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梳理(含思维导图)

理解1对关系: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明确3个观点: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的关系,合同的重要性及坚持的原则,侵权承担。明白1个道理:树立法治意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重点梳理

1.民事法律关系

含义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要素主体自然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所有权关系物债权关系行为知识产权关系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人身利益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民法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内容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全面认识公民人身权

比较法律保护法律禁止生命权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身体权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健康权身心健康关系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姓名权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有权使用笔名或者其他别名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肖像权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隐私权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落实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4.所有权

含义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类型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取得方式动产依照法律规定登记不动产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5.他物权

用益物权物的使用价值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宅基地使用权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村民有权长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权利人依法利用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担保物权物的交换价值抵押权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只是作为债权的担保质权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

6.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异同

异同权利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区别所有人的权利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使用、收益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分类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抵押权、质权、留置权联系三者都属民法总则规定的物权范畴,都是民事主体依法对物进行管理、支配和享受物之利益的权利

7.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8.准确把握合同

项目内容内涵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类型常见的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法律特征合同关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协议约束力只要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就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订立意义①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②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订立过程要约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形式口头合同通常用在一些金额比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书面合同内容清晰,有据可查,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采用书面形式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纠纷

9.合同的履行

含义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实现各自权利义务的行为原则诚信原则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全面履行原则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协作履行原则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当事人应积极配合关键明确合同内容是履行合同的关键。合同内容就是合同的条款,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它来体现。合同内空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合同的变更、修改或解除①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如签订补充协议延长合同履行期限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面变更或解除合同,否则须承担违约责任

10.言而有信违约有责

含义违约责任既是违约方应该付出的代价,也是法律给予守约方的救济限度依据民法典,对守约方的损害赔偿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收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承担方式①法律规定了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违约责任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或不可抗力时,根据这些情形对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响,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洪水、火灾、战争等民法典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11.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12.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13.正确理解民事权利的限制

14.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含义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主要类型相邻用水、排水,相邻通行,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相邻通风、采光、日照,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等处理原则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处理依据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承担责任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专题二家庭与婚姻

思维导图

理解2对关系:父母与子女,夫妻关系。明确2个观点:父母与子女和谐相处,夫妻要和睦。明确1个道理:家族生活离不开法。

1.育小职责大

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不仅有抚养义务,也有教育义务。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父母应当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父母对子女的权利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2.敬老是义务

3.薪火相传有继承

4.珍惜婚姻

5.离婚要慎重

法律对离婚自由的限制①凡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②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应当征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③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离婚的方式协议离婚:要求当事人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并就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申请离婚登记后三十日届满,当事人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之时起,解除夫妻关系裁判离婚:凡由人民法院管辖和处理的离婚都是裁判离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离婚。一审判决离婚的,人民法院在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当事人违反告知另行登记结婚的,构成重婚

6.夫妻地位平等

平等的人身关系要求在生活中平等行使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表现①夫妻双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不因婚姻生活的具体环境,双方的职业、收入和彼此的扶养关系而发生变化②双方所生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③夫妻双方均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平等的财产关系夫妻共同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个人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夫妻约定财产夫妻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专题三就业与创业

理解2个观点:维权和创业。理解3个问题:订立合同、维权途径、创业的内容。掌握3个行为主体:劳动者、消费者、经营者。

1.立足职场有法宝

2.劳动也要签合同

3.明明白白工作

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有休息休假的权利;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还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劳动者的义务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4.清清楚楚维权

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不妨先试试“有话好好说”,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申请调解当事人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劳动仲裁①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②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③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诉讼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他途径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迈出创业第一步

6.市场竞争讲公平

7.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

原因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出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安全消费的权利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知情权①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②对消费者就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询问,经营者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还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解决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

8.依法纳税是义务

专题四社会争议解决

理解2对区别:四种纠纷解决方式的优势;三种诉讼方式的不同。明确3个观点:解决纠纷的方式、诉讼的基本程序、证据的重要性。明白1个道路:发生纠纷,运用合法的途径解决。

1.以和为贵选调解

含义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类别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等,它们在不同层面为解决纠纷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原则要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效力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经其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此外,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2.便捷经济选仲裁

地位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种类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前提当事人申请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特点①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因此,仲裁更加便捷、经济。②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小贴士仲裁与诉讼的选择: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3.诉讼的主要类型

比较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诉讼目的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提起诉讼的主体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适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诉讼权利面面观

