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认定标准

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认定标准

导读:

《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5项规定,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为无效民事行为。1993年《经济合同法》第7条第1款第1项也规定,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无效。而《合同法》第52条第5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应确认无效。尽管在文字表述上,上述法律关于无效民事行为及合同的规定仅有几字之差,但是却反映了我国合同立法逐步完善、严密的发展历程。谓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强制性规范,或者说是法律规范中的强制性规范,是指无条件的、绝对必须遵守的规范,不允许当事人按照自行协议解决问题,只允许执行法律规定的条件。

一、必须是违反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才能导致合同无效

[page]

在对待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效力的态度上,即使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合同法解释》颁布以后,仍然有不同的认识。

第一种观点认为,不能完全排斥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的适用,虽然有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夹杂着各部门、各地方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或者部门保护主义的色彩,完全以此作为认定合同效力的依据,势必造成交易中禁令如林的局面。但是,绝大部分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都是依照宪法、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精神制定的,这些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和适用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和交易的稳定安全,实际上起着填补法律漏洞和盲区的作用,当然应当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全然不考虑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简单地认为违反这些规定的合同并不构成无效,有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的无序化和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作出强制性规定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并不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可以援引《合同法》第52条第4项的规定,以损害公共利益为由确认合同无效。

我们认为上述第三种观点在司法实践中更有其可取之处,可以按照该原则处理。

二、必须是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才能确认合同无效

《合同法》与以往的立法有所不同,将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才规定为无效合同,其目的是为了严格区分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的适用。所谓任意性规范,是指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排除其适用的规范,即任意性规范赋予了当事人一定的意思自治,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作出约定,对任意性规范由当事人通过约定加以排除是合法的,所以只有在违反强行性法规的情况下,才能导致合同无效。

强行法规又可以分为强制规定与禁止规定两种,强制规定指命令当事人应为一定行为之法律规定;禁止规定指命令当事人不得为一定行为之法律规定。禁止规定可以再分为取缔规定及效力规定,前者仅系取缔违反之行为,对违反者加以制裁,以禁遏其行为,并不否认其行为私法上的效力,禁止性规定与强制性规定是不一样的。强制性规定是法律和行政法规要求人们必须为某种行为,而禁止性规定则是法律和行政法规要求人们不得为某种行为。而我国现有的强行法律规定中,并没有严格区分强制性规定与禁止性规定,这是在司法实践中值得引起注意的。

三、必须是违反了强行性规定中的效力性规定才会导致合同无效

从实践来看,我国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了大量的强行性规范,但违反这些强行性规范是否都会导致合同无效?从这些强行性规范来看,有的只是规定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将会受到处罚,有的则明确规定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仅会受到处罚,还将导致合同无效。所以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范也是有区分的。其中一种是效力规范,即法律及行政法规明确规定违反了这些禁止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合同不成立的规范;或者是法律及行政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这些禁止性规范后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但是违反了这些禁止性规范后如果使合同继续有效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范。除了效力规范外,另一种强行性规范则是取缔性规范,即指法律及行政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此类规范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而且违反此类规范后如果使合同继续有效也并不损害国家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而只是损害当事人的利益的规范。只有违反了效力性的强行性规范的,合同才应确认无效。

四、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既包括内容的违法,也包括形式的违法

我国《合同法》对合同形式以不要式为原则,但是,在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作出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违反法定形式,也可能发生合同无效或者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后果。实质上此时对形式要件的规定已经转化为对合同有效要件的规定。

THE END
1.法律学习不要让生效裁判文书变成一纸空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TQwMTMyNg==&mid=2247560333&idx=2&sn=52a7864c31a1ffee573aa18bf0a6ebb4&chksm=e94cbf0cde3b361a39375e8833b4f2fff95d7aa0d95e3fe11722b76f8e909a04415c013dd3c3&scene=27
2.土地征用决定自动失效多久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总之,法律制度就是部门法律制度。部门法又称法务部,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制定的类似规范的总称。法律体系是指根据法律在结构、形式、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外在特征以及法律实践的特点、法律意识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对法律进行的基本划分。 关于您提出的“征地决定自动失效多长时间”的问题,我们已经整理好了。征地https://wap.lawpa.cn/changshi/1000436.html
3.签了竞业协议不给钱自动失效吗竞业协议并不会因公司未按时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自动失效。根据中国法律,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7条和第8条的规定,一旦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竞业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并未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仍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同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http://elaw365.cn/nd.jsp?id=110
4.签订了劳动合同单位倒闭,合同自动失效吗对于劳动人民发生的劳动行为,我国规定是需要进行劳动合同的签署,以法律的介入对劳动者的利益进行保护的,那么,只要我们签订合同的单位倒闭,合同就没有效力了吗?接下来就是华律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签订了劳动合同单位倒闭,合同自动失效吗的相关资料,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https://www.66law.cn/laws/456877.aspx
5.合同自动失效是什么意思?律师普法合同自动失效的意思是已经生效或者履行的合同,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合同自动失效后,其权利义务终止,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约束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https://www.110ask.com/tuwen/3183551420409929570.html
6.失效的法律的解释和发音「法语助手」法汉规定的法律责任;界定适用国际协定的案件;规定该法开始生效的日期,以及一俟新法生效即失效的法律清单。 声明:以上例句、词性分类均由互联网资源自动生成,部分未经过人工审核,其表达内容亦不代表本软件的观点;若发现问题,欢迎向我指正。 显示所有包含 失效的法律 的法语例句 http://www.esdict.cn/mdicts/fr/%E5%A4%B1%E6%95%88%E7%9A%84%E6%B3%95%E5%BE%8B
7.如何有效避免司法解释与法律规定不一致?最高检回应如何避免出现司法解释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万春介绍,《规定》明确,法律制定、修改、废止后,相关司法解释与现行法律规定相矛盾的内容自动失效,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相关司法解释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5131121123835.html
8.代理记账合同(一)甲乙双方如有以下行为之一者,本合同自动失效:___ 1.甲方未按本合同规定足额支付代理费用或逾期不支付代理费。 2.乙方因未按本协议履行甲方委托的代理事项,或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等原因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乙方收取的代理费用应当全额退回并赔偿甲方损失。 3.甲方双方任何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30312181139_2525427.html
9.2024年7月即将生效和失效的法律法规及6月公报案例“两高”典型案例北大本月看点:新修订公司法明确注册资本5年实缴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自动续费前应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最高法发布涉垄断民事案件最新司法解释 明确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贷款管理“三个办法”公布 个人消费贷款期限不得超过五年,国家安全部公布执法办案程序规定 护航国家安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1075%20&year=2024&data=2024/7/3%208: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