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云区鹤龙街,以空港大道北与启德路交汇处为原点远眺,一座座法治类标志性建筑鳞次栉比,汇聚成一体化法治生态圈,形成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核心增长极——白云中心区。
白云中心区聚焦打造全生态法律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集公共法律服务、法治理论研究创新、法治论坛交流合作、法治文化教育培训、智慧法务等于一体的一流法律服务高地,推动法律服务与白云建设“四大枢纽”“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重大平台及打造“6+6”现代产业集群等融合发展。
载体与资源并举
锻造产业发展的法治阵地
根据“一中心三片区”(即白云中心区、天河片区、海珠片区、南沙片区)功能布局,白云中心区重点发展传统法律服务项目与仲裁、调解、公证等非诉讼服务。基于此,白云中心区形成“一核两翼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
其中,“一核”广州法务大厦将于今年上半年交付使用;“一翼”广州律师大厦,作为全国首座政府主导律师大厦已落成运营;另“一翼”广州法治广场(暂定名)正加速筹建。“多点”如“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中心、广州仲裁委涉外仲裁庭、全国首批粤港联营律师事务所(分所)、广州市白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超40家优质法律服务机构,已串珠成链、集聚成势,从业人员超千人。
作为湾区独有的现代法务集聚区,白云中心区核心载体广州法务大厦已有广州市扫黑除恶展览馆及市法学会“会员之家”选址落户,另有19家优质机构签订落户协议,其中包括5家亿元律师事务所分所。
广州法务大厦将重点引入国际组织和协会、亿元律师事务所、全国优秀律所等头部资源,推动法治论坛、智慧法务、产学研基地等高能级法务资源落户,致力于打造创新活跃、空间集聚、人才交流、功能完善的法律服务展示平台。
而作为白云中心区主要载体之一的广州律师大厦,已吸引25家法律机构入驻,培育“四上”律所5家,占白云区“四上”律所的70%。与2017年底广州律师大厦挂牌之初相比,如今白云区律师事务所数量增长了近两倍,律师人数增长了近三倍,全区律师事务所营业收入实现了7倍的跨越式增长。
此外,白云中心区还将建设集法治、文化、景观于一体的专题广场——广州法治广场(暂定名),打造法治文化宣传窗口。
提供法律培育全要素
构建人才服务的法治磁场
白云中心区的建设,阵地与人才同等重要。白云中心区充分释放法律服务全要素的虹吸效应,从政策出台、环境培育、研究保障等方面加快行业人才集聚,提升法律服务业核心竞争力。
白云区先后出台了《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白云中心区促进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全市首部区级律师行业发展规划等。其中,《若干措施》在招才引智方面,提出鼓励引进高层次法律人才给予1.5万元至15万元不同额度扶持,按照区内现行政策给予人才入户、随迁子女入学等人才服务保障。
借势而上,白云中心区成立了由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5所知名高校法学院组成的“法学高校联盟”,广东省法学会民营经济法治研究会在白云永久落户;设立了全国首家法治营商环境研究院,落成了广州图书馆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分馆,并搭建了国内首个以“法律+科技+教育”为特色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基地,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法律人才街区。
白云中心区培育与服务法治人才的独特魅力逐渐彰显。2023年以来,全区共开展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99场次,共计培训5804人次;白云中心区律师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聘为特邀调解员,获广州市侨联颁发“护侨先锋”奖;创新打造全市首个“法安白云直播”平台,组建优秀律师“线上”普法直播队伍,成立白云区保障高质量发展法律服务智慧团,让法治人才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尽其才。
培优赋能促形象升级
铸就积厚成势的法治品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白云中心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法律服务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期间,通过为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化妆品、物流等重点领域增添法治引擎,以法治之力助力白云区“6+6”现代产业集群规模突破6000亿元;在引进优质产业项目千亿投资额上,不断贡献法治智慧;创新增设“优化营商环境宣讲交流会”法务宣讲环节等渠道,持续扩大品牌说服力和影响力。
积厚成势,乘势而上。2024年,白云中心区将持续创新突破,积极构建全球化定制、全媒体融合、全品牌效应的宣传格局,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为盛势,带动辐射能级不断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