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知识常识

答: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主要是什么

答:民族特征和民族意愿。

3、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除汉族外,为什么把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以上,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4、截止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是多少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答:113792211人,占8.49%。

5、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哪两个

答: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6、中国民族最多的是哪个省哪个少数民族分布最广

答:民族最多的是云南省,回族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7、什么是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多少

答: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民族有22个,统称为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63万人。

8、我国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多少个

答:我国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8个,分别是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

9、我国的少数民族有哪些特点

答:(1)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2)各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3)各民族历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4)宗教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10、公民的民族成份是怎么确定和变更的

答:公安部门在办理新增人口户口登记时,应当根据新增人口父母的民族成份,确认其民族成份。新增人口的父母民族成份不相同的,应当根据其父母共同签署的民族成份填报申请书予以确认并登记。公民民族成份经确认登记后,一般不得变更。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变更其民族成份一次。(一)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直接抚养的一方不同的;(二)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份与继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三)其民族成份与养父(母)的民族成份不同的。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其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现执行的文件是《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国家民委、公安部〔2015〕2号令)。民族成份变更受理机关是公民户口所在地的民族工作部门。

1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有哪些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在中央政府设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也设有民族事务委员会或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此外,国务院有关部委还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如国家教委设有民族教育司、文化部设有民族文化司等。

12、《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中对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是怎么规定的民族乡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各族人民中进行什么样的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什么民族关系

答: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30%以上的乡,可以按照规定申请设立民族乡;特殊情况的,可以略低于这个比例。民族乡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各族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3、目前,全国共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我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分别是哪个哪个自治区的地域面积最大

答:目前,全国共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最早成立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域面积最大。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哪年

答:l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施行。

15、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哪五个民族命名的

答: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16、什么叫民族聚居区

答: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叫民族聚居区。如西藏、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云南、贵州、青海等省区,都是我国比较大的民族聚居区。

17、什么叫民族散杂居区

答: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民族交错居住的地区叫民族杂居区。在我国,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友好往来,共同发展,使各民族交错杂居在一起,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和交错居住的局面。

18、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答:(1)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

(2)多数位于边疆地区或靠近边疆地区。在中国漫长的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几乎都居住着少数民族。

(3)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各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相当数量的汉族居住。

(4)地大物博。民族地区不仅地域辽阔,而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森林资源占全国的51%;草原面积占全国的94%;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52.5%;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蕴藏量较大,有许多种居全国之首;经济作物,品种丰富,如橡胶、胡椒、咖啡、甘蔗、剑麻、香蕉、长绒棉、甜菜、烟草、茶叶、油菜籽等,都是民族地区的优势产品。此外,我国的珍禽异兽,名贵药材也大都产于民族地区。

19、什么是“清真食品”?

答:清真食品是指按照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10个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屠宰、加工、制作的符合清真要求的饮食产品。

20、清真食品的“四专”是什么?

答:指的是生产、销售清真食品的专用运输车辆、专用计量器具、储藏容器和加工(储存、销售)的专用场地应当保证专用,不得运送、称量、存放清真禁忌食品或者物品。

21、人民币主币上除汉文外,使用了哪几种少数民族文字?

答:4种,分别是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和壮文。

22、《阿凡提的故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孔雀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

答:维吾尔族;傣族。

23、我国第一位登上珠峰的女登山运动员潘多是哪个民族的人?传说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歌手刘三姐被誉为哪个民族人民的“歌仙”?

答:藏族;壮族。

24、中国三大名锦之一的“西兰卡普”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

答:土家族。

25、哪个民族被称为“马背民族”和“游牧民族”?

答:蒙古族。

26、我州“六月六”和“八月八”,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

答:布依族;苗族。

27、查郎白妹是哪个民族的故事?

答:布依族。

28、我州少数民族历史人物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布依族的王囊仙、韦朝元、吴松廷;苗族的王宪章、杨玉清、王凯、姜春台、熊亮臣;回族的张凌翔、马河图等。

29、我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有哪些?

