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不一样的地方

法学硕士: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为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主要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为主,法律专业及非法律专业考生均可报考。专业方向分为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专业。

法律硕士:简称JM,目前分为法律硕士(非法学)与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设于1995年,96年首批招生,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加快与国际法律教育接轨,满足社会对高级法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主要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及企事业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

法律硕士(非法学):2000年开始入学考试专业课实行全国联考,并限非法律专业考生报考,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人才。

法律硕士(法学):2010年新设,专业课实行全国联考,并限法律专业考生报考。

外语与政治都参加全国统考,法律硕士英语考试为英语一。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区别:(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的区别,法硕与法学的区别)

一、培养目标不同:

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处在同一层次上,各有侧重;前者是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后者是学术型、专业型高级法律人才。

法律硕士逐步成为我国培养法律高端人才的主要方式。在一些法治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其法律教育是在大学之后,如美国JD等。从长远来看,随着法律教育的发展,法学本科将逐渐减少,法学硕士最终与法律硕士并轨,教学、科研人才应主要通过法学博士生教育来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承上启下的学位,一方面为法律实务部门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将为法学博士生教育提供宽广的生源基础。

二、招生条件与调剂要求不同: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都要求复合研究生的一般条件。

法学硕士报考没有专业的限制,本科(或同等学力)为法律专业或非法律专业都可以报考,目前报考的主要是法律专业本科生为主,跨专业考生报考的相对较少,在调剂上也没有特别限制。

法律硕士有非法学与法学之分,法律硕士(非法学)要求只能非法律专业考生报考,考生可以在联考院校之间调剂。法律硕士(非法学)的考生与一般考研专业之间不可以相互调剂。有13个法律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其他方向可以报考。法律硕士(法学)要求只能法律专业考生报考,与报考非法学的人群不重合,目前法律硕士(法学)报考的人数较少,一般第一志愿都能录取,在调剂方面没有特别的限制,一般院校,像中国政法大学,往往将没有被录取的法学硕士调剂到法律硕士(法学)。

三、招生命题方式、竞争难度、应试难度不同:

命题方式不同: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入学考试公共课都参加全国统考,但专业课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法学硕士是招生院校各自单独命题。

竞争难度不同,法律硕士名校易考:参加法学硕士考试的考生,参与竞争的都是学过4年法律的学生,试题的难度相对要大,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跨考法学硕士,其难度由想可知;法律硕士专业课考试为全国联考科目,有统一大纲,已形成了规范的复习教材,难度有限,容易备考。对于考名校,像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等,选择法律硕士入学考试相对容易的多,如果选择了法学硕士,你与这些名校本校的学生竞争,其难度不言而喻。

应试难度不同:法学硕士考生大多数为法律专业考生,竞争压力大,名校考取比例高达(20-50):1。法律硕士考生在应试之前都没有学习过法律,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达到国家线就能有学可上,录取比例高,很多名校分数线比国家线相差不大,目前四大名校录取分数线也仅仅高出国家线三四十分,名校录取比例仅为9:1。法律硕士考前培训已经走向成熟,考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个好的培训大大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参加好的辅导班,系统培训的考生通过率高达70-80%以上。

四、教育方式不同:

法学硕士入学时就固定导师,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只有一个方向,研究有向深度发展。法律硕士不分专业,入学后主要是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注重实践和应用,入学后才设导师,每个导师带的学生相对要多。

对于非法律考生,如果学习法律从一开始就选定一个较细专业方向,并无益自身的发展,故两种教育方式的不同取决于考生的起点与背景,并非主要区别。

五、招生院校范围不尽相同:

有法学院或法律系的院校(或研究院),有培养研究生资格的都招生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只有116所院校招收,多数都是名校,116所法律硕士院校一般都招收法律硕士非法学,但法律硕士(法学)有些院校不招收,如北大与清华只招收法律硕士非法学,不招收法律硕士法学。

六、未来的就业情景、发展潜力又稍有不同:法律硕士vs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的就业范围要比法学硕士宽广的多,除了法学硕士就业的范围外,法律硕士还为企业管理及行政管理培养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在法律实务方面,法律硕士因其跨专业的背景,在实务工作中更易发挥其专业优势,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在法律教学和研究方面,读博士是必有之路,法律硕士因具有其他专业背景,在其研究领域能够结合专业特点,似乎也不比法学硕士处理劣势。随着法律硕士毕业生增多,法律硕士毕业后显现出的综合能力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同时因法学硕士单一培养模式存在缺陷,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将逐步被法律硕士培养模式取代。

无论司法还是立法,还是其他法律工作,都需要即懂法又懂专业的人次!因而法律硕士前景广阔。

THE END
1.法学和法律的区别是什么?法学专业的课程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政治等。而法律专业则主要学习法律文秘等具体应用法律的相关知识。3. 职业方向: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学研究的能力,可以选择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77852883406387380.html
2.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摘要】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是两个既有外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同等范畴。法律方法是应用法律的方法,表现为创制、执行、适用、衡量、解释、修改等,法学方法是研究法律和法律应用的方法,表现为分析、批判、综合、诠释、建构等;法律方法重知识与理性的运用,法学方法重价值与意志的实现;法律方法的运用是一种“技术”活动,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83.html
3.法律和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学硕士主要培养“法学家”,是学术研究型人才。法学硕士有公费也有自费。 2、学位培养重点不同 法律硕士与现行的法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 法律硕士学位主要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在经过法律硕士的学http://www.jzlawzx.com/zmt/34760.html
4.生活中的法学:法律问题与法律思维最新章节全书设定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在列车上、在车站、在家庭生活中的种种场景,然后根据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条件设定、条件转换和法律发问,如父亲给孩子零用钱是何种法律关系?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许多法律关系和法律行为,由于其标的微不足道,几乎不会引起诉讼,但对法学教育却非常有用,因为它们可以引导初学者从法律https://read.qq.com/detail/1044619862
5.法律专业与法学专业有什么区别?1、法律专业主要课程: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经济法概论、婚姻法、国际法、法学基础、行政法、逻辑学、律师实务、会计学基础、审计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劳动法、婚姻家庭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概论。 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法律文书写作(中国法律https://www.hljgvc.com/kyq/72332.html
6.法理学第十七节黑格尔的国家和法律哲学………(85) 第五章历史法学与进化论法学………(91) 第十八节萨维尼与德国的历史学派………(91) 第十九节英国和美国的历史法学派………(96) 第二十节斯宾塞的法律进化理论………(101) 第二十一节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理论………(103) 第六章功利主义………(109) 第二十二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13252
7.《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美)E?博登海默)简介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法理学 当当自营 商品详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否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2072935 所属分类:图书>法律>理论法学 本商品暂无详情。 价格说明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银铃铛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21613.html
8.法学和法律专业有什么区别法学专业与法律专业法学专业与法律专业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法学”和“法律”专业的称谓只是在考研时才会出现! 非法学专业毕业生考取法律专业的研究生取得的学位叫“法律硕士”,就业门路比较宽些;而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考取法律专业的研究生取得的学位叫“法学硕士”,就业相对窄些,但专业性强。 二者各有千秋!法律和法学体现的也就是本https://bbs.pinggu.org/jg/zhuanye_zhuanyekecheng_3560820_1.html
9.法律和社会科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与社会跨学科研究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层法治研究所 北京大学比较法和法律社会学研究所 电话:010-62500379 公众号:法律和社会科学 LSS_2014 E-mail:lss_2006@yeah.net 本期栏目 未来法学:作为法学思想实验的科幻 陈颀;2020年02期 v.19 1-33页[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1203K] https://flsk.cbpt.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