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巩固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知识点。
2.通过学习,认识我国的国家机构。
3.掌握评析题、角度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巩固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知识点。
教学难点:掌握评析题、角度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过程: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法治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对这一板块的高频考点,常考题型进行一下梳理。
师:选择题的订正请同学们以同桌讨论的方式合作完成,如还有疑问,可以举手提问。
生:……
师:16.某小区的李先生家近来遇到了麻烦事,楼上住户的下水道渗漏,导致自家厨房无法使用。他多次上楼与户主张先生沟通,张先生却称“漏水关我什么事,我总有用水的权利吧。”两户人家经片警调解,仍然未能达成谅解协议,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1)张先生的说法是否正确?请结合材料运用行使权利的知识加以分析。(4分)
①张先生的说法不正确。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张先生在用水时不得侵犯李先生的权利。
(2)请你给楼下李先生出个主意,他还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解决他遇到的麻烦。(2分)
申请仲裁。如果还不行,可以向法院起诉。
(3)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在享受自由和权利的同时,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等。
评析题强化:2020年春节期间,省政府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要求公民少外出、不聚集、戴口罩。小艺在小区看到邻居王阿姨未戴口罩,聚集多人跳广场舞,便上前劝阻,王阿姨说:“跳舞是我们的权利,你无权干涉。”
请运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知识,对王阿姨的言行进行辨析。
①王阿姨的言行是错误的。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遵守防疫要求是特殊时期公民应尽的义务。王阿姨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她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戴好口罩,不聚集,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P54
(1)曾某发表侮辱言论侵犯了他人的哪一人格尊严权
名誉权
(2)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别属于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3)从履行义务角度,分析曾某被提起诉讼的原因。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曾某侮辱烈士的言论违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处罚。
17.春节期间,小立一家欢聚一堂,他们纷纷感慨,现在生活真是越过越红火,以下是部分家人的对话。小立的叔叔:我工作的国有企业这几年发展很好,工资每年都在提高,年终奖也直越来越多了。小立的舅舅:我和朋友合办的新型环保建材厂,生产的产品很受欢迎,去年净收入50万元。小立的姑姑:我们一家经营的小吃店,去年收入有20万元。另外,投资股票收益有10万元。
(1)小立的三位亲人的收入分别是按哪种分配方式取得的?(6分)
小立叔叔的工资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小立舅舅、姑姑的收属于按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2)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小立一家的工作和收入状况分别折射出我国现阶段哪些基本经济制度。(2分)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议程表明全国人大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它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如何?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五项议程分别体现全国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
议程①、③体现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议程②体现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议程④体现全国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议程⑤体现全国人大行使任免权。
(3)小明还绘制了一张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请和他一起完成空白部分内容。(12分)
(3)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家主席,③—⑥国务院,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小鱼儿:很佩服3班的小陈,身患残疾,拄着拐杖上学,三年如一日,学习还那么认真!
大个子:大学生小李,拍军事基地照片发给境外间谍组织,被判了刑。照片不能乱拍哦!
楠漠江:嗯嗯,“小陈不错,小李不该”,我们大家都要增强义务意识!
(1)为什么说“小陈不错,小李不该”,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履行义务的认识。(4分
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定义务须履行。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P56
小陈身患残疾,却认真复习,自觉履行公民受教育的义务,所以说不错。小李拍军事基地照片发给境外间谍组织,没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所以说不该。
老班长:同学们,网络很开放,以下律师的提醒可要牢记呀!
①禁止擅自公开他人姓名、照片、住址、身份证等;
②禁止发表侮辱、诽谤、诋毁等丑化他人的言论;……
(2)禁止这些行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2分)
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不受侵犯P37、38
(3)结合律师的提醒内容,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角度分析“火焰山”的观点。(4分)
“火焰山”的观点是正确的。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如果做了律师提醒禁止的事情,违反了法律,可能会失去自由。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不做违法事情,既是保障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也是维护自己的自由。
课堂小结:本节课是复习课,主要复习了法治的一些常考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加深理解,另外掌握评析题、角度题的答题方法。
教学反思:针对法治知识点较难理解的特点,本节课精心挑选练习题,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最后,选类型训练,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是本节课缺少思维导图,没有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