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最新

1.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2.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生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3.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

答:我有财产权、受教育权、人身权、隐私权、通信自由等。

4.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5.说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法律规定了哪些义务?

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东西要及时归还,等到我们成年后,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6.法律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①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生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②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7.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8.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联系: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②区别: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9、1996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2年修订规定:每年农历九日为老年节。

10.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11.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2)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12.采访家人和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到哪些法律。

①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②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③超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④学校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2.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13.什么是刑法?作用是什么?

①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②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14.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了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15.什么是民法?作用是什么?

①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②民法保护了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17、行政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18、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19、通过采访,了解一上我们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

大学毕业取得教师资格证,被骋为学校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两人恋爱准备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一工厂向河里排污水,导致鱼虾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校长带领师生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20、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2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责任。

2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管子》是管仲及其学派的著作总集。

2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24、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25、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①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②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③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26、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

2宪法是根本法

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3.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设立宪法日具要重要意义。

4.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5、设立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6、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

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

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

①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

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

7、一些国家的宪法日:美国(9月17日)、丹麦(6月5日)、俄罗斯(12月12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9、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0、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是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传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11、为什么说“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是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

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传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11、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12、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13、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毛泽东

14、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5、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16、P19页连线,宪法部分条款与一些生活场景连线

17、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18、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13.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14.你了解哪些关于宪法的知识?

②2001年开始,12月4日就成为了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有学习和休息的权利。

15.阅读宪法内容,从宪法内容中,我们有什么发现?

①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家庭受到宪法的保护。我们今天接受父母的抚养,将来也要关爱、瞻养父母。

③我们村的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听爸爸说,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④我们未成年人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6.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有什么关系?

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

位,是国家的根本法。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17.你从哪里看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①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②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③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18.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

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19.怎样树立宪法权威?

①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②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3公民意味着什么

1.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都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3.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4.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6.说一说,居明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正面:证件名称、签发机关、有效期限反面:姓名、性别、出生、住址、公民身份证号码

8.国民身份号码有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一6位是地址码,第7一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一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检码,如果校检码为10,则用x代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5年的身份证;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10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20年;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长期有效。

9.身份证有哪些用处?

①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②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③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④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⑤在邮局邮寄护物品。

10.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11.村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的或家庭的利益。

12.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信息保密?

①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

②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

③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局挂失;

④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但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13.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14.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地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5.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16.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②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

③中国是世界第5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④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17.中国公民到境外应当注意什么?

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8、P30判断题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P33页连线

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

3.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它的重要性是什么?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4.公民应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

5.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6.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7.公民履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如:①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③瞻仰扶助父母的义务。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业务。

9.为什么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10.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

11.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和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P41连线题

12.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13.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

5国家机构有哪些

1.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

2.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

3.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

4.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它们就像我们身体的器官,在承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5.我国国家机关职权从何而来?

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它们就像我们身体的器官,在承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P44连线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9.人民政府的职权有哪些?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监察机关。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11.任何社会都有争议存在。司法是解决社会争议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12.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职权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监察机关。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13.我国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

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每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不得超过3000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在第一季度召开会议。

1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地方人民政府正职和副职、地方监察委员会主任、地方人民法院院长和地方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均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17.在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

18.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19、“一府一委两院”,其中“一府”指人民政府,“一委”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

在地方,“府”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委”指地主各级监察委员会,“两院”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

P50活动园

20.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6人大代表为人民

1.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我国县级人大代表、乡级人大代表,由直接产生。

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

2.在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

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3.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重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认真对待和珍视。

选举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的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选举的重要性是什么?

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重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认真对待和珍视。

5、每年的三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聚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共商国是。

6、人民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7、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

8、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人大代表有何职责?他们是如何履行职责的呢?

人民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

9、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11、参政议政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生活中有很多和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出来。

12、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性是什么?

13小学生能参政议政吗?如何做?

参政议政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生活中有很多和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出来。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1.我国国家国机关的职能是什么,行使哪些权力,如何行使权力,宪法和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其中我们熟悉的公安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等行政机关,都在行使行政权力。

3、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

4、在我国国家机关的权力是如何受到制约的?

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的行政机关下设的各部门职能分工不同,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服务于人民,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

5、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的行政机关下设的各部门职能分工不同,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服务于人民,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

6、一站式服务,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人们到这里办理业务时,到相应的区域就可以了。

7、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

8、为什么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

9、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10、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11、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有哪些种类?

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13、公民可采取哪些方式参与监督?

14、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17、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形式和种类有哪些?

18、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

19、只胡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

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邓小平

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起作用了,制度不是稻草人,效果就出来了——习近平

20、公民怎样依法行使监督权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

21、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就是违法行为。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权益造成损失。

22、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23、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又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24、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的违法行为该怎么办?

