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12334”普法路径探索与实践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转化为精准普法的生动实践,扎实走好“全民普法”的群众路线。云南电网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电网”)持续优化普法方式,探索从“单向式灌输型”普法向“互动式服务型”普法转变,提升干部员工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对法治精神的认同度、对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推动以内部普法为主向内外并重的普法新模式转变,释放法治文化的“溢出”效应。

二、工作举措

(一)拓宽渠道,打造一个全媒体普法平台

契合数字化转型,构筑“互联网+普法”的立体交互式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使互联网变成普法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

2.依托智慧普法,升级学法模式。全面整合公司法治产品资源,搭建具备人机交互功能的法治知识库。用“省级搭台,共同参与”模式,鼓励下属单位讲述自己的法治故事。

3.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注重短视频在普法中的运用,创作法治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等新媒体普法作品70多部,多渠道输出推广。

(二)细分对象,抓好两头关键性普法受众

推动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在企业落地,通过抓好领导干部、普通员工两类关键人群,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

1.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推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每年至少开展两次理论中心组学法,开展领导干部专题法治培训,增强领导干部带头守法、依法办事意识和能力。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六个一”实践,将带头学法、抓好法治宣传教育、依法决策、风险防范等融入日常业务,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作决策、谋经营、强管理能力。

2.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开展精准全员普法。开展普法问卷调查,摸清全员学法、用法需求。基于问卷调查,找准“痛点”,打造适应外部法制变化、服务内部学法需求的普法产品。“八五”普法以来,累计举办法律培训100余次、组织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90次,形成普法小册子、课件、视频等普法产品154个,实现全员普法100%覆盖。推动“以案促管、以管创效”,释放典型案件价值。整理安全生产、市场营销、工程采购、劳动用工、员工犯罪5类典型案例58个,形成以案释法小册子,解读源于工作、来自生活的法律知识。

楚雄双柏供电局开展“我与法治同心”法治专题普法活动

(三)强化师资,建设三支专业化普法队伍

打造内部普法“零距离”模式的同时,邀请外部法学专家、法治工作者参与普法授课搭建内外互动、交流学习的桥梁。

1.按照法律专业簇群,建立不同分类法务人员片区服务机制。开展现场巡诊和“远程视频会诊”,分层分级分专业为各部门、基层单位和一线队所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普法宣传,让法律服务更加贴近“第一线”。

2.打造各专业领域普法骨干队伍。各业务领域打造普法队伍,遴选各专业普法骨干编制依法治安、依法停电、预防员工违法犯罪等标课,将专业的“法言法语”翻译转化为基层易懂的干货。

3.搭建法治交流桥梁,组建外部讲师团。组建包含学者、法官、公务员、律师等外部专业人士在内的外部讲师团,搭建内外互动、学习交流的桥梁。

(四)兼修内外,开创“三融合”普法格局

对内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普法力量向一线下沉,向家庭文化延伸,增强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外搭建能源法治平台,开创企业普法、行业普法与社会普法三融合的格局,打造能源行业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名片。

1.对内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同普法的机制。依托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宣贯学习党内法规、依法治企知识,增强全员依法合规意识。各级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形成风险行为和风险人群清单,做实员工心理辅导,切实预防员工违法犯罪。基层工会组织开展普法进家庭活动,让员工家庭成员作为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法治监督员”。团委重点从新员工入职教育抓起,把云南电网企业文化理念厚植员工心中,远离违法犯罪行为。

2.对外搭建凝聚共识引领行业法治的平台。与社会媒体联合开展普法宣传合作,在各级重要媒体开展“报、网、端、微、屏”立体式普法宣传。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服务在身边”活动,2022全年普法宣传、法律服务超过38万人次。不定期组织能源法治沙龙、地方电力立法回顾与前瞻学术论坛、能源普法进社区等特色活动,搭建政府、学者、智库专家、发电企业、大客户等法治交流平台,凝聚不同经济主体法治共识,释放法治文化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法治“朋友圈”。

三、实践成效

(一)全媒体,普法形式有趣

(二)多元化,普法内容有料

突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支部学习。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刑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宣传党内法规,在“一月一主题”普法、法律培训课程中,融入党内法规,构建“党建+法律”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持续开展预防员工违法犯罪普法,结合“云电法治周”等专题活动,把尊法守法求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重点做好内部规章制度宣贯培训,确保新制度宣贯率100%、制度测评覆盖率100%、新上岗人员制度测试率100%。

