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有哪些重要知识点?将知识点做成框架图可以方便学生记忆理解。下文有途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及知识点总结,供参考!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梳理】

一、“百家争鸣”

1.背景:

(l)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促进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2)社会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分化,“士”受到重用,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3)学术下移: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4)社会需求: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对人才及其治国方略的需求。

2.各学派代表人物:①道家:老子和庄子;②儒家:孔子、孟子和荀子;③墨家:墨子;④法家:商鞅、韩非子;等等。

3.评价: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3)各家学派彼此渗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时期人物主张(列表)

春秋孔子①政治:a.核心是“仁”,即“爱人”。b.“德政”,即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②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战国孟子①政治:a.发展孔子的“仁”"为“仁政”思想。b.发展孔子以德治民思想,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善”。

苟子①政治:a.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思想。②伦理:主张“性本恶”。

影响:战国后期,儒学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后来发展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三、道家

春秋老子①哲学:a.认为世界本原是“道”强调要顺应自然。b.认为世界万物是不停地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且不断转化的。

②政治: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

战国庄子①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精神自由。

四、法家

①集大成者:韩非子。

②主张: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依法治国。

③意义: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习探究】

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列表)

项目孔子孟子荀子

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

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异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

2、如何看待儒家的“民本”思想?

提示:

①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强调“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②它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而是一种加强统治的策略。

③虽然它与我们当前提倡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其精神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的背景)

(1)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但诸侯国的势力日益猛涨,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形势发展需要。

二、董伸舒的新儒学

1.特点: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改造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

2.内容:

(1)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3)针对为人处世道德标准,提出“三纲五常”儒家道德观。

3.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4.根本目的:神化专制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三、主流地位的确立

(1)原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其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措施:

①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②将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规定为教科书。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③国家兴办太学;地方设立郡县学校,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结果

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②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学习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①地位: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②主题: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新儒学谈论神学。

③功能: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新儒学是为现实政治服务。

第3课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1.儒学:在汉武帝的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

2.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3.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4.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5.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既尊道、立佛、崇儒。

二、程朱理学

1.背景:隋唐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北宋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1)二程的思想

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

②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2)朱嘉的思想

①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人性与天理一致。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特征: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为核心。

4.本质: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5.地位:

(1)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学术影响到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还传及欧洲。

三、陆王心学

1.南宋时期陆九渊的思想

(1)“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2)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3)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明中后期王阳明的思想

(l)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强调内心反省,用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学习探究】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l)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THE END
1.高中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框架.docx高中必修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框架第一框:体味文化2.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的结合)3.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3770206.html
2.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结构框架图大多数学生学习高中政治是非常困难的。高中政治大部分是主观题,特别需要背。很多同学背的不熟练。那么,高中政治必修三个知识结构的框架图是怎样的呢?边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课三种知识结构框架图 边肖推荐:高中政治必修-知识结构框架图 https://55px.net/show-106643.html
3.高中政治必修三四单元知识框架.ppt高中政治必修三四单元知识框架.ppt 12页内容提供方:kfcel5460 大小:174.5 KB 字数:约1.78千字 发布时间:2023-09-24发布于浙江 浏览人气:1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高中政治必修三四单元知识框架.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23/8117142066005134.shtm
4.zhishidian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12篇(全文)zhishidian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2篇 2、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q195ioz.html
5.高中政治必修三思维导图合集模板TreeMind树图共为您找到了44384个和高中政治必修三思维导图合集相关的思维导图模板,如果没有和高中政治必修三思维导图合集非常相关的思维导图模板,您可以尝试更换搜索词或者通过模板中心筛选项来找出高中政治必修三思维导图合集。https://shutu.cn/search/gaozhongzhengzhibixiusansiweidaotuheji.html
6.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知识框架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1、背景: (1)平贵矛盾突出。(表现在:富有的工商业者与贵族、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2)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2、奠基:索伦改革 (1)内容: 经济上:颁布解负令;鼓励发展工商业等。 政治上:按每年的收入多少把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规定不同等级享有的政治权利;规定https://cai.verywind.com/xx/vwvcnwrimmiicdycwym.htm
7.高中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每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图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的学习需要有一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行梳理,一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历史的学习也是非常帮助的。 历史必修三思维导图整理 高中必修三历史必考知识点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221647.html
8.高中政治知识结构框架图(高三收藏)高中政治知识结构框架图(高三收藏) 必修一--经济生活-- 必修二--政治生活-- 必修三--文化生活--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https://www.360doc.cn/article/46601607_915445000.html
9.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梳理②社会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如:经济、政治、法学、历史等) ③思维科学知识(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2)揭示的规律: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哲学具体科学研究对象整个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揭示的规律揭示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http://www.zzfmdn.com/article/762169
10.高中政治必修四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pdf , 相关下载链接: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m0_63611298/36074526?utm_source=bbsseo给本帖投票 12 回复 打赏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pdf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pdf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pdf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的知识框架https://bbs.csdn.net/wap/topics/603631750
11.政治逻辑与思维知识框架分享3赞 高考吧 有缘有ftiend 求助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需要背诵哪些主观题内容? 分享回复1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吧 花花的宝贝789 考研政治:背诵有套路,送你四招有理论框架的支撑,知识点记忆散乱,只是记得却并不会用,这也是考场上的大忌。所以小伙伴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学会尽量用自己的理解将https://tieba.baidu.com/mo/q/hybrid/search?keyword=%E6%94%BF%E6%B2%BB%E9%80%BB%E8%BE%91%E4%B8%8E%E6%80%9D%E7%BB%B4%E7%9F%A5%E8%AF%86%E6%A1%86%E6%9E%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