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符合立德树人根本标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法治建设与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基础研究、追踪前沿等研究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计划、招生专业

2022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54名,具体拟招生计划人数参见下表。法律硕士考生网上报名时需选报培养方向,参加我校复试时可以再次明确。

2022年拟招生人数计划表

招生类型

招生学科

招生专业

拟招生人数

学术学位

硕士研究生

法学

法学理论

10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21

刑法学

35

民商法学

30

诉讼法学

19

经济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国际法学

20

国际政治与国际法治

法经济学

6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

13

传播学

专业学位

法律硕士

法律(法学)

44

法律(非法学)

25

涉外律师

国际商务硕士

16

社会工作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

15

合计

354

以上所列各专业的拟招生人数仅供报考时参考,不作为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最终依据。录取时将根据教育部最终下达招生计划,综合考虑生源状况和发展需要,对学校招生总数及各专业招生数进行适当调整。

三、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22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A、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2年9月1日)或2年以上;B、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过程中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4)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5.补充说明:

(1)在校研究生报名前须取得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

(2)持国(境)外相应学历(学位)证书报考者,须在参加我校复试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全日制考生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的,报考我校研究生须在报考前征得所在单位书面同意,复试时向我校提交单位书面同意书。此类考生报考类别应当填写“定向”,填写错误的不能录取。

(二)报考部分专业的特别条件

1.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的考生,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的考生,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考生应仔细阅读我校的报考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凡不符合报考条件导致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报名流程

(一)网上报名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

2.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三)《准考证》下载打印

(四)注意事项

1.考生只可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2.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五、考试(初试、调剂、复试)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参加初试。

2.初试地点:各省(市、自治区)高校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指定的考场。

3.考试大纲、命题范围:

(1)全国统考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和全国联考科目(法硕联考业务课等)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

(2)我校自主命题科目的命题范围见附录1。

(二)调剂

初试成绩公布后,未能参加第一志愿学校(或专业)复试或复试未录取的考生,如符合调剂要求,可通过教育部研招网调剂系统申请调剂。调剂的具体要求均以初试结束后教育部发出的当年录取工作通知的规定为准,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制定调剂工作办法,并及时公布。

(三)复试

复试具体要求详见我校《复试工作办法》(复试前另行发布)。

2.复试基本要求和分数线:学校依据教育部划定的复试分数线等基本要求和录取政策,结合本年度招生计划和考生初试成绩,确定进入复试的总分、单科分数要求。

3.复试比例:我校实施差额复试,拟录取考生和复试考生比例为1:1.2以上。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含高职高专学历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参加复试时,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在复试前另行通知。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的前述类别考生不加试。

(四)考风考纪

六、资格审查、健康检查

我校将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我校暂定将复试体检与新生入学体检合并进行,参加复试考生须如实申报自己的健康状况,如隐瞒病史,一经发现将被记入诚信档案,情节严重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取消录取或入学资格等处理。

七、录取

依照“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的原则,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须经学校审议、上海市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审核、国家教育部批准。

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八、学习方式、就业方式

学习方式上,我校只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硕士生入学前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合同,毕业后按定向合同就业,学校不负责就业派遣,学习期间人事档案和户口均不能转入我校,不参加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能参评学校的奖助学金和资助项目,毕业时不纳入就业计划。非定向就业硕士生入学前必须将人事档案调入我校,可将户口迁入我校,毕业后与用人单位经双向选择就业。

定向就业硕士生学习期间,由于定向单位变更、撤销、合并等原因,导致毕业后不能接收的情况,由该生自行与单位协商解决或自谋职业,学校不负责就业派遣。

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明确选择学习方式和就业方式,报名后不得更改,复试后按照报名信息录取。

九、学制

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法律(法学)、国际商务、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法律(非法学)、涉外律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十、学费、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

(一)学费

我校2022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制内每学年学费为8000元,学制为3年。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如下:

专业名称

学费(每生/年)

学制(年)

20000元

2

18000元

15000元

12000元

16000元

其他教育收费按照上级要求和学校规定执行。

为帮助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等制度(定向培养研究生不适用),并为研究生提供“三助一辅”岗位,逐年加大岗位津贴资助力度。

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0.6万元/年,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覆盖面为100%。

2.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根据研究生年度综合素质测评结果评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资助标准为2万元/人,具体名额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

