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与法律事务的区别

法律认同是各个群体、阶层之间通过相互博弈和沟通来实现的,分为信仰、情感、习惯和理性四维。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学与法律事务的区别,希望大家喜欢。

2、从本质上看,法学是一门理论学科,而法律事务是实践操作的活动;

3、从特征上看,法学是静态的,是对法律应然状态的学术研究,而法律事务是动态的,是法律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与操作。

以上三点是法学与法律事务最本质的区别!

在逻辑上,少不了令人啧啧称羡的悖论。但人们已经对此有清晰的认识了。所谓悖论就是两个貌似相反的结论,其实有一个至少是错误的。事实上,另一个也不见得就正确。

有人把悖论和二难推理划等号。还有人得出了更多的“难”,即所谓“N难定律”。如果N个不同观点同时互相攻讦,至多有一个是正确的,很有可能这N个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在关于许霆、邓玉娇、梁丽、钱云会等案件的讨论中,都出现过N个观点,都服从这个定律。

悖论有时又和诡辩分不开。在著名的“半费之讼”中,老师和学生当初约定先付一半学费,后付一半学费时各自在心目中的条件是不同的,但双方都没有明确地在文字上把这种差别写出来。因而当双方双方产生矛盾时,老师按照他自己当时的条件认为,学生不给我学费,我就和他打官司。如果我打赢官司,按法庭判决,学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学生打赢了官司,按我们的合同,他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因而,不论这场官司是赢还是输,学生都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老师向学生讲出上述一番话后,学生从容地“以子之茅,陷子之盾”。学生根据老师的理论提出一个完全相反的推理:如果我这场官司胜诉,按法庭的判决,我不应付给老师另一半学费;如果我这场官司败诉则按合同的约定,我也不应付给老师;总之,无论我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我都不应付给他另一半学费。

人们将这个推理美化为二难推理,是两个判断中选一个。而我却觉得,这不像是二难推理。因为争议的一方,著名的逻辑大师实际上用了双重标准,打官司老师赢了官司,就依官司执行。老师输了官司,就依合同,不再用法官的判决。伟大的老师就会有伟大的学生,他的学生也不示弱,他也用了双重标准,只不过是他把老师的标准倒过来用。自己赢了官司,就依判决。自己输了官司,就依合同。

说实话,从现代科学技术的角度,这实在是一种小儿科,算不得什么高深奥秘的学科。因为二难推理,只能用一个标准。在这个著名的半费之讼里,老师和学生都是使用双重标准,都是哪个标准对自己有利就用哪个标准,而聪明的对方也是这样应对,这就造成千古难解之题。实际上两个人都是在诡辩,因为他们都是在更换标准。比如某人或者是男人,或者是女人。若他是男人,他就不是女人。这是二难推理。“半费之讼”的实质在于,争议的双方都不是省油的灯,都是若男人对他有利,他就承认是男人。若女人对他有利,他就承认是女人。

这样的学者在古代受到高度的推崇,可以从这个“半费之讼”可找到一点原因。可以看出,其一,在古代,人们的认识水平不高,以致于把逻辑大师和诡辩大师混为一谈。其二是人们的道德水平不够高,将诡辩大师尊崇得像神一样。

这样的尊神运动在中国的古代也存在过。人们曾经盛赞把白马说成不是马的公孙龙子,也是在盛赞诡辩,盛赞偷换标准。当然,人们在这样尊神的时候也是带着功利的。公孙龙是学者,没有被诛杀,没有被冷冻,就尊称为“子”,尊其诡辩为逻辑悖论。而赵高指鹿为马,却因为他最终成为历史罪人而被人们指为是非不分的典型案例。

这种尊神的运动现在仍然在我们的知识界存在着。

逻辑学专家张成敏先生指出,“二难推理,有一个惊艳的江湖名称叫“两刀论法”。这个惊艳的江湖就是江湖是指西方思想史之高级辩论平台[1]。由此,我们知道了一个新的名词:“两刀论法”。顾名思义,就是一边一刀,就是左边有利就左手持刀,右边有利就右手持刀。由此我们还知道了,西方思想史上的高级辩论平台原来就是这么小儿科的诡辩。