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5.寻求法律援助

目的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条件①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②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③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获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或代理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6.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7.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诉讼证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举证责任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在有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出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举证行政诉讼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刑事诉讼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THE END
1.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备知识清单 (思维导图+核心知识+考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坚持宪法至上 【思维导图】 本 结构 根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 坚持根本法 宪法确认党的领导地位活动内容 准则 赊国一 领导立法党在宪法和领导二二坚持至高无上的权威 保证执法法律范围内L,;执薮J—-依宪任何组织、个人的行为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12/5203323310012011.shtm
2.法硕非法学刑法第一章思维导图模板刑法概念:全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总和 刑法典:全面、系统——犯罪及其法律后果——12个修正案 单行刑法: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刑法某一事项——只有一部关于外汇的 附属刑法:非专门刑事法中附带——犯罪、刑罚、追究刑责的条款 2.刑法的特征(简答,已考过) 标题概念:与其他法律相比的特点 调整范https://www.zhixi.com/tpl/77ffd64d7f7e8e3790f03804a8b75132?category_id=-1
3.2024公基法律思维导图来咯民法来自超格阿萌知识产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O超格阿萌使用说明:1.标准版:河北考生先听课再使用,内容与《思维导图·要点精粹》基本相同,其他省份如若使用请结合考情,参考使用。2.奶茶版:在标准版的基础上挖空,不建议另外排版打印,“等奶茶、坐地铁”呼啦的碎片化时间看手机的素材。3.白酒版:在标准版的https://weibo.com/7760296184/NtzoZ4bbT
4.建议收藏法律知识点思维导图(2)这是一系列的法律知识思维导图!涵盖了民法典、劳动法及刑法的相关内容,后续会逐步发布。 其特点为: 用直观的导图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清晰的视觉路径,帮助您快速掌握法律要点。无论是律师、法务、法学生,还是法律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价值。 让法律知识触手可及,让法律不再晦涩难懂,让图谱为您工作提效!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649312_1123714420.html
5.73张法律思维导图汇编,一张图解决一个问题条文法条有没有办法让律师摆脱这种阅读文字之苦?恐怕没有,但让律师稍为轻松一点的方法是有的,那就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能让自己简单、清晰、高效地实现知识管理,能让看图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获得最有用的信息,直接得出问题的答案。 本文作者,在他办案的过程中,整理、归纳制作了七十多张实用的法律思维导图。每一张https://www.163.com/dy/article/INUPNGVN051998SC.html
6.收藏:62张法律思维导图,一张图解决一个法律问题我制作思维导图的初衷,其实只是作为自己的学习笔记,把自己学习过、研究过的法律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归纳、总结、记录下来,如果自己在工作中再碰到同样的法律问题或面对类似的案件时,就不用再去重新翻查相关的法律条文,直接看导图,顺着导线直接找出结论,按图索骥,方便快捷。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101/19/80850145_1054181661.shtml
7.你成思维导图之法律知识你成思维导图之 法律知识 《都挺好》一部良心剧,剧中也有很多法律知识,根据丁丁老师的法律讲解,也了解了很多法律知识,也看到很多人都不懂得法律常识,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平时多学习法律知识也是很重要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https://www.jianshu.com/p/407b5e39be83
8.法律民事诉讼法知识点思维导图相对于法理学和中国法制史这样一些理论性极强的学科来说,民事诉讼法无疑是一门既简单又实务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民事诉讼法的内容较多,因而要完全掌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利用思维导图来对民事诉讼法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有几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些概念甚至只相差https://www.douban.com/note/679814052/
9.《法律在我们身边》知识点思维导图模板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法律在我们身边2 。 免费 维权就在我们身边 风雪夜人归 免费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案 简 免费 美丽就在我们身边作文 好想你 免费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您L 会员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知识点 原杰 免费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知识点思维导图 简https://shutu.cn/search/falvzaiwomenshenbianzhishidian.html
10.事业编公共基础法律思维导图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思维导图本人考事业编时,因为有些机构的学习时间较短暂,一般为7天或者15天等,且学习资料比较散、只注重重点内容。但是考试时,大部分不是根据华图、粉笔、中公等机构的公共基础学习资料中的重点出题,这是本人经历还久,整理出的Xmind版本的思维导图,您可可以根据自己的做题后的总结,自己再添加新的知识体系导图,更能方便学习https://blog.csdn.net/qq_42809119/article/details/106445222
11.法律常识思维导图及法律常识知识点转给公考路上的小伙伴1/ 8法律常识思维导图及法律常识知识点转给公考路上的小伙伴 ? 2/ 8法律常识思维导图及法律常识知识点转给公考路上的小伙伴 ? 3/ 8法律常识思维导图及法律常识知识点转给公考路上的小伙伴 ? 4/ 8法律常识思维导图及法律常识知识点转给公考路上的小伙伴 ? https://k.sina.cn/article_1653395705_p628cd0f90270192v6.html
12.思维导图重难知识点讲解思维导图重难知识点讲解--非法律部分 253次播放 陈茜 粉丝707 关注 本内容来自 了解课程 重点知识思维导图群 ¥200 暂时还没有简介https://www.cctalk.com/v/15567733923214
13.数据治理专业认证CDMP学习笔记(思维导图与知识点)本文档基于数据治理相关学习资料整理,为数据治理专业认证CDMP的学习笔记(思维导图与知识点)整理。 文章较长,建议收藏后阅读。 后续的文档请关注公众号大数据流动,会持续的更新~ 本文档为参考数据和主数据共分为5个部分,由于页面显示原因,部分层级未能全部展开。结构如下图所示。 https://blog.51cto.com/u_14500431/6404758
14.2024年深圳小学入学条件是什么?(上小学时对户口迁入年限有限制吗知识思维导图资料 2024年深圳小学入学条件是什么? 网上有关“2024年深圳小学入学条件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上小学时对户口迁入年限有限制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深圳小学入学条件2024新规定如下: https://m.shenchuang.com/show/16572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