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学术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二、三等奖比例依次为:5%、10%和40%,资助标准为:1.2万元/年、0.8万元/年、0.4万元/年;专业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二、三等奖比例依次为:10%、20%、50%,资助标准为:0.6万元/年、0.4万元/年、0.2万元/年。

4.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根据其专业类别按当年入学考试初、复试总成绩排序和入学后的综合表现确定新生学业奖学金等级。学术型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一、二、三等奖比例依次为:5%、10%、40%,奖助标准为:0.6万元/年、0.4万元/年、0.2万元/年;专业型研究生新生学业奖学金一、二、三等奖比例依次为:10%、20%、50%,奖助标准为:0.3万元/年、0.2万元/年、0.1万元/年。

5.海外交流资助:我校还为研究生提供很多的海外交流和海外深造的机会,并根据不同项目提供相应的资助。

(三)助学贷款

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各项助学贷款政策,协助银行为经济困难研究生办理校园地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具体流程可参见学生工作部网站“资助工作”有关内容。

十一、毕业和学位授予等

学习期满,符合我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条件的,可获得毕业证书,毕业证书上注明学习方式:全日制;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硕士学位证书。在校学习状况涉及其他评价材料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十二、信息发布和其他事项

(二)有关材料发放

初试成绩、复试通知、复试成绩以及其他通知均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公布,不寄发书面通知;录取通知书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部门负责寄发。

(三)禁办考研辅导班

(四)招生政策调整

如果国家在本招生年度调整研究生招生政策,或者出台新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及时予以公布。

(五)研究生处招生工作部门联系方式

通信及办公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7989号求实楼502室。

邮政编码:201701

图文传真:021—39227143

十三、附录

附录1.上海政法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附录2.上海政法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特别介绍

本简章的最终解释权归上海政法学院所有。

附录1

上海政法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01法律学院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初试科目

初试参考书目

030101

01法理学

02法经济学

03法社会学

04调解理论与方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611综合一(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分值各占50%)

④801法理学

611

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六版),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严存生著:《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801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030103

宪法学

与行政法学

01宪法学

02行政法学基础理论

03部门行政法

③612综合二(法理学、宪法学,分值各占50%)

④802行政法学

612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张千帆主编:《宪法学》,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802

关保英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030105

01民法学

02商法学

03知识产权法学

③614综合四(法理学、经济法学,分值各占50%)

④804民商法学综合(包括民法学和商法学,分值占比为2:1)

614

张守文主编:《经济法学》(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804

魏振瀛主编:《民法学》(第八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施天涛著:《商法学》(第六版),法律出版社,2020年。

030106

01刑事诉讼法学

02民事诉讼法学

03证据法学

04司法制度

③615综合五(法理学、宪法学,分值各占50%)

④805诉讼法学综合(包括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分值各占50%)

615

805

张卫平著:《民事诉讼法》(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035101

法律

(非法学)

01政府法务

02民商法

03知识产权

04企业合规风险治理

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专业学位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制(最新版)。

035102

(法学)

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002刑事司法学院

030104

01刑法学

02犯罪学

03监狱学

04青少年犯罪与司法

05国际刑事司法与合作

③613综合三(法理学、刑事诉讼法学,分值各占50%)

④803刑法学

613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803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赵秉志执行主编:《刑法学》(第九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刑法修正案(十一)。

05刑事司法方向

003经济法学院

030107

01金融法学

02信息法学

03竞争法学

04劳动法学

③616综合六(法理学、民法学,分值各占50%)

④806经济法学综合

616

魏振瀛主编:《民法学》(第八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806

030108

环境与资源

保护法学

01环境法学

02自然资源法学

03国际环境法学

③617综合七(法理学、行政法学,分值各占50%)

④807环境法学综合

617

807

王文革主编:《环境资源法》(

含国际环境法内容)(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06经济法方向

004国际法学院

030109

01国际公法学

02国际私法学

03国际经济法学

③618综合八(法理学、民法学,分值各占50%)

④808国际法学综合(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各科分值均约33%)

618

魏振瀛主编:《民法学》(第八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808

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第六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005人工智能法学院

07人工智能法方向

006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②201英语一

③63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86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63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86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07上海纪录片学院