由此,我们也可以遐想,“双刃剑”也可以用上来。双刃剑,两边锋利,哪边有利就向哪边砍。

但无论如何,这种双重标准、两刀论法、双刃剑和真正的二难推理似乎搭不上边。因为,永恒的逻辑规律是,事实胜于雄辩,诡辩只是小聪明。尊崇这种小聪明是人类思想幼稚的表现。

类似的混乱还存在于法律的一门显学:法律逻辑。现在我们大学的法律逻辑学科,纯粹是把形式逻辑换上了法律上的名词,就变成了法律逻辑。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正如数学套上经济学的案例,就称为经济数学,套上物理学的案例,就称为工程数学一样。

问题不仅仅如此。法律逻辑总是和法律解释有不解之缘。许多学者津津乐道法律解释。如果你学了宪法、部门法、立法法以及两高的司法解释,还不能算懂法,因为你架不住法官还可以在这之个解释法,谁能预测带着利益关系或没有带利益关系的法官会如何地解释法律,如何毫无顾虑地否定法律。

再下来就是显学法学方法论。有的作者堆砌了许多互相矛盾的方法,就构成了法学的方法。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法律逻辑、法律方法、法律推理、法律解释之间存在着不解之缘,许多人难以区别清楚。

THE END
1.法学和法律的区别是什么?法学专业的课程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政治等。而法律专业则主要学习法律文秘等具体应用法律的相关知识。3. 职业方向: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学研究的能力,可以选择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77852883406387380.html
2.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摘要】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是两个既有外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同等范畴。法律方法是应用法律的方法,表现为创制、执行、适用、衡量、解释、修改等,法学方法是研究法律和法律应用的方法,表现为分析、批判、综合、诠释、建构等;法律方法重知识与理性的运用,法学方法重价值与意志的实现;法律方法的运用是一种“技术”活动,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83.html
3.法律和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学硕士主要培养“法学家”,是学术研究型人才。法学硕士有公费也有自费。 2、学位培养重点不同 法律硕士与现行的法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 法律硕士学位主要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在经过法律硕士的学http://www.jzlawzx.com/zmt/34760.html
4.生活中的法学:法律问题与法律思维最新章节全书设定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在列车上、在车站、在家庭生活中的种种场景,然后根据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条件设定、条件转换和法律发问,如父亲给孩子零用钱是何种法律关系?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许多法律关系和法律行为,由于其标的微不足道,几乎不会引起诉讼,但对法学教育却非常有用,因为它们可以引导初学者从法律https://read.qq.com/detail/1044619862
5.法律专业与法学专业有什么区别?1、法律专业主要课程: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经济法概论、婚姻法、国际法、法学基础、行政法、逻辑学、律师实务、会计学基础、审计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劳动法、婚姻家庭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概论。 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法律文书写作(中国法律https://www.hljgvc.com/kyq/72332.html
6.法理学第十七节黑格尔的国家和法律哲学………(85) 第五章历史法学与进化论法学………(91) 第十八节萨维尼与德国的历史学派………(91) 第十九节英国和美国的历史法学派………(96) 第二十节斯宾塞的法律进化理论………(101) 第二十一节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理论………(103) 第六章功利主义………(109) 第二十二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13252
7.《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美)E?博登海默)简介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法理学 当当自营 商品详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2072935 所属分类:图书>法律>理论法学 本商品暂无详情。 价格说明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银铃铛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21613.html
8.法学和法律专业有什么区别法学专业与法律专业法学专业与法律专业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法学”和“法律”专业的称谓只是在考研时才会出现! 非法学专业毕业生考取法律专业的研究生取得的学位叫“法律硕士”,就业门路比较宽些;而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考取法律专业的研究生取得的学位叫“法学硕士”,就业相对窄些,但专业性强。 二者各有千秋!法律和法学体现的也就是本https://bbs.pinggu.org/jg/zhuanye_zhuanyekecheng_3560820_1.html
9.法律和社会科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社会跨学科研究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层法治研究所 北京大学比较法和法律社会学研究所 电话:010-62500379 公众号:法律和社会科学 LSS_2014 E-mail:lss_2006@yeah.net 本期栏目 未来法学:作为法学思想实验的科幻 陈颀;2020年02期 v.19 1-33页[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1203K] https://flsk.cbpt.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