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

强化司法鉴定机构管理,提升司法鉴定能力。

律师街头开展法律咨询服务。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推进律师行业党建工作。

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亦是新时代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着力点。司法行政工作的宗旨是司法为民,核心要义是公平公正,途径是便民、惠民、利民。“公共法律服务”,这个看似新鲜的字眼,却是我区司法行政工作今年以来的“全力制作”,也是对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宗旨的诠释。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央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真正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来,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自治区司法厅乘势而上,发挥公共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各项职能工作“拧成一股绳”稳步开展,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延伸至基层,助推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前进的步伐。站在群众的角度,科学合理地整合布局,力求做到真正方便于民;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智能化水平,做实做优公共法律服务,为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让群众共享法治建设成果;配优队伍、健全制度,切实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力求打响“宁夏制造”品牌。今年以来,自治区司法厅一系列“动作”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律师成为依法治国重要力量”“律师不再停留在列席政府会议、审查政府文件上,要到群众中去,替百姓解难,为政府分忧”“驻村(居)法律顾问不是‘做摆设’,既讲情又讲法,合村民的胃口,服村里的水土”“律师是法律的适用者、司法的参与者,有更多机会发现法律的不足之处”……这样的评价并不是“个例”。今年上半年,我区律师行业紧紧围绕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精神,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开端。在自治区司法厅的引领下,我区律师行业的发展也被打上了“新时代”标签,有了“新发展”的烙印。

近日,银川市律师调解中心内设宁人律师调解室调解员王京山律师,调解了一起借款纠纷,这是调解中心揭牌成立以来调解成功的第一起案件。据悉,在该案件中,牛某因资金周转困难,于2016年9月18日向周某借款20万元,借条约定2016年10月31日还款。借款到期后,经周某多次催要未果,无奈下将牛某诉至法院。在本次案件调解过程中,王京山作为兴庆区人民法院特邀人民调解员,利用多年的调解工作实践经验,结合原被告双方特点作出分析,采取“背对背”的交谈方式,寓情于理,分别向当事人双方讲清利弊,在平衡双方权益的基础上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最终,该案经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确认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原本一般借款纠纷案件至少需要三个月才有初步判决结果,此次从律师调解员接手案件到完成调解工作仅用了10天。这起纠纷的成功调解,得益于了银川市律师调解中心的调解员充分发挥律师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专业优势,既减少了诉讼程序中的对抗对立,又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合理、更低成本解决纠纷的专业意见,达到了化解矛盾,缓解诉讼压力的效果。

而这只是我区律师行业精准服务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的一个缩影。

律师公证,精准服务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深化律师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对完善律师制度、加强律师队伍建设、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等作出全面部署。如今,律师已经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司法鉴定因其专业性和权威性被誉为“证据之王”,对保证司法公正、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群众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公民通过司法鉴定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日益增多。

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司法鉴定,看似不关联的字眼,但却有着一个目标: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让更多受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一直以来,我区司法行政系统增强做好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特别是法律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司法行政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也正是这样的努力,让群众在“亲身经历”或者“亲耳所闻”时,接收到了蕴含在个案中的法律知识的“讯息”,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党建带队建,坚持律师行业政治引领

“法官和律师都是司法工作者,作为党员都应该时刻以党章的内容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论在何岗位,都应该始终保持拥党、护党、听党指挥的政治理念”,这番话源于近日,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党支部组织党员邀请基层联系点宁夏大远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到民一庭,共同开展题为“悟初心担当作为、转作风走在前列”的党建交流讨论活动。

这样的党建活动,在我区律师行业有很多。今年以来,我区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积极推进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助力律师行业发展走在前列。

强化管理职能,迎来律师行业新发展提升

强化律师管理职能,律师行业的律师法律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全区律师事务所观摩评查活动,做到评查有标准、模式有创新、活动有内容、考评有成效;举办律师事务所主任培训班,重点围绕律所战略发展、行政管理、文化建设、党建促所建、互联网科技等内容进行授课与研讨,并对律所观摩评查活动总结,提出律所发展的新要求新措施,进一步推动全区律师事务所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推进对律师事务所管理的常态化。

专业优势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延伸至最基层

公证工作改革落到实处,便民利民为群众服务

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证行业“放管服”改革工作,优化公证机构内部运行机制,规范和简化不同类型公证办理流程、所需材料;明确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开展延伸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持续开展网络预约、网上办证、对特殊群体上门办证的便民利民服务,把推进公证减证便民改革摆在突出首要位置。

