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自治”,缺不了“共治”加持新华日报

“飞线”充电、养犬纠纷、停车难、噪声扰民、“住改商”……许多小区的居民遭遇过这些烦心事。这些事儿看上去不大,但依照法律法规,如要解决往往需多个部门联手执法,而这样的执法往往很难出现在小区里。

今年4月—7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执法检查,“综合执法难进小区”被频频提及,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小区管理存在“九龙治水”现象

比如楼道杂物需要消防部门配合物业企业进小区清理,管理小区养犬是公安机关法定职责,防止噪声扰民是环保部门的职责范围,“住改商”则跟市场监管部门有关……小区一些问题的执法责任看上去清晰,但实际运行中并非如此。承担南京千秋情缘小区物管工作的苏宁物业公司总经理倪培玲坦言,像电动自行车上楼,仅靠消防部门解决不了,需要综合执法、共同发力。

“老百姓生活里许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法律界定比较麻烦,执法部门介入后也只能批评教育。这就造成小区违规现象出现后,执法部门参与度很低。”千秋情缘小区业主钱燕(化名)表示,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矛盾一再发生,一些居民觉得“他家不管,怎么就管我们家”而心生不满。南京五台花园小区业主丁女士也注意到执法部门的困境:“物业管理更像是民事法律关系,矛盾比较琐碎。行政机关想有所作为也比较难,介入得太深可能无法厘清,不介入又有不作为之嫌。”

针对上述执法难点和焦点,我省多地探索综合执法进小区。比如,宿迁市先后开展了居民小区执法治理服务“双十提升”行动、综合执法进小区、“党建引领+物业赋能+综合执法”小区治理新模式试点等,以推动执法重心下移。

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认为,目前全省综合执法进小区工作进展还不平衡。南京市秦淮区副区长顾安国也坦言,综合执法进小区成效还不明显,小区综合治理需加强。小区管理涉及消防、建设、规划、民政、城管、公安、市场管理、价格、人防、环保等部门,尽管省条例明确了执法联动目标、各方职责,但在具体执行中,部门之间有观望现象,部门联动执法进小区工作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使得小区内存在一些社会管理盲区,“九龙治水,而水不治”现象较突出。

物管企业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

小区物管工作离不开各级行政部门的支持,正如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所言,“物业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行政机关以及社区、村(居)等基层组织履职水平、效率的投射。”但在实际工作中,小区物管企业往往被“顶在前面”。

比如,针对小区停车难、经营网点扰民、占用消防通道、违法建设等执法难点,我省多地开展了综合执法进小区探索。其中,在清晰界定部门职责分工和管理边界的基础上,注重发挥物业熟悉情况、熟悉居民的优势,调动其参与执法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推动执法工作顺利开展,但这往往加重了物业企业负担。

执法检查组在徐州召开的座谈会上,不少物业企业代表反映,基层一些职能部门把维护小区消防安全等行政职能“让渡”给物业企业履行,且强行要求其承担相应关联责任,这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一来物业企业不是执法部门,无力履行职责;二是物业公司分担了这类工作后,造成物业合同服务能力分流,影响服务质量;三是开展这类工作时和业主容易产生冲突,经常性地造成物业和业主的矛盾甚至形成对立面,为小区稳定埋下隐患。

倪培玲对执法检查组说,物业企业理论上只负责维修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实际上要承担远超此范畴的众多工作。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齐修社区书记张福兰说,拿居民推电动自行车上楼这个问题来说,物业需要劝阻,但没有处罚权,往往治标不治本,“你今天讲,有的居民明天照旧。”

据统计,疫情防控期间,全省物业行业每天约有30万名员工工作在2万多个住宅小区防疫一线,对约10亿平方米的区域开展防疫工作。“疫情防控常态化,物业企业要付出额外的精力和人工成本,增加了不少负担。要么业主消化掉,要么政府购买服务,否则物业公司其他地方服务标准将有所降低。”王兴宏说。

应以业主自治为主政府管理为辅

综合执法进小区,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其实,问题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业主、业委会、有关部门等都应进一步明确各自的权、责、利。

首先是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崔永国向执法检查组建议,推动综合执法进小区,要进一步明确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在居民小区管理中的法定职责,“建议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对省条例进行细化,便于基层厘清责任、开展工作。”社区的责任也需进一步明确。顾安国提出,近几年各级都对物业管理、业主自治提出要求,但日常工作中社区这一层面管理机构、管理职能、管理制度还需尽快完善,从而规范社区有序指导业主自我管理。

业主“自治”离不开各方配合

在“业主自治为主、政府管理为辅”大框架下,如何管好小区?

