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自己从事审判工作已有二十余年,回顾这些年来办案中撰写法律文书的过程,先后经历了懵懵懂懂、跃跃欲试、诚惶诚恐三种心理历程,更是感受到法律文书显示出法台之外的无穷力量。内心从仰望到兴奋,再到战兢。
????最初的懵懵懂懂,是一种仰望的感觉。记得到法院工作之前,自己看到的法律文书,是张贴在公告栏里的,读着上面的内容,看着那鲜红的印章,欣赏着法院院长有力的签名,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联想到的是古时高高在上的衙门,朱笔勾圈定生杀的神威。
????刚调入法院工作,在办理第一个案件时,自己才算真正接触法律文书,但在当时面对少之又少的法律书籍,自己把老法官的法律文书制作当作模板,从档案室借来一本本卷宗,学习老法官询问笔录、调查笔录、庭审笔录的记录方法和裁判文书的制作方法。从原告诉称,被告辩称的归纳,到事实证据的认定,再到说理、判款,细嚼慢咽,用心品味,一步一趋,不敢越雷池半步。现在翻出来再看时,面对那粗糙、幼稚、呆板、生硬的第一份文书,不觉哑然失笑,真不知道当时是如何发出去的。
????经过五六年的历练,在90年中期的审判改革中,面对法律文书新格式,自己心里便跃跃欲试,这是一种兴奋的感觉。看着最高法院92法律文书样式,自己总想在法律文书的制作上摸索一番,便开始着重对证据的分析认定,对查明事实部分分段书写,每一个法律事实,均标明用以资证的证据名称,试图做到言之有物。并刻印申请执行期限告知印章,送达判决书时,加盖在判决书的尾部,提醒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减少当事人因不懂法而造成的“法律白条”,却缺乏证据认定的逻辑思考和法官自由心证的盖然性思考,写出的文书依然显得空洞和乏力,但是写法律文书时,充满着强烈的激情。
????二十多年过去了,工作中办过多少案件、写过多少份法律文书,自己也记不清了,对每份法律文书的制作,自己总尽最大的努力、最大的谨慎和最大的细心,害怕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哪怕是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特别是在实行法律文书上网后,这种谨慎、细心和严谨感觉更加强烈。法律文书尺寸之间凝聚着自己的汗水、法官的职责,记录着法律的正义、社会的公平,更包含着群众的期待、法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