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基础在社会理论

建设法治社会,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法治国家同法治社会是两个对应范畴,二者既有区别,又存在互补互动关系。国家法律主要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而法治社会则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

法治社会并非简单地指以法管理社会或守法的社会,这只是法治社会的一部分内涵。法治社会是指全部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包括各社会组织的自主自治,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法治轨道上运转,社会力量在法治范围内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以及公民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都符合法治精神。建成法治社会,就是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以法律和社会规范、社会公德约束自己和他人,并监督国家权力在宪法和法律轨道上运行。

法治国家以法治社会为基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也是推进依法治理、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主体。国家立法是全体人民、全社会共同意志的体现,法的施行也有赖于全体人民和全社会的支持。同时,法不只是治理社会的工具,还是社会制约国家权力的工具。因此,国家法治化不能没有社会参与,不是脱离社会的法治化。法治应当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依法治理的积极性,形成依法治理依靠人民、依法治理为了人民、依法治理成效造福人民的良好局面。

法治社会的形成需要法治国家的支持与保障。一方面,以法治保障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对国家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广泛参与权,保证社会组织活动的安全与秩序,被侵权时有法律救济手段提供帮助等。另一方面,社会权力也需要国家法治和国家权力的引导与约束。任何权力不受制约都可能产生腐败,社会权力也是如此。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的一切活动都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社会公德。对于危害国家和社会的社会组织必须依法取缔,对其违法行为必须依法惩处。

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迫切要求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相互支撑、良性互动,还需要发挥社会组织自治自律规范的作用。应积极培育社会主体自治能力,给社会留下自治自律的空间。国家法律不是万能的,社会矛盾不能完全依靠国家法律解决。在道德领域,在民间日常纠纷中,在维护社会团体内部秩序上,可以依靠某些行之有效的习惯规则、乡规民约、社团章程、组织纪律等社会自治自律规范来调整。在不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前提下,其他社会规范可以作为社会治理有益的补充手段。

THE END
1.德治和法治的关系是什么1、“法治”与“德治”相互配合和支持。2 、“法治”与“德治”有着共同的精神――秩序。3 、“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和保障。 1、“法治”与“德治”相互配合和支持 “法治”与“德治”都是实现国家控制、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两种手段,他们密切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推促着社https://xue.baidu.com/okam/pages/strategy-tp/index?strategyId=132822289034065&source=natural
2.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精选六篇)深入分析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 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也同样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可以说二者既独立存在、又相互融合, 因而必须对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只有这样, 才能使新闻传媒更好的履行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2q6ns0.html
3.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考点4.道德的变化发展 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