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教师更好地熟悉学科教学常规、教学理念,尽快了解学科区域特色及重点工作,培养专业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合格的新教师队伍,提高新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和教学发展研究中心于10月20日—11月2日,共同策划组织了“教研员面对面”的学科培训活动。共有17个学科28位研究员为2021级新入职的教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培训。
初中英语:职业规划,从“新”开始
10月20日,在杭州市文晖中学,区初中英语教研员方屹梅、徐玫主持此次活动,近40位初中英语新教师参与。在教学观摩和互动探讨环节后,徐玫老师对新教师代表多角度的发言进行细致深入的点评总结,为新教师介绍了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规划设计,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一个优秀教师的特征是心中有学生、脑中有结构、手中有方法。心中有学生,意味着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导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脑中有结构,意味着教师对所教知识结构有清晰明了的认知;手中有方法,意味着教师得有优秀的学科教学能力。
金玲老师根据新教师提出的教学困难提出几大建议:第一,对六册语文教材进行整体的梳理归纳,不仅需要站在初中教师的角度看待教材与教学目标,还需要提高视野,了解熟悉小学、高中的教学近况。第二,新教师需要对自己做一个读书规划,对教材中的作家作品展开延伸阅读,更好地做到对课文由表及里的深入。第三,新教师在工作初始,应当为自己树立基本的目标与计划,充分利用交流学习的平台,争做一个研究型教师。
初中社会:精彩展示共话心得
10月20日,在杭州市长阳中学,区初中社会教研员盛艳老师莅临指导初中社会(原拱墅和高中)新教师组的教研活动。大家共同观摩长阳中学孙玲珠、华师附属学校李愿两位老师的初中历史与社会公开课教学,课后,桃源中学陶思嘉老师、大关中学王叶星两位新教师分别对两堂公开课发表了个人体会,认为两位老师的课非常精彩,在课堂互动、影片导入以及课堂把控等方面非常值得借鉴,盛艳老师做总结点评。
在胜蓝中学,初中社会教研员夏赛虎老师带领新教师参加社会·法治学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汇报展示课。
新教师们观摩了来自风帆中学、风华中学、大成岳家湾三位老师的课堂展示,聆听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的苏洁莲老师针对课堂展示的点评。苏老师就三位老师的课堂设计、语言表达等提出了建议,勉励新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新课程改革、学科价值、核心素养渗透以及学情四方面内容。教研员夏老师也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并对新教师表达了殷切期盼。
初中科学:备课指导步步为营
10月21日,拱墅区初中科学(含高职)的新教师们来到大关实验中学进行观摩学习。本次培训的内容涵盖了课堂观摩《风和降水》(第一课时)、教师备课指导讲座以及新教师研修任务布置三大板块。
初中数学:骨干示范引领成长
10月21日,在杭州市慧澜中学,由拱墅区数学教研员余成老师主持,区教研员戴秀梅、湖州名师姜晓翔、特级教师王亚权共同参与新教师培训。
小学数学:集采众长成长加速
10月21日,在杭州市观城武林小学展开了小学数学“教研员面对面”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场地进行,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孙钰红、陈红霞两位老师莅临指导。
孙钰红老师以小学数学四年级的《亿以内数的认识》为例,组织新教师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教学过程,新教师毛丽玲老师、盛聪颖老师、叶昱岩老师三位老师分别从教法教学、教学过程出发,详细介绍了本堂课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突破。随后孙老师播放了特级教师顾志能老师的课例,引导新教师对教学常规的思考,她要求新教师聚焦对教材深度思考,多多阅读,理论支撑思考,实践验证思考。
小学数学教研员陈红霞老师邀请观成实验小学副校长孙洁容和长寿桥岳帅小学省教坛新秀楼磊为新教师做教学常规和备课方面的指导,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的鲍妍君老师和叶雨仙老师分别展示三年级上册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通过观摩与聆听,新教师对数学教学有一定了解。陈老师对各位新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一功两实三练四多,看似平凡,但蕴含教研员对新教师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信息技术:服务课堂与时俱进
10月21日,在拱墅区教育局,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蒋先华老师主讲举行“教研员面对面”新教师培训活动。
蒋老师为新教师介绍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工作,并对信息技术老师的日常工作和学生竞赛辅导做详细说明。蒋老师还提到拱墅区信息技术学科的三大特点:人数少、工作面杂、技术发展速度太快。因此他鼓励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蒋老师还为大家推荐了一些软件、书籍以及杂志,供新进信息技术老师学习阅读。
在教师教育学院,初中信息技术教研员张星昌老师带领新教师围绕经验探讨和教材探讨开展活动。
张星昌老师告解答了新教师正面临或将要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他对新教师提出四点要求:勤于学,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超越。随后,他与五位新教师一起围绕七上《信息社会及责任》和七下《图像素材的处理》进行教学指导。这次培训帮助新教师吃透教材提供方法,对信息技术教师这个职业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对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有更为清晰的方向!
