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范文(精选7篇).docx

2、德的自律和一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言道:言传身教,言教在说理,以提高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在学校里,一个班学生的大小事情都离不开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学识文化等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具有明显的示范性与导向性。小学班主任的素质是做好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本条件。班主任的思想、行为决定着班风的形成,班主任如果能严格管理班级,正确引导学生,详细制定计划,加深师生感情和加强班级凝聚力,班级会更团结,学生会更进步。常言道:打铁须得自身硬,小学班主任作为带路人,要具备为小学生发展导航的能力。要学生讲诚信,班主任首先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学生有爱心,

3、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要学生有进取心,班主任自己要体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小学生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政治态度、价值观与世界观、道德品质、成才理念等方面,需要通过班主任的正确引导,才能往正确的方向发展。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充满爱心。学生越是感受到教师的爰心,就越亲近和信任他,教师的教育就越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而达到所期望的教育效果。因而,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作为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平等对话,将心比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的爰心来换取学生的真心,用希望、激励等科学教育方法,激发学生上进的信心。小学班主任还应该培养好班集体,组织丰富多彩的班会,形成团结、向上、文明、进步的集体舆论。除此之

4、外,小学班主任指导开展文体活动是新形势下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文化阵地。这既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又是班主任的教学任务之一具体到日常教育和管理中,首先,要抓好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宣传和学习,增强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课堂行为规范等条文的自觉性。充分利用班会课、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办小报等阵地,引导学生成功地组织举办好各种班级活动,对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树立良好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创建优良班风、学风的有效途径。其次,从小事抓起,重视学生品行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养成教育O作为一名人民教

5、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懂得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养成教育对一个人道德与法治的形成非常重要,班主任都应十分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文明习惯的养成要从身边的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做人的一言一行抓起,逐步养成说话有礼貌、办事有分寸、行为有规范的习惯;从自尊、自重、自强、自信、自律开始,逐步养成爰同学、爱老师、爱父母、爰身边的人的感情;从爰自己的物品开始逐步养成爱自己的课桌椅、爱教室、爰学校、爰家庭、爱家乡、爰祖国的感情;从遵守课堂纪律、学校规章制度,逐步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的习惯;从关心和爱护班级并为之做贡献开始,逐步养成集体主义的观念和品格。总之,养

6、成教育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教育,也是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只要我们教师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并持之以恒学生的良好品行定能形成。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养成教育在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更要在教育、教学中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重视学生品行习惯的养成,因为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千万不能忽视的。当然,我们教师在学生的品行养成教育中更应是先行者,小学生的可塑性极强,模仿性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思想道德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只有在家庭教育配合和支持下才会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8、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明确教学方向,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从我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中选取其中三个,来谈一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希望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产生些许积极作用。利用乡土素材,培养人文底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理念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注重核心素养的落实,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人文底蕴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首要组成部分。对初中生来说,人文底蕴是他们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重

11、。笔者对视频内容进行审核,在技术上给予一定指导。视频内容主要呈现的是两名学生学习状态的对比:一位学生早读课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上积极参与讨论,课间主动跑办公室向老师提问疑难问题,放学后自觉完成作业,并进行自主拓展训练;而另一位学生早读课上抄袭作业,课上打瞌睡,课间与其他班的学生追逐打闹,放学后作业做到一半就玩起了网络游戏,直至深夜。该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后,部分学生羞涩地低下了头,明显意识到了平日里自己行为的欠妥之处,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重要。通过创设真实情景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前准备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讲,进而强化学生学会学习的素养。联系生

12、活实际,提高责任担当责任担当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必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为此,教师要尊重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责任担当素养。例如,在讲丰富的社会生活时,为提升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服务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在开学前的暑假里,笔者让学生自行设计、参与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当笔者让学生谈自己所参与的社会生活以及感悟时,常听到精彩的发言。有的学生参观了革命纪念馆和家教家风馆,表示要争做爰国少

13、年,弘扬中华文化;有的学生参加了爰心助学公益活动,表示自己感受到好心人的善良和社会的温暖,要竭尽所能传播正能量;有的学生参与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表示自己要成为讲文明、守规则的好公民,等等。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素材便可源源不断地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来,让学生自行感知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结束语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求。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应该从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4、,从而将学生打造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参考文献1孙瑞彦.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9(23):215.2张亚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科阜咨询(教育科研),2019(8):180.许晓杰.聚焦核心素养,努力打造道德与法治新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75-76.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3现在的新课标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小学思品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社会化,将自然人

15、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而道德与法治更使人耳目一新,它突出的表现了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爰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通过一年多的教学试验,我明白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以儿童直接参与学习活动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但使学生在兴趣、愉快中潜移默化的学习知识、培养品质,也给教师注入了更多、更新的活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还未能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未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仍有些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重于说教,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

16、的问题,甚至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背离的现象,造成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Q)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矛盾。因为学校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教育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延伸,但就现状而言并不乐观。学校教育学生,同学之间的小磨擦应文明解决,以理服人,而有些家长则对子女讲,要以牙还牙,不能吃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直接影响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实际行为的矛盾。道德与法治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必须讲理。但教育实践中,往往容易形成说教的弊病。学生从本性上不能接受赤裸裸的教育形式。这就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他们在思想上知道该怎么做,但实际行为却有很大反差。如学生知道乘车要让座的道理,但在实际乘车过程中,有几名学生能真正做到让座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矛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金币0人已下载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THE END
1.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5篇摘要:对勘夸美纽斯编写的生活化教材《世界图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方式从“复制”生活的模式走向了对儿童生活的“摹仿”。然而,教材作为静态文本对动态的“儿童生活”进行摹仿时,存在特殊困难。这些困难既缘于儿童生活的无事性、连续性、内在性等特点,也缘于教材的特殊体例。《道德与法治》教材通过建构生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8743
2.道德与法治相关论文题目范文6篇(全文)道德与法治相关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浅谈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4、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学生观与价值观 5、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刍议 6、小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途径 7、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思考 https://www.99xueshu.com/a/J6s6an3f4xoh.html
3.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集合12篇第二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 【摘要】小学道德素养以及法治观念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要将有效培养学生的日常道德涵养水平 ,强化生活中的法律认知观念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教育前提下开展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 ,相比以往的教学方式更能顺应小学生认知世界以及理解世界的发展规律 。文章结合https://www.scfaying.com/jiaoankejian/35217/
4.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精选6篇)想要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果,实现教育传播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综合分析好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主动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实现对教育的优化与完善,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是极为重要的,只有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才能产生出主动探究的欲望,才能不断产生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228zuip.html
5.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5篇).docx小学道德与法治论文5篇 【篇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素养 一、综合性的知识素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定性为综合性课程,其综合性至少体现在:不同知识领域的综合;生活圈层的综合,即学生与自我、社会③、自然等不同生活圈层的内在整合;学习的多维统整,即生活体验、知识与技能学习、价值引导等相统一。不同于语文、数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09/5203111322003040.shtm
6.思想道德与法律的主题论文思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应该要怎么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的主题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摘要: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古今中外的社会、道德、政治和法律思想中,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有的人认为法律即道德,违反道德的法律是“恶法”,不具备法的https://www.unjs.com/z/54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