业委会与街道充分沟通后,与各关联方签订施工备忘录,明晰各方职责,一一约定注意事项,同时采用施工方预缴10万元施工质量保证金给街道、在工程结束验收合格后再返还的方法,以确保施工质量、加快进度。搭工程“顺风车”,小区系统整理了地下管网工程影像资料,物业将工程所有资料登记入档,方便未来管理维护,同时彻底解决了小区地面沉降等问题,还完成了门楼重建、地下车库入口雨棚翻新等多项工程。

小区停车一直是个“老大难”,车辆占用消防通道的问题尤为严重。物业拿出4个公共停车位,解决车辆临停问题,这意味着每月要让出4000元左右的停车管理收益;另外,在双塘街道五福街社区牵线帮助之下,经与小区对面的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沟通,实现园区25个车位共享,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区停车难的问题。

如今桃园人家小区是五福街社区、双塘街道的“明星”小区,居民支持度高、工作好开展。“去年街道要在小区设置心肺复苏AED设备安装使用示范点,但设备经费需自筹。我们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小区开展募捐,没想到,早上9点多发通知,当天晚上钱就筹齐了。”章军感慨道,小区业主的“自治”,离不开各方配合的“共治”。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THE END
1.实行自治管理的小区业委会能收取物业费吗?业委会是经小区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的全体业主实施自治性管理的组织,具有自行管理物业的权利。如业委会在当地政府进行备案登记,符合业主的整体意愿与利益,行使了自行管理物业的权利,业委会与业主就形成了物业服务法律关系,应当按照物业管理职责,履行相应的物业管理义务,同时也有权向业主收取物业管理费等费用。实行业委会自http://yzyz.jsjc.gov.cn/zt/zxydf/202412/t20241206_1682468.shtml
2.业主委员会对小区进行自治可以吗?法律常识一、业主委员会对小区进行自治可以吗? 业主委员会对小区进行自治是可以的,因为业主委员会就是为了管理小区而设立的,其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一个民间组织,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可以对小区的物业进行自治。 https://www.lawpa.cn/changshi/713990.html
3.每日一“典”丨业主可设立业主大会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图解民法典,带您了解民法典的亮点法条。 关于民法典,你了解多少?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8444
4.业主自治的四个条件,有没有法律依据法律分析 业主自治的条件有以下四个:1.小区规模要小小的小区自然住的人比较少,规模也比较小,所以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比如大的小区住的人太多,那么因人力有限无法做到管理到位,所以要想自治也比较困难。其次人太多,意见也多,直接阻碍了管理。2.有想法的物业经理或是业委会因为业主自治管理的对象是人,不同的人对https://v.66law.cn/wenda/1630463.aspx
5.新形势下城市更新的法律依据及模式新疆元正盛业律师事务所新形势下城市更新的法律依据及模式 我国城镇化进程已经进行30余年,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原有城镇住宅、基础设施难以适应当下生活、生产需要等问题愈发突出,城市更新成为常态工作。国家层面多次出台城市更新政策文件,本文通过梳理、分析、研究城市更新的内容及更新模式,为政府及相关主体实施http://yzsylaw.com/articles/show/699
6.论住宅小区业主自治法律制度之完善论住宅小区业主自治法律制度之完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业主自治,善治,自住房作为商品投放市场后,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为法理依据的业主自治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住宅小区治理的核心和主题。住宅小区内部业https://wap.cnki.net/lunwen-1021687323.html
7.论居民委员会自治管理权的界限(1)居委会对内行使自治管理权时,应当受到以下几方面的限制。 1.行使权力要有法律依据。在事例2中,召开居委会扩大会议缺乏法定依据。从理论上说,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居民事务,这本是好事,不需要宪法法律的特别授权。但是,本事例中的会议是在出现纠纷的情况下召开的,该会议直接关涉到居民多数或少数的重大利益,召开扩大会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qitalw/2010091064225.html
8.小区如何自治?业委会是否有必要成立?五问社区基层管理对话律师目前有哪些法律法规可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是社区基层管理的法律依据,同时,可以参考先进地区良好的社区基层管理经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发挥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物业服务人的动力和潜力,并确保街道(社区)履职到位且监督到位,因此,需要放宽指定规章制度的权限,放权各地可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eid=YErT%2BYzrlHQ=
9.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2024全文:今日转载于政府网(gov)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及物业管理各方的合法权益,改善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物业服务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http://www.bjsheng.cn/flfg-gov/19649.html
10.论商住混合小区中“少数派”商业业主权益的保护——以业主大会根据前文分析,《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立法存在不周全之处,未考虑商住混合小区中住宅、商业自治情形的不同,从而致使系争纠纷的普遍发生,更造成了商业业主想维权但无法可依的困境。我国并非判例法国家,亦无衡平法制度,面对成文法的不周全,修改成文法或是有效推动物业管理法律制度的治本之策。笔者大胆设想,https://www.grandwaylaw.com/guofengshijiao/2336.html
11.小区自治需要的什么条件?律师普法小区自治需要的什么条件?2021-04-22 1,903 普法内容业主自治,即在小区成立业委会,由业主所投票选举的业委会作为小区全体居民的代言人,并与物业公司达成共同管制小区的和谐构架关系,达到财务公开、管理公正,事无巨细都能时刻响应业主所拥有的权利。 业主委员会是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并经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在https://www.110ask.com/tuwen/16755616083884684748.html
12.小区业主自治自管(自行管理)方案word版标准条例.docx小区业主自治自管(自行管理)方案word版-标准条例.docx,XX 市 (小区)业主自行管理方案 (示范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 小区物业管理区域业主自行管理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XX 市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119/811011713300501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