小学道德与法治:“童”言“法”语巧妙转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蒋雪飞老师组织新教师在拱墅区教育研究院观摩了胡田田老师执教的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八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的第一课时。
虽然只有两位新教师,但老师们培训热情却很浓厚,在评课阶段,结合自己的听课记录,各抒己见,对本课的优点和不足做了客观充分的评价,观摩课的学习带给了两位新教师许多的思考和启发。教研员蒋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还让老师们做出更进一步的的思考,即在法律专题的教学中,如何将“法”言“法”语巧妙地化为“童”言“童”语,让孩子们真正能听得懂、愿意说。
小学英语:厘清教材结构做好成长管理
拱墅区小学英语新教师与教研员凌霄燕老师、朱红霞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经历了难忘的一次培训。
朱红霞老师对新教师进行小学英语PEP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以及基本课型的结构范式培训,她详细地介绍了每种课型的基本范式,为新教师后续展开教学活动,站好讲台,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引领。
凌霄燕老师对新教师提出生活、学习各方面管理的要求,还为新教师准备两份特别的礼物——拱墅区英语绘本节的合集和一份书单。两位教研员殷切地希望每位英语老师都能够找出自己闪光点,扬长补短,做好读书摘记,从中汲取营养,反哺英语教育教学。
小学科学:“自渔”意识竿头日上
小学科学教研员万嵩海老师和福山外国语小学的张明臣老师在福山外国语小学,联合对新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
张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老师,要有“自渔”的意识和行为:根植课堂、把教学反思和随笔当成日常、主动寻找学习的机会、多读书。教研员万嵩海老师也结合交流的内容做了点评,他送给在座新教师一句话来激励新教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小学美术:吸收内化凸显特长
中小学美术新教师们与王卫华老师和吕纯滨老师两位教研员的见面会从参观非遗作品展览开始。
王卫华老师重点提出新教师需要做到的“三个把握”:课前要充分“把握教材”;课堂上要“把握学生”;课后“把握自己”。王老师鼓励新教师不要放弃自己在高校学到的专业,利用自己所学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课堂,做引领学生的自我成长型教师。
中小学音乐:观摩学习提升素养
拱墅区(原下城片)中小学音乐教师齐聚长寿桥小学二楼多功能厅,跟随音乐教研员徐慧琴老师,进行基于课堂变革的音乐教师素养提升专题培训。新教师们观摩了两堂展示课,还聆听了基于课堂变革的音乐课堂观点交流。
拱墅区音乐教研员姚丽雅老师在福山外国语小学对(原拱墅片)中小学音乐新教师进行指导。
新教师们聆听福山外国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对《摇啊摇》这一课程的单元综述、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以及学情分析,观摩公开课和学生的表演。随后,几位老师从情感态度、音乐认知、音乐经验三个维度对上述活动进行了评析。教研员姚丽雅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总结,并对新教师提出工作和学习上的要求。
中小学体育:立足课堂发荣滋长
小学语文:内观自省厚积薄发
许珂老师送给老师们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激励新老师们像榜样学习,快速成长,为拱墅小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红霞老师以“勤劳的小狮子”为喻,对新老师们提出了刻苦训练的要求,希望新老师们能够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让学生们能有“字如其师,言如其师,文如其师”的美好愿望。
特殊教育:转变观念加强沟通
拱墅区新入职的四位特殊教育教师迎来了一次与教研员罗芳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指导。
交流会上,新教师们围绕着职场适应和发展提出成长的困惑,特殊教育的骨干教师徐芳老师和何萍老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几位老师互相探讨教学发展问题。教研员罗芳老师肯定了几位新教师入职两个月以来的成长,详细解答新教师们的工作困惑,针对特殊教育职业发展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也表达了对新教师们的殷切期望与衷心祝福。
此次新教师“教研员面对面”培训活动内容丰富,为新教师们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在教研员们针对性指导下对学科教材和核心素养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也更加明确作为一名新教师需要扎根课堂,做好教学常规,多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新成长,新创新,新突破,为拱墅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