050301

③714新闻传播学理论

④874新闻传播业务

714

本书编写组:《新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戴元光著:《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郭建斌、吴飞主编:《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50302

874

本书编写组:《新闻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刘海贵著:《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注:上述论著如果重印,可以用新版。

055200

②202俄语或204英语二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334

本书编写组:《新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戴元光、金冠军主编:《传播学通论》(第二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童兵著:《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40

008经济管理学院

025400

/

②204英语二

③396经济类综合能力

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396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制(最新版)。

434

胡俊文、吴云雁、邵柏春编:《国际贸易》(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0301Z3

01法经济学分析

02法金融学

03法与经济安全

③741法学基础(法理学、宪法)

④842法经济学

741

董和平主编:《宪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842

史晋川主编:《法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009政府管理学院

0301Z2

国际政治

与国际法治

01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

02国际反恐与警务执法合作

03上海合作组织及中国周边外交研究

04国际政治经济学

05国家安全与法治

③740国际关系史

(含当代外交学)

④841国际政治与国际法

740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志敏、肖佳灵等著:《当代外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41

李少军著:《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五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曾令良主编:《国际公法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035200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③331社会工作原理(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工作基本理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行政等)

④437社会工作实务(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技巧等)

331

顾东辉著:《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王思斌著:《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郝大海著:《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437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丛书主编):《个案工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丛书主编):《小组工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夏建中著:《社区工作》(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辅编写组编:《2021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国社会出版社2021年版。

附录2

上海政法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特别介绍

一、法律硕士(涉外律师)

2021年初,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法部律师工作局联合印发《关于实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项目的通知》(教研司〔2021〕1号),选取全国15所高校承担这一新型培养项目,我校名列其中,并将于今年春季完成招生、秋季入学培养,招生名额为30人。该项目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决策部署,加强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该项目实施对积极探索与创新涉外法治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体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硕士(涉外律师方向)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专项培养项目。本项目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跨学科领域、涉外法律实务能力强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法治人才,为国家建设一支法学功底扎实、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律师人才队伍。

法律硕士(涉外律师)培养实行“学校+行业”的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与联合培养单位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双方共同承担培养对象的选拔与培养工作。学校依托上合基地,并且根据自身学科实力、办学特色和区位优势,建立法学与俄语、政治学、国际关系等学科联合,确定“法律+外语+‘一带一路’与上海合作组织”的特色化的涉外律师培养定位。

二、法律硕士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着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法律人才。法律硕士(法学)培养方案针对学生原有的法学本科教育背景,着重开设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上海城市治理法制保障需求联系密切、实用性强的课程,强化法学实践教学,并适当补充学生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知识。法律硕士(非法学)培养方案针对学生原有的非法学本科教育背景,高度注重系统的法律基本理论教育,强化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适当突出其原有专业知识与法律的结合,并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知识贯穿在培养过程中。

在课程设置上,除教育部统一要求的必修课外,我校还结合各方向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安排了更为细化的内容;并在选修课中,针对不同的培养方向,学院结合其未来就业行业主要适用的法律,有针对性地推荐相应的课程给同学选修。

在教学内容上除强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基本理论教育和主修方向课程教育外,还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通过法律实务操作技能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安排了逻辑学、会计学基础、物证技术学、证据法学、法律英语、法律翻译等基础工具类课程,行政法案例分析、刑事法综合案例分析、民事法综合案例分析等综合性案例研析课程以及法律方法与法律职业伦理、法律文书写作(含诉讼文书与合同)、法律文献检索与学位论文写作、法律谈判等多门实务课程。

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师资结构,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协助办学,我校正筹划实行“全员全程双导师制”(即从入学之初即为学生配备一名校内专家、一名校外专家作为导师,其中校内专家主要负责学术指导,校外专家主要负责实务指导),已经聘请并将增聘一批资深法律实务专家为学校兼职教授或兼职研究生导师,采取邀请兼职导师指导学生、不定期开设学术讲座、定期开设实务类课程等方式协助开展教学活动。

