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包括政策法规、社会保险、就业促进、人才发展、职业能力、劳动关系、人事管理、工资福利、劳动监察和保障服务等,是关乎城乡居民、农民工、各种劳动力、各类人才的民生冷暖事,影响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关系稳定面。近几年,法治思想正在引领人社工作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法治人社”工作做到了切实保障民生、及时疏解难点。尤其面对疫情带来的用工管理新情况、新问题,更需要发挥法治作用和思想工作合力,巧解善治、补齐短板,真正使工会的民主程序、人事的专业能力和政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合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法治人社”工程保民生“和衷共济”内涵领精神
根据《报告》,我省“法治人社”2021年取得明显工作成效,包括:持续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改进公共服务。积极发挥立法和制度的引领作用,围绕保障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法规制度建设。严格执法程序,强化执法指导,规范执法行为,着力提升执法能力水平;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加强调解仲裁各方联动,充分利用全省统一规范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服务网络平台,整合形成调解工作合力。联合省总工会、省企联和省工商联共同印发《打造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实施方案》,指导各市积极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坚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着力实现法治人社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大力提升法治人社建设数字化水平。
“三个一遍”机制助和谐“思想治理”能力促同行
人事、思政和工会工作包含多项工作职责,涉及干部选配、教育培训、记者证申请、职称申报、事业管理、企业管理、工会福利和党建工作等七大类40多项,政治性和政策性较强、业务周期和履行程序较多。面对事业单位遗留的行政化、模式化和企业待遇落差矛盾化等劳动用工现状,既要立足媒体转型和融合事业发展需要,又要深刻认识当今社会中劳动关系的平等性、多元性和灵活性,大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合法合理解决劳动用工遗留问题,拓展资源满足新时代媒体发展的干部职工权益保障,构建劳动关系的和谐新发展。对此,可采用“三个一遍”工作机制,在日常多条口的工作中,统筹协调、资源分配,以摸底访谈、学习轮训、纠正规范为工作重点,缓解单位内部的劳动争议与关系矛盾,加强对干部职工“思想治理”能力,力促“和谐同行”用工环境。
细致摸排,访谈一遍。用人单位通过对历年人事、工会和政工工作资料整理,定时限、定责任,按照干部职工的历史身份、现有用工和绩效状况、政策范围,按高、中、低风险和用人价值划分,运用信息化工具、地毯式清查职工人数、聘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等基本情况,确保对单位内各类用工劳动关系全部摸排一遍,必要时展开访谈。
强化学习,轮训一遍。可针对历史、现状和未来劳资矛盾,专门印刷法规政策学习手册,在前期摸排访谈的基础上,加强制定宣传学习政策;周密计划单位用工管理和进人退出计划;建立意见诉求互动机制,主动与争议者联系,定时推送法治宣传;每年定期召开劳动关系风险排查会,掌握职工思想,做到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解决。
职工是用人单位之水,职场上90后、00后陆续登场、展示风采,如何创新工作机制、有效管理好劳动关系、润物细无声做好思想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在涉及职工关心的和谐问题上,做好充分的沟通和诚恳的反馈,这就要求单位对劳动用工管理更加规范、职工权益健康保障更加切实、人文关怀更加贴心到位。用人单位提倡的和谐劳动关系管理应该是灵活的、规范的、有情的;聚焦的思政工作应该是长效的、互动的、有理的,干部职工要依法依规、同心协力地做好事业。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