答:竞技类主要有:射弩、高脚竞速、押加、独竹漂、龙舟等。表演类主要有:布依糠包、布依山龙、苗族板凳舞等。

30、青稞酒,酥油茶是哪个民族的传统食品五色糯米饭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令食品

答:藏族;布依族、壮族。

31、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舞蹈

答:瑶族。

32、我国少数民族著名的三大史诗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玛纳斯》《江格尔》和《格萨尔王传》。

33、赛牦牛是哪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答:藏族。

答:满族。

35、风雨桥是哪个民族的特有建筑艺术

答:侗族。

36、哪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历法

答:藏族(藏历);傣族(傣历);水族(水历);白族(集圣历);回族、维吾尔族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伊斯兰教历:旧称回历、希吉拉历);傈僳族、鄂伦春族、普米族(自然历);彝族(彝历即太阳历)。

37、什么是布依八音坐唱

答: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所谓布依八音,是指流传于安顺关岭、镇宁至黔西南贞丰等一带的传统说唱曲艺。布依八音又叫“八音坐唱”,演出队伍8至14人不等,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千百年来,它一直在南盘江流域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着。被誉为天籁之音,声音的活化石。据传,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元明以后,由于布依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8、什么是苗族板凳舞

答:黔西南苗族板凳舞是在中部方言区苗族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以板凳为道具,击节而歌,表达欢快和喜悦的心情。板凳舞源于生活,相传为秋收时节,寨邻换工撕包谷,在晒场上的即兴而舞,后推广到所有的节日、喜庆场合,用以表达祝贺、庆贺。表演地点、人数不限,板凳舞节奏鲜明、热情奔放,具有极高的舞蹈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研究价值。已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9、什么是“阿妹戚托”

答:“阿妹戚托”系彝族一支群体的原生态舞蹈名称,汉语意译为“姑娘出嫁舞”,源于贵州省晴隆县三宝彝族乡。三宝彝族乡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境南部,历史上一直属于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故因自然环境处于较封闭的状态,才使其民族优秀传统艺术形式较完整保留下来。1956年,“阿妹戚托”在参加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艺术会演并荣获优胜奖后,曾晋京在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此后,由于生产、生活、经济贫困等因素制约,致使“阿妹戚托”渐之匿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地方经济逐步发展的条件下,“阿妹戚托”才又被逐步发扬光大,被誉为东方的踢踏舞。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0、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2)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3)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4)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4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

答: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

42、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43、党章对党在民族工作方面上的任务是怎样规定的

答: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44、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坚持民族平等和维护民族团结;(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45、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3)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5)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8)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9)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10)民族识别政策;(11)少数民族婚姻与人口政策。

THE END
1.宪法思政形堂——大国之治我说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法条: 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https://law.imu.edu.cn/info/1060/3350.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建园地第一百一十五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 第一百一十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https://www.bch.com.cn/Html/News/Articles/19755.html
3.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哪一年律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七十四条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https://www.64365.com/tuwen/oclnf/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哪一年颁布的,同年10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哪一年颁布的,同年10月1日起实施,从法律上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 1983年5月 B. 1984年5月 C. 1985年5月 D. 1986年5月 题目标签:自治法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https://www.shuashuati.com/ti/fd6913fd53ea4e028d10168edfa40af2.html
5.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知识应知应会(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是什么?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 42 我国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的时间? 1954年。 43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DEwMTg3Mw==&mid=2247675698&idx=6&sn=4fc65d8f3a7c6ce5c988c8a24acb5a29&chksm=96b779092b6eb66eb5b24e083f421f5323956cfc8ed50f489d09cb36fdf855c2a2f5456e3116&scene=27
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手册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哪年? 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施行。 12.什么叫民族聚居区? 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叫民族聚居区。如西藏、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云南、贵州、青海等省区,都是我国比较大的民族聚居区。 https://www.imast.org.cn/c/2024-05-07/29149.shtml
7.《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A1952年B1954年C1982年D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 A 1952年 B 1954年 C 1982年 D 1984年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18440144.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A.1954年B.1964年解析 D 198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法制化建设新阶段。故选:D。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重点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的时间。注意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的相关知识。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09726419684396999&fr=search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A1952年B1982年C1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 ( ) A 1952年 B 1982年 C 1 984年 D 2001年 --- 正确答案 C --- 暂无解析https://m.guangzhou.huatu.com/tiku/3755081.html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律师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84年5月31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https://www.110ask.com/tuwen/10738041302466812038.html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100题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从哪年开始实施? 1984年10月1日。 14.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http://qqhrtc.com/info/1090/9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