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案例以索要彩礼为目的的骗婚,构成诈骗罪

双方缔结婚姻本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行为人以结婚收取彩礼为由,虚构事实欺骗被害人,使被害人陷入错误将财产进行处分,行为人在获得财产后找各种理由推诿,该行为构成诈骗罪。

基本案情

裁判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彩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和被害人结婚为由,向被害人索要聘礼共计人民币70360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所犯罪名成立,应依法惩处。鉴于被告人黄彩梅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当庭自愿认罪,且有年幼婴儿需其抚养、照顾,其诈骗所得亦已全部退还被害人,未给被害人造成损失,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对被告人黄彩梅予以从轻处罚。依照刑法有关规定,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黄彩梅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

审判规则评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从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来看,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犯罪手段来看,行为人先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包括两种方式,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均能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本案中,行为人通过骗婚的手段,索要结婚彩礼礼金,使被害人信以为真并处分财产,行为人得到钱财后各种推诿拒不见面,可以得知,行为人并不是以结婚为目的,其真实意思是向被害人索要彩礼,即骗取礼金,以欺骗手段骗取被害人财产,对被害人的财产具有非法占有的意思,骗取财产的数额巨大,构成诈骗罪,应按照诈骗罪进行刑事处罚。

典型意义

这是一起以婚为媒诈骗他人财物的案例,这一类型的案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诈骗对象多为外地人,通过所谓“熟人”介绍进行诈骗,多是以虚构收取彩礼钱的少数民族地区婚嫁风俗为由向男方骗取数额较大的礼金,诈骗成功后立即消失或者断绝联系。本案中,被告人黄彩梅以和被害人结婚为由,向两名被害人索要聘礼共计人民币70360元,数额巨大,导致被骗者人财两空,经济陷入困难,心理受到极大伤害。但考虑到被告人黄彩梅案发后能够全部退还诈骗所得,且有年幼婴儿需其抚养、照顾,法院对其从轻处罚。

原标题:《【普法案例】以索要彩礼为目的的骗婚,构成诈骗罪》

THE END
1.荆州市大学生法律服务团:“法宝”送千家,情系你我他活动当天全体参加活动人员统一在指定时间在西校区集合,并且共同搭车去普法目的地。 (二)普法走访过程 1.到达目的地后按照原先分出的小组分别进入农户家中进行走访活动。各小组组长负责清点人数。 2.向民众发放我们自制的法律知识宣传手册,激发大家参与我们活动的积极性。 http://www.zgzyz.org.cn/content/2012-10/26/content_7217747.htm
2.法制宣传日活动方案15篇普法从少年做起 四、活动目的: 1、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2、学法、懂法、知法,做合格小公民。 五、活动准备: 1、装饰黑板。 2、电脑打开《代号12348》,准备观看。 六、活动过程设计: 一、主题班会导语: 同学们,我们的社会是法治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是遵守法纪的人,共同维护社会的秩序。青少年作为社会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211/6024021.html
3.青少年法制宣传方案(通用14篇)一、活动目的。: 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校普法、学法、守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二、教育内容: 此次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月的`主要宣传内容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交通法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3021586.html
4.什么是犯罪目的?律师普法普法内容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并且,这种态度是希望或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犯罪目的存在着以下特点:(1)选择性。即在一个犯罪动机之下会产生多个犯罪目的,如报复的动机会产生杀人、伤害、诬告、报复陷害等不同的目的。(2)暂时性。一旦达到行为人想要的结果,犯罪目的便https://www.110ask.com/tuwen/8550991561418527761.html
5.23.开展普法教育A.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B.是推进依法治国的23.开展普法教育 A.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B.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全品作业本答案 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答案 长江作业本同步练习册答案 同步导学案课时练答案 仁爱英语同步练习册答案 一课一练创新练习答案 时代新课程答案 新编基础训练答案 能力培养与测试http://www.1010jiajiao.com/paper_id_7790/%&Ovr2/timu_id_926965
6.2023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活动方案策划4.组织观看普法影视教材 组织学生观看DVD(专家讲座)光盘和普法教育动画片等普法影视教材。 5.开展普法教育宣传 利用现有的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渠道,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和普法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 6.组织开展专题读书活动 使用好《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小学高年https://m.zuowendang.com/fanwen/1680241118.html
7.《木星上行》其实是一部普法大片(木星上行)影评三月档期科幻大片《木星上行》正在热映,简直是一部好莱坞普法大片有木有!法律人小编是这样看《木星上行》的……该片涉及《继承法》、《婚姻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几大法律点,故事围绕宇宙女王死后,三个子女为地球继承产生的家庭矛盾展开的。宇宙女王在地球上的转世朱庇特的诞生,让这场遗产之争更加复杂,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432849/
8.中国司法改革与法制的展望四、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为目的,进一步开展普法教育 深入持续地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特别是干部的法治观念,对于推进依法治国是十分必要的。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只解决了有法可依问题,如果只有严密的法律而不能实现其内容,那么这种法律就等于是废纸一堆。实现法律的内容就是要把法律的具体规定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实际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175
9.普法宣传的重要性及意义普法宣传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二、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对于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https://www.lvshuolvda.com/flwd/740971.html
10.推动基层普法教育,培养百姓维权意识“对于基层普法并不是说百姓如何运用法条法规去解决纠纷,更重要的是让百姓心中有法,相信法律。”寨前镇白竹村的黄支书表示,让百姓去系统的了解法律并不科学,对于民间纠纷的处理,百姓更愿意通过私下调解去解决,而基层普法的目的则在于如何更好的将法律与调解结合起来,让法理和情理在民事纠纷的解决中处于一个平衡的状https://www.jianshu.com/p/ad699fa492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