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更“活”让法治宣传更“火”——“法治+非遗”湘式普法新路径走新更走心

“二十大精神贯彻好,总书记号召记得牢。尊法学法又用法,全民守法靠大家,靠大家!”一首曲调悠扬的湖南嘉禾伴嫁歌《法治春风化喜雨》唱响法治“好声音”。2021年,湖南嘉禾伴嫁歌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3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410项,9项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省”,在创新非遗保护与传播方式上,历来新招频出。

今年以来,为推动法治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融合发展,湖南省司法厅、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征集大赛。在湖南省司法厅的高位推动、层层发动下,14个市州积极响应,湘绣、苗画、梅山剪纸、铜官窑陶瓷、面塑等一大批围绕“‘湘’遇非遗法治同行”主题创作的优秀非遗作品竞相涌现,为群众带来一场场法治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创推了一条走新更走心的湘式普法新路径。

法治守护非遗非遗弘扬法治

法治与非遗的渊源由来已久。早在1998年,我国便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2016年,湖南出台《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这是湖南省出台的第一部文化领域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办法》建立了代表性项目、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退出机制,对那些保护不力、履责不严、利用失当的单位和个人敲响了警钟,促使他们从“重申报”向“重保护”转变。

一系列法律法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法治宣传教育新载体。

“龙潭渔鼓一声响,普法送法开始讲呀!”来自慈利县的渔鼓非遗传承人张辉明一手抱着渔鼓,一手拍打鼓面,伴着拍子节奏,又一次唱起《渔鼓诵法》。在渔鼓普法这条路上,张辉明已经坚持30余年。除了通过培训班为普法志愿者传授表演技巧,他还将慈利县龙潭河片区的几名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收为新的传承人,教会他们用渔鼓将法律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红军远征难,自此处处有‘通道’。法治政策赖(好),家富国更强……”在通道县皇都侗文化村、芋头古侗寨,侗族群众自编自演的法治歌舞在不停传唱,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戊梁歌会的独特魅力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驻足观看,流连忘返。

法治“邂逅”非遗走新更走心

随着“‘湘’遇非遗法治同行”主题系列活动大幕开启,古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潮的面貌走进了更多人视野。

“家有规矩国有法,凡事要讲规与法。遵规守法人人赞,社会法治靠大家。”这首以辰溪县独特民谣——茶山号子为载体的法治歌曲《茶山号子来普法》,以高亢跌宕、激越悠扬的旋律让普法宣传声声入心。

永州市司法局、江永县司法局运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符号体系——江永女书,精心打造《女书魂·法治梦》表演节目,采取女书书写、女声诵读吟唱等多种形式,倡导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社区矫正宽严相济,既彰显了法律权威,又体现了人文关怀,你要感谢的,是这个依法治国的好时代啊!”根据真实事例创作的长沙花鼓戏《山路弯弯山路长》,讲述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社区服刑人员,通过司法所所长的倾情帮扶教育,成长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懂得感恩回报的先进典型的故事,在基层一经推出就受到群众的欢迎与称赞。

合力促活力打造法治文化盛宴

“非遗+法治”闯出了一条普法宣传新路径,不仅让非遗更“活”,也让法治宣传更“火”。

6月1日,来自保靖县的女警普法小分队以一支“法治+非遗”版《挖呀挖呀挖》MV火出了圈,各平台总浏览量超1000万人次。这是湖南省司法厅集中组织对“‘湘’遇非遗法治同行”主题系列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的一个缩影。

6月10日,“‘湘’遇非遗法治同行”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文化作品展演活动在娄底市举行。上午,精妙绝伦的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实物面向公众展出,不少当地群众来到现场,与心仪的作品一起拍照打卡留念,近距离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法治文化结合的魅力。

当晚,祁剧《恳谈风波》、非遗讲述《五彩世界》、常德丝弦《天上不会掉馅饼》、湘乡石坝鼓《法治社会暖人心》、快板《四八姑娘节·绥宁普法谱新篇》、洞庭渔歌《风雨无阻向前行》、非遗互动《古韵油纸伞法治新时代》等18个精彩纷呈的非遗法治文化节目轮番上演,3000多名观众到场观看。超过50万名网友通过红网、湖南普法抖音号及快手号、湖南司法行政微博号直播间在线观看。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为群众带来一场法治文化盛宴。

THE END
1.助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上海委员们认为,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争一流、走在前、排头兵”的目标要求,全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推动上海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陈亚娟、方奇钟、翁文磊、王海涛、沈开艳等委员围绕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检察https://info.whb.cn/mobile/2024-12-14/23700/detail-107055.html
2.擦亮龙江“金名片”奏响普法大合唱龙江振兴中国报道网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工作部署,黑龙江省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认真组织开展2024年黑龙江省“宪法宣传周”活动,维护宪法权威,传递法治力量,进一步加深公众对宪法的认知和理解,增强社会对宪法的尊重和敬畏,持续在全省上下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http://ljzx.chinareports.org.cn/ljzx/news/6955.html
3.这里的法治文化广场成了网红打卡地一线近日,从山东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传来喜讯:东阿法治文化广场入选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名单。建在东阿黄河大堤上的山东省东阿县黄河法治文化广场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各位游客,这里是东阿黄河法治文化广场,在这里您不仅能近距离欣赏黄河的波澜壮阔,还可以品黄河文化、享法治盛宴……”耳熟能详的导游话语,再次回荡http://www.lawnewscn.com/channel/content/2024-03/25/content_8976777.html
4.孝昌:“法治+文艺”巡演普法惠民暖人心11月11日,“法治文艺走基层 孝昌普法伴我行”2024年孝昌县法治文艺下乡巡演活动在花园镇桃源社区拉开序幕,为群众送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法治盛宴。 文艺“搭台”、法治“唱戏”。演出以戏曲、小品、湖北慢板等形式,向群众传播法治观念、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感染力,丰富了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 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333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