作
作者
成书年代
记述范围
体裁
史学价值
《史记》
①________
西汉
黄帝一汉武帝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北宋
④________
编年体
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诗词风尚)(2)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请结合下面的词,对这句话做一说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3)古希腊有一部反映早期希腊社会的史诗作品:《荷马史诗》。仔细品读下面节选的诗句,指出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生命的挚爱,没有使英雄成为生命的奴仆!珍爱,既是马的饰物,又能为驭者增添荣光。就像这样,墨奈劳斯,鲜血浸染了你强健的大腿,你的小腿和线条分明的踝骨....”(4)(文化遗迹)请在下面两幅图片中,任选一幅,对其作简要介绍。
兴起阶段
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到1894年甲午战争的爆发,33年间共创办外语、军事、技术类新式学堂27所。
新式学堂
缓慢发展阶段
1895~1904年,维新派把废除八股文作为教育变革的重点问题,近代高等教育数量及规模有所增长。
京师大学堂牌匾
快速发展阶段
1905年科举制废止后,新学制迅速推广,留学教育迅速发展。
停科举上谕档案
事件
1872年
颁布《学制》,强制适龄儿童进校读书。
1875年
建立普通师范学校82所,重视师资培养。
1882年
颁发《幼学纲要》,立足思想教育从少年抓起。
1885年
初等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的84.3%。
1890年
颁布《教育敕语》,阐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良”臣民,以"扶翼"天皇,
1900年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有290所,为日本企业输送了大量技术员和技工。
成绩x(分)分数段
频数(人)
50≤x<60
60≤x<70
0.15
70≤x<80
40
0.2
80≤x<90
m
0.35
90≤x<100
50
n
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所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m=________;n=________;(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这20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会落在________分数段;(4)若成绩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为“优”等,请你估计该校参加本次比赛的2000名学生中成绩是“优”等的约有多少人?
成绩x/分
90≤x≤100
0.25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m=,n=;(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成绩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的为“优”等,则该校参加这次比赛的3000名学生中成绩“优”等约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