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与健康教育的提案》(第315号)交我们办理,综合省公安厅、省司法厅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省教育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为重点,充分结合青少年特点,主动加强各部门配合,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
一、关于“提高青少年法治与健康教育的地位”的建议
省教育厅从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充分认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的重大意义,全面履行普法宣传职能,高位谋划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根据2021年9月28日省委、省政府转发的《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和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制定并印发《云南省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把青少年群体列为我省普法工作的重点对象,提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进一步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教材函〔2021〕3号)文件要求,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和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工作。
二、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与健康教育组织工作”的建议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成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门工作机构,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系统推进各地各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教育督导评估等重要范围,依法履职能力作为干部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
三、关于“完善青少年法治与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制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高全省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省教育厅联合省司法厅、省普法办印发《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关于贯彻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意见》(云教政〔2017〕4号),要求严格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确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总体目标和各阶段目标、总体内容和各学段具体教学内容,分阶段分学段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做好师资配备、教材选用、教学安排等工作。同时为确保《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贯彻实施,要求各地各校加强组织与制度保障、师资队伍保障、评价机制保障、教育教学资源保障和经费保障。配合有关部门起草《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修订草案)》和《云南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全面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自2016年秋季学期起,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每周2-3个课时,做到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教育部要求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统一使用国家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强化法治教育内容。指导各地做好《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征订、采购、配发工作,确保《道德与法治》教材作为免费教科书在新学期开学“课前到书、人手一册”。2019年,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道德与法治》分值从10分提高到40分,自2020年9月入学的初中生开始实施,以考试分值提高促使学校和师生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
四、关于“注重青少年法治与健康人才队伍培养”的建议
(一)加强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长期以来,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规定》,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截至目前,全省12782所中小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聘请法治副校长11320人(存在一人到多校任法治副校长的情况)。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选派4.5万余名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深入学校开展反欺凌、反暴力、反拐卖、反性侵、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法治安全宣传教育以及应急演练活动,配合开展对严重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矫治。全省1832名检察官法治副校长深入956个乡镇3024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法治宣讲3853场次;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演讲、课本剧比赛、参观法治教育基地等“沉浸式”法治教育实践活动641场次,受教育师生及群众170余万人。
(二)加强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自《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以来,省教育厅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如2019年3月,开展2019年春季《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网络视频培训,组织《道德与法治》课所有在岗教师收看人教社培训课程;6月,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省级培训,培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及骨干教师232人;8月,组织参加人教社举办的统编《道德与法治》四至六年级教材网络培训会,培训教师530人。2020年,组织开展统编三科教材西部巡讲活动线上学习培训,完成“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统编三科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20)”中小学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项目。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了400名不超过35周岁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初中道德与法治青年骨干教师,开展为期42天的集中培训,旨在掌握“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技能。在云南省国培项目中专门设置中小学教师法治教育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培训对象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和法治教育骨干教师2万人,线上培训18学时。目前,教育部正在探索设立“法学+教育学”双学士人才培养项目,加强法治教师师资培养。
五、关于“动员青少年法治与健康社会力量参与”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作用。整合资源,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成为集实践性、参与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校外法治教育场所。全省129个县(市、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实现全覆盖,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方式多元化提供平台。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14个基地共开展以校园安全教育、禁毒防艾教育、控辍保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为主题的宣传300余场次,接受参观教育人数已超过100万人次。通过现场实践教育、案例警示教育等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开设“以案释法”栏目。省普法办与省广播电视台、云南报业集团等合作开设“以案释法”栏目,通过在重要版面开设专题专栏、集中展示针对青少年的优秀普法作品,转载“以案释法”案例等方式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截至目前,“以案释法”栏目电视节目中涉及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的共有23期,其中《“云南普法.专家访谈”之〈家庭教育促进法〉》观看量超过60万人次。
(七)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内容,推动宪法学习制度化常态化。依托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开展“宪法卫士”行动计划,形成青少年学生争做“宪法卫士”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组织各地各校开展青少年学生宪法法治知识竞赛、“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我与宪法”微视频征集活动、“宪法卫士”行动计划等。2023年,全省“宪法小卫士”参与人数超过370万。连续七年组织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云南代表队在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中,取得宪法素养竞赛团体全国季军和宪法主题演讲比赛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每年“12·4”国家宪法日,设立云南分会场,与全国主会场同步开展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
六、关于“营造青少年法治与健康社会人文环境”的建议
加强同宣传、公安、检察、司法、政法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组织开展深入学校、深入社区、深入青少年的网络普法活动。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中设置相应版块,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和网络安全教育。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举办系列校园安全专题培训班,专题培训涵盖防欺凌、反暴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内容。
七、下步工作打算
(三)全力补齐校园普法工作短板。建立健全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发挥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作用,开展“‘八五’普法讲师团公益普法行·校园行”活动,组织省级“八五”普法讲师团65名讲师以及各级普法讲师团每年深入学校开展法治宣讲活动不少于2场次。及时开展《家庭教育法》的学习宣传,提升家长的法治素养水平,鼓励家长参与法治教育,推动构建齐抓共管的青少年普法格局。
感谢您对教育系统普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以上答复如有不满意之处,请与省教育厅联系。
主办单位: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维护运行:云南省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