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政治思修法基考点预测:法治观念法基思修考研新浪教育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可分割,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离开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就没有领导核心;离开了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就失去了目标和内在依据;离开了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就不能有序进行。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也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必须保证人民的广泛参与,决不搞西方国家少数人主导的精英法治。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实践证明,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如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让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对国家和社会治理而言,法治和德治都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它强调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德治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进行道德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

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国家要保护什么、不保护什么,倡导什么、禁止什么,都得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实行法有禁止不得为,体现的是规则之治。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价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引导人们自觉地在行动符合道德才可为,违反道德不可为。

(4)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把推进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

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

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一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充分利用每年12月4日这一法律规定的国家宪法日,普及宪法知识。二要加强宪法实施。宪法实施,是所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三要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尊重宪法、学习宪法、执行宪法和维护宪法,并带头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做宪法实施的表率。

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要注意与西方宪政划清界限,我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制度基础不同。西方宪政建立在资本主义宪法的基础上,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领导力量不同。西方宪政表面看,是不同政党轮流执政,其实都是资本和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而我们是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是权力主体不同。西方宪政民主下的选举,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利益集团或少数精英群体力量,而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四是权力行使方式不同。西方宪政实行三权分立,通过分权制衡来维护资本和资产阶级利益,而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因此,法治思维是一种融法律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于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

培养法治思维,必须抛弃人治思维。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它主张凭借个人尤其是掌权者、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性和才智来治国平天下。

二是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而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随、朝令夕改,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三是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思维,避免陷入无政府主义或以民主之名搞乱社会;而人治思维是个人说了算的专断思维,虽然有时也强调集思广益进行治理或作出决定,但主要表现为少数个人的集权专断。

四是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而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人治思维则奉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当法律的权威与个人的权威发生矛盾时,强调服从个人而非服从法律的权威。

(2)法律思维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讲,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

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权力制约。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也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制约分为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公平正义。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权利公平包括三重含义:一是权利主体平等,国家对每个权利主体“不偏袒”、“非歧视”;二是想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三是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人权保障。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正当程序。做一件事情,往往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只有按照程序做,才能防止主观任性、无序混乱。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方面。

(3)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治思维的前提。

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理解法律的方法,包括理解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和精神等;二是正确运用法律的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法治思维是在丰富的法治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

养成守法习惯。法治思维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与长期自觉养成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3.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1)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法律权威体现的是法律的不可违抗性,包括内在说服力和外在强制性。

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一是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二是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三是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一体遵循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四是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反映人民共同意愿且为人民真诚信仰的法律有权威,否则无权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应当具有最高的权威。在一定意义上,法律的权威就是执政党的权威、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和人民政权的权威,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第一,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第二,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法律权威是国家治理的坚实基础和关键。以法安天下则天下安,依法治天下则天下治,这也是千古不易的经验之谈。

第三,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第四,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2)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尊重法律权威是其法定义务和必备素质。

信仰法律。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遵守法律。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处理问题、作出决定时,要先问问在法律上“是什么”和“为什么”,是否合法可行。

服从法律。应当拥护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约束,履行法定的义务,服从依法进行的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维护法律。争当法律权威的守望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具有良知的护法者。

THE END
1.2026年法制史考研参考书目及考研真题资料汇总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研的同学们备考,文得学习网精心整理了一些有关法制史考研参考书目及重点名校考研真题答案详解资料,很多课后习题与真题有很大关系,建议反复练习。 点这里万种考试资料免费看→:/vip/Index.aspx 点击查看更多法制史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题库 马工程《中国法制史 http://wende.100xuexi.com/SubItem/IndexInfoDetail.aspx?id=c485cf80-6ebe-4263-8932-0ed37adfa71d
2.法硕非法学参考书有哪些?要怎么复习呢?在法硕专业课核心教材之外,考生还需关注法律方面的基本教材及《重要法规发条》。这些教材对于理解相关知识点、提高答题技巧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政治科目推荐《*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对于外国语科目,推荐使用《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以熟悉题型和考试形式。 https://m.mfqdd.com/45309.html
3.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考试大纲(一)法治与法治国家的含义 (二)法治国家原理 1.法治国家的社会条件 2.法治国家的基本构造 3.法治国家的标志 4.法治国家的模式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目标 二十二、法与经济 (一)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二)法与生产力 (三)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二十三、法与政治 (一)法与政治的关系 (二)法与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4.南京审计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考试参考书目)复试参考书目: 《数理统计学》(第二版),茆诗松、吕晓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统计学》(第七版),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潘文卿,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https://nj.bendibao.com/live/2014114/115777.shtm
5.2024武汉大学法学学硕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分享好运,下一个研究生就是你! 【来源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 下一篇:2024武汉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指导 上一篇:2024武汉大学宗教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指导 一对一课程 定向协议班 全科一对一 专业一对一 政治一对一 http://www.xxxedu.net/articlenew.php?id=320661
6.法学考研院校丨南昌大学:招生情况参考书分数线和录取数据学院现有1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江西地方)立法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品牌专业(法学)、江西省第1个法学类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法治江西建设研究中心、江西省法治教育立法研究分中心。学院现有社会治理与法治系统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864057598642755&wfr=spider&for=pc
7.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参考书解读参考书目第二十四章 法与正义 第二十五章 法与人权 第六编 法与社会 第二十六章 法与经济 第二十七章 法与政治 第二十八章 法与文化 第二十九章 法与法治国家 第三十章 法与和谐社会 索引 参考文献 第三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一版后记 相关书目: 《法理学》(第三版) 张文显 法律出版社 2007年 https://www.kaoyan.com/shumu/53e9b87a410cf.html
8.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指定参考书目(8.05日更新)4、《法治文化论集》,刘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机构推荐】 赞回应 轻舞轻扬楼主2021-08-05 18:42:18 《823比较法学与民法学》指定参考书目: 1、《比较法学原理》,高祥主编,朱明哲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版。【机构推荐】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40956637
9.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0.24河南工业大学法学基醇研大纲及参考书!备考必看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是一项选拔性考试。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硕士研究生招https://m.gaodun.com/kaoyan/1556582.html
11.文都考研网2025考研政治大纲什么时候发布?09-05 2025政治考研大纲即将发布,大纲内容在什么地方可以看?09-12 2025考研政治大纲原文10-14 2025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对比表:思想概论10-14 2025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对比表:思想道德与法治10-14 政治真题 2024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12-28 https://kaoyan.wendu.com/
12.2025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本文为大家整理的是2025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的为准。说明:考研专业课通常是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就要以招生院校公布的参考书目为准。https://m.dxsbb.com/news/8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