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大家谈】法治建设工作心得体会
“治国先治水,水治天下宁”。中国水情错综复杂,治水乃至兴水任务更为艰巨,故而依法治水管水依然是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正值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我有幸融入了江西水文队伍,现结合自身工作,谈几点关于法治建设的体会。
其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专章论述、专门部署、明确了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要求,把全面依法治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作为水利系统一员,要全面加强水利法治建设,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及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推动自身事业发展。
其二,要发挥干部垂范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火车带”,各级领导干部是法治建设的“关键少数”,要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带头尊崇法律、掌握法律、遵守法律,真正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变成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带头依法办事。
其三,要打造强劲队伍。法治建设理念的深入理解、严格贯彻离不开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如此方可引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准高、社会责任感强的法治型干部队伍,才可把国家擘画的美好蓝图照进现实,结合成功案例,可通过日常学法、年度测法﹑规范运法,提升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
其四,要健全水利法规。目前,我国颁布实施涉水领域法律规章众多,各项水事活动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要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精准要求,仍有差距,故要加快水利基础法律修订工作,充分论证、调查,以人民需要为工作导向,及时实行跟踪反馈措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