南方电网云南西双版纳景洪供电局送法进乡村

(三)深入一线,普法过程有温度

通过线下问答、远程会诊、实地调研等贴近员工的举措,让法治宣传在一线落实落地。开展线下法律会诊巡诊48次,解决基层反馈问题210个。远程视频连线31次,解决各基层单位提出问题65项,法律服务更加贴近安全生产、优质服务、依法维权“第一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服务在身边”活动,为员工的工作及生活法律困惑“现场把脉”,有效解决日常业务中常见法律问题。

(四)普治并举,普法实践有成效

治理完善优结构。“决策先问法,违法不决策”已成为云南电网文化的显著特征。通过公司章程、权责清单、议事规则厘清理职责权限,不断提高效益和效率,提高抗风险能力。

经营合规防风险。开展制度执行监督、行政处罚整治、历史合同清理“回头看”、合同履行管控、依法维权等专项行动。通过诉讼及非诉方式助力公司在“颗粒归仓”和“平安电网”行动中挽回大量经济损失。

规范管理提质量。编制“4纵25横”的制度图谱,明确各治理主体、各岗位权责。形成术语库、职责库、核心条款库等结构化成果,探索将制度的写法转化为系统的算法。将制度打造成公司法治建设的最优载体、全员提升法治素养的最好教材。

守法诚信树品牌。积极协同政府部门推进电力行政执法,构建和谐健康供用电秩序。开展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推动公司初步搭建信用管理框架。经过10年打磨,“云电法治周”作为南方电网公司首个原创法治品牌,成为拥有活动平台、logo、主题形象语、主题曲、周边文创等在内的立体品牌体系。

四、结语

法治教育工作练就的是软功夫,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云南电网公司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走好“全民普法”的群众路线,因应时代数字化转型浪潮,契合企业改革发展需要,充分运用融媒体,优化普法载体和方法,不断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下一步,将继续巩固互动式、服务式传播,向场景式传播转变,增强受众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使普法更接地气,更为群众喜闻乐见,努力将公司“八五”普法规划落地为“干得出彩”。

THE END
1.安顺创新模式赋能普法宣传法治日报通讯员 梁辉 “这样的普法宣传很接地气,在玩中学法,既有趣又有用。”近日,在贵州省安顺市举办的集中普法宣传活动上,设置的有奖竞答游戏吸引了很多群众参与。 近年来,安顺市司法局以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为抓手,积极创新普法宣传模式,通过实施“1234”工作法,即“坚持一个目标引领,打造两个宣传阵地,创新三种https://www.moj.gov.cn/pub/sfbgwapp/fzgzapp/ggfzfwapp/pfyyfzlapp/202412/t20241213_511135.html
2.普法画卷把法律交给人民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制定和实施五年普法规划是党领导全民普法的重要方式。自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实施八个五年普法规划,到2025年,“八五”普法规划将收官完成。从“一五”到“八五”,全社会法治观念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法治融屏编辑部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A3OTEyNg==&mid=2650224523&idx=1&sn=624486799c486a6e03699e7119c62f90&chksm=88a5cdb2bfd244a4d65cd243f78326c5bba709eb91943899d06e4e7dfb4a8d7a741c27b8f8c8&scene=27
3.《法治时代》杂志法治实践 | 网尽群众事 格外用心办 法治实践 | 检察机关助推“名山保护”的实践探析 问题探讨 | 论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 法治人物 更多>> 邢程轲:“00”后新警的蜕变成长之路 成都廖华夏:“专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女警官 湖州柔性援疆医生薛旻:怀揣真心 情暖柯坪 http://www.pfcx.cn/
4.枣庄法治网枣庄普法网(二)自主学习主要指通过“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公务员培训网、学习强国APP、学法用法云平台等参加线上学习或通过法治阅读的方式学习。 (三)法治实践指参加宪法宣誓、出庭应诉、旁听庭审、讲法治课、以案释法基层行、学法交流、法治调研、执法普法实践等。 http://www.zaozhuangfazhi.net/showNewsInfo?newsId=44963
5.弘扬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时政撷英理论频道调查表明,农民是欢迎法律人才进村的。普法教育也好,树立法律的权威也好,依法治理也好,都必须结合农村的实际。这个实际就是,农民总是最直观地感受到他们与法律的关系,只有通过实践,让他们感到依法办事带来的好处,法律才会在他们的心中扎根。所谓农村的依法治理,就是帮助农民投入到法治实践中来。https://www.workercn.cn/251/201412/01/141201110544494.shtml
6.大学生普法法制教育10篇(全文)1.3 突出法治实践,实现普法教育的服务化。普法实践证明,法制宣传教育仅仅靠说教、灌输来培育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是不够的,要让职工从法治活动体验中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精神。法制宣传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运用法律、参与社会法治实践。一次良好的法治实践本身就是最好的法制宣传教育,且效果远远胜过百次空洞的说教。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x2fz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