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国未成年人的定义: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P96
2、特殊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因: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③在现实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P96
3、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①《宪法》②《婚姻法》③《义务教育法》④《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的法律;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的法律
4、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P99
家庭保护——基础;学校保护——重要作用;
社会保护——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④司法保护——重要保障。
5、保护未成年人都是谁的责任——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6、法律给我们特殊的保护,我们未成年人该怎么做P100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框我们有法律同行
1、依法办事的原因是——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依法办事的要求是——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树立法律信仰原因(必要性)——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4、树立法律信仰要求: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阳时,法治精神铭刻在人们心中。
5.人民道德水平提高有什么好处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益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6、法治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
①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办事。
②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P103
7、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的做法是:
①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②向他人寻求帮助;
③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
1、依法办事的原因是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依法办事的要求是
3、树立法律信仰原因(必要性)
4、树立法律信仰要求
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阳时,法治精神铭刻在人们心中。
6.法治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
一、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目标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尤其如此。目的越明确、学习积极性就越高。目标越宏伟,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学习意志就越坚强。目标有大目标,有小目标,有远期的,有近期的,小到一节课,大到一生的志向都属于此范畴。小目标要从属于大目标,近期目标要为远期目标做铺垫。
确定学习目标要根据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不利于意志的培养,太高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小学生由于年龄阶段不同,制定学习目标方面可能会出现过高估计自己,一旦失利,自信心必然受到冲击,进而影响学习的主动性,拒绝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初一年级学生制定合理、现实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二、抓好各学习环节的关键
听课: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会听课意味着会抓重点,能理解老师的意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大都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讲课思路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当中来;对于学生,听课的目的,是把自己的思维方法与教师的做比较,找出差距,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理清教师讲课思路的重要意义。
作业:作业要独立完成,典型的要反复练习,这样能形成技能、技巧。无论从文科类复习中提到的“积累”,还是基于理科类“小结”、“巩固”出发,作业环节都非常重要。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千万不能投机取巧,抄袭他人的成果。否则,既不能进行“积累”,也不能“巩固”,更谈不上“小结”。长此以往,预习、听课、复习这三方面的环节也就会“形同虚设”,也就谈不上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根据记忆规律,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手段。首先要有良好的记忆习惯。不论是哪门学科都有背诵的任务,要求背诵的必须背诵,以形成习惯。小学生可能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我们初中生一定要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其次就是根据遗忘的规律去记忆,即及时的重现,勤复习、多复习。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本周的功课本周复习,一月还有小复习,考前再做总复习。这样学习才记忆得牢固,这样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四、记好课堂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而要记好课堂笔记,对于刚从小学进入中学的初中生而言并非易事。有一次,巴甫洛夫讲课时发现台下有个学生始终不抬头地记个不停。他立即中断讲课,说“亲爱的先生,你打算当速记员吗”。这一善意的讽刺说明:上课时一定要以听为主,以笔记为辅。要边听边记忆,边记忆边理解,在理解中做好笔记。
好笔记不是全记,不是漏记,不能只听不记,更不能只记不听。可以记在课本上、教学内容附近,这样记录不易丢失,又易和教学内容相联系,即实用,又利于今后复习。
五、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多种多样,有共性也有特性,什么方法在自己身上效果好就是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在你闲谈时可以询问同学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向师长请教他们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效仿名人的学习方法,不妨都拿来一试。
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但不论是多好的方法也不是“秘方”或“绝招”。不论做什么事,不下工夫是做不好的。请同学们记住学习的秘诀:实实在在,勤勤恳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