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安市司法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各项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2023年重点工作成效
二是推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提升。出台《西安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突破提升工作方案》《司法行政机关助力营商环境突破年若干措施》,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聚焦法治护航产业强市、科技创新、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等,创新推出以高质量立法服务区域发展等务实措施28条,4次组织开展涉黄河保护法、不合理罚款事项、涉企政府规章和涉及营商环境内容的政府规章专项审查和清理工作。制定《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两行动、两措施”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信访问题化解专项行动,推出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等措施20条。编印《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指引》《公司治理法律实务指引》《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与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专家库。组织市仲裁办搭建“仲企合作平台”,成立全国首家硬科技仲裁院以及文化产业仲裁院、商会仲裁服务中心和韩城旅游仲裁调解中心,在全省首创驻雁塔区政务服务中心仲裁庭,清理涉企仲裁积案362起。为全市537个重点项目“一对一”配备法律顾问,扎实开展“律师进企业”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积极服务“保交楼”、“办证难”等全市重点工作。
三是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现新提升。制定《西安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5年)》,出台《公证和法律援助利企便民服务举措》《公共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二十条措施》,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服务年活动,圆满完成省直156家律所接收工作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组织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及村(社区)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超过8万件次,开展普法迎春、乡村振兴、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教育安全周和民法典“九进”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500余场次,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2825人,推荐18个村(社区)参加省级第三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和(社区)评选,特别是率先全省打造“法治西安直播间”,开辟云端普法新路径,累计开播79期,各区县司法局纷纷效仿,形成“全市联动、多点开花”良好态势,深受群众欢迎,被司法部、陕西政法、陕西司法、西安发布和法治日报等中省市媒体宣传报道,“法治西安直播间”也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西安市群众最喜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
五是推动基层基础工作实现新提升。全面规范区县“一站式”中心调解室,建成区县“智慧矫正中心”6个,建立社区矫正教育基地35个、公益活动基地90个、就业基地33个,并在全市重点打造太华路司法所、大雁塔司法所等一批“六好司法所”样板,推动“六好司法所”全部创建达标,省司法厅在我市召开全省新时代“六好司法所”创建活动总结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我市司法所建设经验被省司法厅在全省推广。聚焦市域高效能治理,组织、引领探索打造“萤火微光、法治联盟”“社区矫正+乡约”等一批基层治理新模式,率先全省开辟“调解+司法确认”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新路径得到司法部肯定。圆满完成中国—中亚峰会维稳安保任务,今年以来累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超过2.9万件,调处重大复杂敏感行政争议案件239件,律师重点人以及在帮教期内的刑满释放人员、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始终处于教育管控当中。
二、存在的问题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坚决守住“三条底线”,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坚决守住政治底线。二是突出抓好重大活动、重要时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管住管好社区矫正对象和律师重点人,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坚决守住安保维稳工作底线。三是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司法行政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监督管理,巩固和发展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新常态,坚决守住廉政底线。
二是以推动我市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目标,一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对上协调、沟通、汇报,扎实推动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新指标任务落实,争取高标准完成创建任务。二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务实加强依法行政制度机制建设,加大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力度,深入推进“小切口”立法,不断推动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充分发挥、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三是加强行政复议应诉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行政败诉案件有效减少,2024年底前力争实现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案件比达到2:1。
三是以法治服务保障西安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一是充分发挥秦创原法律服务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作用,为高起点建设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专项法律服务。二是常态化开展企业公益“法治体检”,做实做好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法律服务保障工作。三是深入开展涉营商环境和秦生态环境保护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广泛推行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重点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四是深入实施“八五”普法,不断加强社会分层分类普法,扎实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持续提升全体市民群众法治素养。
四是以强化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为抓手,一是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工作“规范提升年”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年活动,全面提升司法所、区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智慧矫正中心等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机构建设水平。二是充分发挥中国—上合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西安中心等“三个中心”平台作用,配合国际港务区制定《“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发展规划》,持续做好法律服务机构引入和涉外法律服务有关会议、论坛、培训等工作,推动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推进示范区高质量务实建设。三是制定实施《西安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培育和打造一批能够引领行业发展、具有区域竞争优势、专业特色明显的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律师所,推进西安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快推进西安仲裁体制改革,加强研究和请示汇报,不断完善《西安仲裁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按程序报批,扎实推进,力争高标准完成改革任务,激发西安仲裁活力,进一步提高仲裁工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