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田,每个社区都有一个法律服务站,政府将“法”送到居民家门口;在福田,公园就有“深圳法治发展历程”,法治深圳扎根在每个居民心里。
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区在“六五”普法中,扎根基层,率先破题,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出多项创新,形成特色鲜明的普法品牌,打造出“六五”普法福田样本,让法治可感可触,又有温度,获得各方点赞不断。
普法进社区:
法律服务站在95个社区“开花”
“接待很热情,讲得很清楚,不花一分钱,还泡一杯茶。”这是福田区莲花街道景田社区居民对该社区法律服务站的评价。说起法律服务,景田社区可谓远近闻名,今年3月份,该社区还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获得全国荣誉的背后,是福田区扎扎实实推进普法进社区结出的硕果。2012年开始,福田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所所结对子”,实现了“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让普法渗透进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中,让法走进居民的心里,成为居民身边的好帮手。
普法有文化:
法学大家烹高品质法治大餐
在福田有一个以普法为主题的公园——景田法治文化公园。
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园在不同区域设置了3块深圳法治发展里程碑、10块法治文化石雕、25块法治文化“竹简”等,以艺术形式融入了“深圳法治发展历程”“古代法律格言”等古今法治文化元素,居民们在娱乐休闲时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自2014年10月该公园开园以来,公园已开展法治论坛、法治诗歌朗诵会等法治文化活动10余场。
“法治文化创客中心”“法律图书馆”“法治文化走廊”……一批法治文化载体在福田落地,法治文化正是在这些载体和一系列活动中流淌,于无声处传播法治精神,浸润民心。
许多市民还记得,去年深圳读书月期间,在中心书城聆听了一场李步云教授的精彩演讲,李教授是“依法治国”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中国法学界“法治三老”之一,该活动开创了法学大家在社会公众场所现场演讲以及与听众交流的先河。
举办演讲是由福田区主办的“法治的突破”系列活动之一。系列活动中,中国法学界“法治三老”等众多国内知名法学家云集福田,共同回顾国家法治发展历程,让市民免费享受法治大餐。
福田区还举办了多场以法治通识为主题,直接面向市民的法治文化活动。搭建了“法治城区众议汇”平台,学者、法官、律师、教师、医师、企业家、执法人员、社区居民等广泛参与,以论坛、沙龙等形式,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了“社会法治建设的多元参与及创新探索”“行政执法的程序正义”等多场主题活动,推广、普及法律知识。
这些高品质的活动给市民奉上了法治文化大餐,让许多市民意犹未尽。
普法创品牌:
编制全省首份区级政府权责清单
普法工作历久弥新,福田区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和内容,形成了一批叫得响的福田普法品牌。
去年11月,深圳首次举行公职人员就职宣誓活动,福田区5名新任命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早在2013年5月,福田区人大便率全市之先制定了《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宣誓暂行办法》,现在,已经有36名经福田区人大任命的人员进行了宪法宣誓。这一举措,在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宪法的尊崇和履职责任感时,也向社会传播传导了宪法权威和宪法精神。
在提升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能力方面,福田区编制了全省首份区级政府权责清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创新普法,福田区还组建了全市首个“民间普法咨询智库”,聘请深圳和香港的法律、媒体、出版、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建立福田普法咨询委员会,调动社会资源为区政府在普法方面的“顶层设计”提供决策咨询、项目策划、业务指导和效果评估等,提升福田区整体普法工作品质。
今年5月下旬,为补国民教育的短板,福田区再次创新实施青少年普法“新雨计划”。100多名律师参与,开发完成了20多门新颖的主题法治课程,打造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法治教育课堂,受到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