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法院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2023年,全市法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真抓实干、能动履职,推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新成效。”1月18日上午,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惠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朱可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据统计,2023年,我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33651件,审结124373件,法官人均结案436.4件,位列全省第二,并高质量完成“一降两升三优化”目标任务。
树牢能动理念
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大局
去年,惠州法院出台优化“三个环境”意见,推出“产业专班定向服务”“精准保障在惠企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等6项措施,成立9个产业专班、园区专班,以靶向司法服务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坚持能动司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妥善化解合同履行、商铺租赁、物流运输等涉企纠纷53282件,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全市法院还大力服务绿美生态建设。创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机制,推进环境资源审判集中管辖和“三合一”归口审理,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17件,致力守护我市绿色发展。同时,与东江流域沿江法院签订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加强司法协助、审执一体联动,形成“共护东江源”司法保护新格局,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过去一年,惠州法院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惩各类刑事犯罪,审结一审刑事案件6279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犁庭2023”“打击涉网络黑恶犯罪”专项行动,持续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坚持人民至上
以司法担当践行为民初心
过去一年,全市法院还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健全“厅网线巡”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调整诉讼服务大厅功能区域布局,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全面优化升级;推广“周末法庭”便民诉讼服务,推行执行局局长“微接访”,实施“心调+”工作法,从源头上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全年诉前调解案件69933件,同比增长20.19%,成功调解38286件,调解成功率54.74%。
突出政治建设
以从严治院锻造法院铁军
过去一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33651件,审结124373件,在收案量下降3.49%的同时,实现结案量再创历史新高,法官人均结案436.4件,位列全省第二。其中,惠州中院受理各类案件19272件,审结16771件。全市法院二审服判息诉率、执行标的到位率、执行完毕率等9项核心指标进入全省前列,高质量完成“一降两升三优化”目标任务。
2023年,全市法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着力打造“青苗工程”“诉源治理”“智慧破产”“鹅城少审”党建工作品牌矩阵,全面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青苗工程”品牌获得省法院和市委的充分肯定。此外,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打造一批省级优秀“四强五好”党支部,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健全完善干警履职保障机制,让干警秉公办案、依法履职、安心工作,营造积极奋进、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