司法鉴定,将法治精神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打证据就是打鉴定”,在人身损害、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案件中,司法鉴定结论是当事人证明自己主张的重要证据,也是法院认定案件事实、划分责任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着法院办案的质量与效率。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司法鉴定在保障公、检、法等国家机器行使公共权力的同时,已日益成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行使诉讼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长久以来,司法鉴定已充当着“实现司法公正提供有力保障”“更好地满足公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实时传播法治精神”的重要角色。

事实证明,这样的期待并不被“辜负”。今年以来,我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与人民法院“联手”建立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衔接机制,出台新的收费办法和收费标准,打造10家规模化、规范化司法鉴定机构示范点,开展行业规范整治活动……一项项掷地有声的举措,是推进法治社会理念的生动实践,是传播法治精神的生动写照。

优化拓展服务,让效果“实实在在”

今年上半年,我区在全区司法鉴定行业中部署开展规范整治活动,对司法鉴定机构执业资质进行集中年审年检。对全区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住所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核查。上半年,清理非法分支机构1个。通过核查,对自成立以来未开展过司法鉴定业务、鉴定人数、鉴定仪器设备未达到要求的23家鉴定机构,列入了下一步清理范围。同时,集中对全区所有司法鉴定人进行资格复核,对发现的69名资格不符、证件造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骗取登记的鉴定人予以撤销登记。通过对60岁以上司法鉴定人进行复核,要求全区60周岁以上司法鉴定人提供健康状况证明,对健康状况不能适应鉴定工作需要的鉴定人予以注销。

前行的脚步没有停歇。自治区司法厅对所有制定出台的有关司法鉴定登记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汇总,对我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进行调研,并向司法部提出当前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登记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并对两个“登记管理办法”提出修改意见。还对宁夏司法鉴定行业党建工作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摸清司法鉴定行业党员队伍、党组织建设等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加强行业党建工作提供支持,并且完成司法鉴定协会换届选举工作,实现了司法鉴定行业协会脱钩管理。

管理工作,警示教育“不能缺”,以陕西汉中汉辉法医司法鉴定所违法违规案件为警示,在全区鉴定机构中开展了警示教育,通过以案说法,切实提高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员执法执纪意识,使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始终把依法诚信执业摆在首要位置。

记者手记

司法鉴定意见作为诉讼中的重要证据,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当社会鉴定机构参与法律诉讼活动后,人们曾担心,司法鉴定人能否不为利益所动,给出科学真实、客观公正的鉴定意见?然而,从我区司法鉴定工作的“足印”中就可以看出端倪,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近年来,我区司法鉴定工作的“努力”早已有目共睹,提高服务质量的努力也从未间断。自治区司法厅统领大局,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确保鉴定程序依法、合规,鉴定意见科学、客观、公正,以高质量鉴定服务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提升着司法鉴定公信力,助力公正司法为人民。

勇立潮头扬远帆,砥砺前行谋发展。这样的“努力”,让我区司法鉴定工作一直在有序、规范的发展轨道上运行,也让司法鉴定工作成为“弘扬法治理念、传播法治精神”的有效实践。(记者杨秀丽)

THE END
1.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时代价值这与现代法治中的“人民主权”“社会正义”原则相契合,也为践行现代法治的人民性和社会性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0/t20241015_5790813.shtml
2.瞭望·第一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检察机关深入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理念,聚焦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涉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公益诉讼,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源自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https://www.moj.gov.cn/pub/sfbgwapp/qgyfzsApp/202408/t20240805_503875.html
3.代表委员谈法治: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全国政协委员迟日大表示,公共法律服务统筹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调解等司法资源,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促进了和谐社会构建。全国政协委员贾海洋表示,通过开展法律宣传、法治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活动,提升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全国人大代表傅山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836061653678370&wfr=spider&for=pc
4.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均衡发展理论公共法律服务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是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随着人民法治意识的提高,人民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解决矛盾与纠纷。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发展,需要围绕人民需求加快构建普惠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https://www.workercn.cn/c/2024-11-15/8393535.shtml
5.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积极作用北大法律信息网法治建设成就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蹄疾步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成就巡礼之一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近年来,全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805
6.黑龙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新闻频道原标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今年年初,黑龙江省司法厅党委制定了总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为主线,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保障,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注重“智慧普法”,着力打造法治营商环境。 https://news.cctv.com/2019/07/29/ARTIVIdGHeAISphpPLZmK5bu190729.shtml
7.“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公益法律服务典型案例——贵遵“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 公益法律服务典型案例 ——贵州贵遵律师事务所以“律企携手+法治处方” 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案例基本情况 贵州贵遵律师事务所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认真践行党中央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https://www.gzgzlsw.com/603/556/787
8.司法部: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重点培育一批“法律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今天是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的第9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司法部与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今年5月至2023年5月,司法部将用2年时间在全国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fzlm/202106/t20210609_13009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