三、国际商务硕士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点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嵌入企业实际运营,采用校内理论授课与校外实践教学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技能和国际商务创新开拓能力。聚焦当前国际经济关系及商务合作发展的新趋势,整合我校经管类学科校内外优质办学力量,发挥我校法学学科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资源优势,凸显“法商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强化商务实践育人应用能力培养,以适应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商务人才的新要求,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培养,多元化实践教学特点突出,与各类大中型专业外贸公司、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跨境电商企业、有关行业协会等建立实践基地,定期聘请实务部门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讲课或开设讲座。充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并用英语授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四、社会工作硕士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点所依托社会工作专业从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学科与专业建设,一直探索法律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建设途径与培养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学科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0年获列第六批国家特色专业(司法社工方向)、2017年获列上海市第四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设专业。

五、新闻与传播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点师资力量较为雄厚,专任教师中9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40%具有行业工作背景,50%具有海外学习背景。另有业界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十余名,与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和我国台湾、港澳地区的十多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本学科近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多项高级别课题,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论文近百篇。2014年获评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2018年获评上海市高校紧缺艺术人才工作室。

THE END
1.2026年法制史考研参考书目及考研真题资料汇总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研的同学们备考,文得学习网精心整理了一些有关法制史考研参考书目及重点名校考研真题答案详解资料,很多课后习题与真题有很大关系,建议反复练习。 点这里万种考试资料免费看→:/vip/Index.aspx 点击查看更多法制史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题库 马工程《中国法制史 http://wende.100xuexi.com/SubItem/IndexInfoDetail.aspx?id=c485cf80-6ebe-4263-8932-0ed37adfa71d
2.法硕非法学参考书有哪些?要怎么复习呢?在法硕专业课核心教材之外,考生还需关注法律方面的基本教材及《重要法规发条》。这些教材对于理解相关知识点、提高答题技巧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政治科目推荐《*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对于外国语科目,推荐使用《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以熟悉题型和考试形式。 https://m.mfqdd.com/45309.html
3.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考试大纲(一)法治与法治国家的含义 (二)法治国家原理 1.法治国家的社会条件 2.法治国家的基本构造 3.法治国家的标志 4.法治国家的模式 (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目标 二十二、法与经济 (一)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二)法与生产力 (三)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二十三、法与政治 (一)法与政治的关系 (二)法与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4.南京审计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考试参考书目)复试参考书目: 《数理统计学》(第二版),茆诗松、吕晓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统计学》(第七版),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潘文卿,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https://nj.bendibao.com/live/2014114/115777.shtm
5.2024武汉大学法学学硕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分享好运,下一个研究生就是你! 【来源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 下一篇:2024武汉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指导 上一篇:2024武汉大学宗教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指导 一对一课程 定向协议班 全科一对一 专业一对一 政治一对一 http://www.xxxedu.net/articlenew.php?id=320661
6.法学考研院校丨南昌大学:招生情况参考书分数线和录取数据学院现有1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江西地方)立法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品牌专业(法学)、江西省第1个法学类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法治江西建设研究中心、江西省法治教育立法研究分中心。学院现有社会治理与法治系统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864057598642755&wfr=spider&for=pc
7.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参考书解读参考书目第二十四章 法与正义 第二十五章 法与人权 第六编 法与社会 第二十六章 法与经济 第二十七章 法与政治 第二十八章 法与文化 第二十九章 法与法治国家 第三十章 法与和谐社会 索引 参考文献 第三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第一版后记 相关书目: 《法理学》(第三版) 张文显 法律出版社 2007年 https://www.kaoyan.com/shumu/53e9b87a410cf.html
8.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指定参考书目(8.05日更新)4、《法治文化论集》,刘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机构推荐】 赞回应 轻舞轻扬楼主2021-08-05 18:42:18 《823比较法学与民法学》指定参考书目: 1、《比较法学原理》,高祥主编,朱明哲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版。【机构推荐】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40956637
9.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0.24河南工业大学法学基醇研大纲及参考书!备考必看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是一项选拔性考试。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硕士研究生招https://m.gaodun.com/kaoyan/1556582.html
11.文都考研网2025考研政治大纲什么时候发布?09-05 2025政治考研大纲即将发布,大纲内容在什么地方可以看?09-12 2025考研政治大纲原文10-14 2025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对比表:思想概论10-14 2025考研政治大纲变动对比表:思想道德与法治10-14 政治真题 2024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12-28 https://kaoyan.wendu.com/
12.2025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本文为大家整理的是2025福建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的为准。说明:考研专业课通常是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就要以招生院校公布的参考书目为准。https://m.dxsbb.com/news/8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