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默:中国与法治

如果要说哪个政治概念最具普遍吸引力的话,它必然是法治。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哪个政府会拒绝法治理念,相反,绝大多数政府会将实现法治作为自己的宗旨。1992年,世界银行将法治正式宣告为实现一国经济成功发展的必要条件,将它同“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生产性投资”挂钩。(1)

现代西方一直将自己标榜为法治的发源地和永久捍卫者。但中国也在积极倡导法治理念。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而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法治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地位。(4)

那么法治究竟是什么?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能否实现法治?美国是否真的像许多人相信的那样,是法治的楷模呢?如果我们深入挖掘,会发现在当今的媒体报道与政治话语中,“法治”是一个被严重误读与曲解的概念。通过对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究,我们发现法治并不是自由主义社会的专利。事实上,在西方国家,概念上的误导与操作中的变形正在将法治推向危险的境地。而在中国这样的所谓“非自由主义”社会,法治反倒有潜力发挥出更多的优势。

自由女神像资料图

一、法治是自由主义社会的专利吗?

什么是法治?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世界上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的话,很可能会得到下列标准答案:首先,一个法治国家应当在宪法中保障个人权利,并制定民主选举的规则;其次,它的政治制度必须要做到分权,以制约政府权力,司法系统应当独立,从而能够在裁决中客观公正、不受政治力量干预,同时,司法还被赋予权力对立法机构进行合宪性审查;最后,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5)

这个定义会被用来进一步阐述法治对社会的益处:当规则被预先制定好,并且由独立的司法机构秉公执法时,权利与财产就不会被随意剥夺。这样,商业就可以正常运作,每个人都能够安居乐业。这对于经济发展乃至人类尊严似乎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这个叙事里,自由主义社会就是法治国家的代名词,而非自由主义社会则不是;凡是自由民主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法治社会的特征,而中国这样的非自由主义国家则没有。

按照这种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得中国共产党有着超越法律乃至宪法的独断权力;中国的司法机构不是独立的,因此无法做到中立;在党的政治督导之下,司法机关无法做到不受政治干预的司法公正,更无法对党的政治权力进行监督。在这种制度下,宪法中保障的个人权利都只不过是空头支票,商业无法正常运转,人民的生活难以为继,甚至连财产安全和人身自由都不能保证。

无论采用以上哪一种抽象标准,中国都似乎是法治精神的反面教材——或者是“人治”的典型(或者可以说是以“党治”为形式的人治)。正是由此,有人把中国的依法治国称作是“以法治国(rulebylaw)”。在他们的概念中,以法治国仅仅是党实现自己统治的便捷工具,这和法治(ruleoflaw)的理念是相悖的。

THE END
1.法治和法律一样吗法治和法律不一样,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 侧重不同:法律体系着重说明的是呈静态的法律本身的体系构成,而法治体系则除静态的法律规范之外,更着重说明的是呈动态的法治运转机制。 关系不同:从相互关系来讲,法治体系包容着法律体系,而法律体系则组合在法治体系之中。 内涵不同:法治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和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65e6f69fc3e711000528
2.法治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律师普法法律如果只是表现为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就只是法律本身。法律如果想往更深层次方向发展,就必须走法治的道路;2、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法治的表现形式是思想和实践的循环。法律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规范和社会关系。法治特别注重思想的酝酿和升华。二者的形态也不一样。法治的形态是运动式的,是开放式的,是一种谦虚的心态,https://www.110ask.com/tuwen/18376956243565360855.html
3.法治之治与法治之制/徐显明第一,法治之法的单面性与法治之制的立体性可能造成两者间的错位。法治之法的单面性指的是它只反映或体现法治某一方面的要求,即法治对规则的要求,但规则的具备对于法治可能有两种结果:其一是规则导致法治其它要素与之配套,表现为实有的法治;其二是规则未致法治其它要素与之配套,从而在法律与法治间出现错位。这种错位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424
4.法律论文: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之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是法治体系还没有形成,而且与真正意义上法治体系的形成还有非常大的距离。当我们作出这样的评断时,有两个基本概念是必须予以澄清的,也只有将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予以澄清,我国今后法治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得到很好解决。同样,这两个概念在我国公众甚至于法律人的眼里并不是十分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111109170151_187954.html
5.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法治下,行政部门的职责只是执行这些法律,且受该等法律拘束。所以,法制和法治最大的区别,并不在于法律法规文件有多全面,是否规范公民关系,而是在于行政、立法、司法这些政府权力是否也和公民一样,受到法律的约束。https://news.eol.cn/lzmzl/202211/t20221107_2254198.shtml
6.涉外法治人才与国内法治人才培养中的统筹问题实际上,无论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是贯彻执行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时代法治方针,以及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都需要培养和塑造一大批法治人才,特别是强化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1/t20240117_2111145706.html
7.构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法治队伍最新报道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尊严,始终把个人追求同祖国富强结合起来,把各民族繁荣发展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统一,在热爱祖国奉献祖国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在捍卫国家法治统一的司法实践中运用法律手段履行法定职责,坚决打击危害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的犯罪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民族的团结。https://www.dzwww.com/2014/yfzg/zxbd/201411/t20141104_11304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