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权益造成损失。

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又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8我们受特殊保护

1、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1/5。

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未满成年年龄的就属于未成年人。如,美国成年年龄是16周岁,英德法国的成年年龄是18周岁,日本、瑞士的成年年龄是20周岁,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成年年龄是21周岁。

2、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

3、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4、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P75判断题

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1年通过,经过两次修正,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该法为促进为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9.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体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10.从世界范围观察,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9年通过,2012年修正。该法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司法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教育、防范和矫治等职责。

12.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我国,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国际社会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13.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15.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将遏制家庭暴力纳入法律程序。我国于2015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正式施行。

16、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17、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1、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

2、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宪法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3、未成个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外,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等。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

P84选择题

4、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进,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同时,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5、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6、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7、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我们应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

8、性侵害未成年人是非常严重的犯罪。刑法规定,奸淫幼女的,构成强奸罪,从重处罚;猥亵儿童的,构成猥亵儿童罪,从重处罚。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远离侵害,学会自卫。在出现性侵害事件后,应当立即向父母、学校报告,由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9、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

10、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11、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

THE END
1.2026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考研参考书目及考研真题资料汇总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研的同学们备考,文得学习网精心整理了一些有关思想道德与法治考研参考书目及重点名校考研真题答案详解资料,很多课后习题与真题有很大关系,建议反复练习。 点这里万种考试资料免费看→:/vip/Index.aspx 点击查看更多思想道德与法治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题库 http://wende.100xuexi.com/SubItem/IndexInfoDetail.aspx?id=edc535e8-418f-4eff-bac1-1c15f20349ac
2.专题10崇尚法治精神2023年道德与法治中考第一轮复习课件 目录 CONTENTS 01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考点聚焦热点追踪真题演练 崇尚法治精神 自由平等 自由:含义、意义、自由与限制、法治与自由、珍视自由 平等:含义、意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践行平等 公平正义 公平:含义、内涵、要求、价值、坚守正义:含义、价值、要求、守护 02考点https://wenku.baidu.com/view/7ac7606e32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a.html
3.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资料思维导图模板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资料 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1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立场和态度,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着特定的阶级立场。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781ec4c4eeff58c96e85cd
4.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教学设计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教学设计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docx,1 教学设计: 专题七第1讲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 一 )基本信息 对应教材 章节 第六章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课时安排 2-3课时 【教学内容】 1 . 主要内容:本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26/8045031037005135.shtm
5.2023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调查问卷(学生版)制作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展示开展课堂辩论查阅资料或看书,并进行分享主题研究社会调查其他 14. 你认为《思想道德与法治》应注重哪些方面的考核? 试卷考试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日常思想行为表现社会实践 15. 你认为这门课程课堂考勤及上课表现(20%)+实践作业成绩(20%)+线上慕课学习(20%)+期末考试(40%)的考核方式是否合理?https://www.wjx.cn/xz/242506159.aspx
6.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熊波老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质量管理与教学督导处将持续刊发经各级督导推荐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供校内教师交流学习,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资源基础。 厚植法治土壤—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课前“寻问题,聚焦点” 课中“析问题,答疑点” 问题一: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教学环节http://zgc.cjxy.edu.cn/info/1001/2078.htm
7.《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思维导图(第六章)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重点充实、反映了党的二十大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反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贡献和最新发展,为青年大学生全面提高法治素养指明路径。根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对法治的基本理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zc3MjAyOA==&mid=2247520091&idx=2&sn=dc4b9ce1bb54057374a5b77538feffd7&chksm=e85edc48df29555ec5710e956e56ec38976becf8a1a2376e9a9cb87f22abb65d1774fc0c3e6c&scene=27
8.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此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注重的是对学生三观和价值判断的引导,要求培养的是积极健康的公民,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中也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初中生三观的培养融为一体。思维导图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有效地解决思想品德课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将其应用到《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091660.html
9.思维导图+考点梳理+时政热点链接)《2024年中考抢分秘籍》精研历年中考真题,提炼并汇聚各种知识点或题型的得分秘籍,帮考生提高解题效率;配套名校地市最新模拟题,助考生提升答题手感。抢小分,抓大分,决胜考场不丢分!备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抢分法宝 抢分通关 强化版热点专题 强化版热点专题01 政治认同(梦想)(思维导图+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7pt4703ct14494n420464.html
10.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专题4第1讲1教学设计:专题4第1讲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一基本信息 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2课时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知识点1:为什么弘扬中国精神知识点2:什么是中国精神知识点3:如何弘扬中国精神本小节内容在学生已经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的基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2860997.html
11.2024年中考名师导航《道德与法治》备考第一轮复习:专题19文明与2024年中考名师导航《道德与法治》备考第一轮复习:专题19 文明与家园【大单元:思维导图 核心知识点 1.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学习http://zy.21cnjy.com/20614026
12.《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辅导最新章节曹云升著“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重要的教育使命。为了配合高等院校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我们精心组织编写了《〈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辅导》一书。本书的编写以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为依据,在把握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和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普通高等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3103881/1
1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自2016年9月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已统称为《道德与法治》课,该课程成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34-1021554095.htm
14.帮助中心知犀思维导图帮助中心提供各类脑图技巧和教程八年级上册地理思维导图|全书知识点归纳整理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人教版知识点整理免费分享 数学思维导图-五年级下册内容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思维导图|人教版高清知识点思维导图分享 八年级上册生物思维导图|完整版知识点归纳 数学思维导图模板大全分享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思维导图模板 五年https://help.zhixi.com/category/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