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国开电大《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参考答案试卷3答案4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我们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docx

1、2024秋国开电大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参考答案试卷3答案4份一、材料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80分,共80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请结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我们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参考答案1: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马克思主义引领绝望迷茫和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找到了奋取道路和前进方向。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与西方列

2、强的悲壮抗争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惨败,被迫割地赔款。中国人不断痛苦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开始认为是技术问题,于是我们进行了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良主义,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危机更加深重;然后又认为是体制问题,于是我们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推翻清王朝革命,建立了模仿西方体制的民国政体,然而,枷锁仍未解除,国家仍然挨打遭辱。在中华民族陷入从未有过的迷茫痛苦之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黑格尔曾经预言,古老的中国需要外来思想的刺激,才能生动起来。在拥抱马克思主义之前,我们曾经学习和实验了西方几乎所有有影响的思想和主义,但不幸都失败、破产了。

3、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才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指明了奋取道路和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始走出历史低谷,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社会即将迎来焕然一新的明天。其二,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高度契合中华民族的“天下大同”思想,唤醒了中华民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生动实践意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理论规划了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立场,吸取中华文明精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

4、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亿万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凝聚起人民群众为自己根本利益而奋斗的磅礴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其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方法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揭示了人类思维规律,不仅是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也是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90多年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帮助中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进而找到了实现民族解放和发展进步的光明道路。90多年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党和国家的事业就能发展进步;反之,则会出现失误和退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党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哲学依据。参考答案2: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它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能够

6、永葆青春活力。马克思主义不仅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还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貌。此外,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因为它不承认任何永恒不变的事物,而是批判性地看待现存事物,并致力于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思想地位。此外,“一战”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提供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成果: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法宝。它引领中华民族找到了奋取道路和前进方向,帮助中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括政权理论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4.马克思主义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助于个人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看清社会现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载共需:128积分(10积分=1元)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THE END
1.实用范文道德与法治心得体会(推荐)(7篇)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1、2、3、4班)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学生思想活跃,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但基础不一,有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较差、学习不认真、成绩较差,所以作为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并且注意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使全https://www.ilede.com.cn/a/luf8e19.html
2.2024秋国开思想道德与法治终考大作业参考答案2024秋国开思想道德与法治终考大作业参考答案,终考大,秋国开,思想道德,道德与法治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Q9LSTG0556ATLD.html
3.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1000字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1000字 问:德治与法治的论文 答:法治人百岁,德治人万岁。 问:道德与法律的论文 答:道德是由道与德两个并列的词组成。 道是道路、行径、方式。 德是行为的表现。 道与德组合到一起,意义上就发生了变化,就有了道德的新义。 道字变成动词。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aa4379be3359493659a3dc86.html
4.国学院中国史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孙子兵法》研究、中国思想史、中国军事史。是国内外从事《孙子兵法》与中国古典兵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黄朴民教授从1984年到今天,撰写和出版了多部著作,在海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篇,数量虽然繁富,但是归结起来,这些成果都是按照两个方向逐次展开和形成的,也就是说近30年的学习和研究https://lsxy.ruc.edu.cn/szdw/gxyzgszzjs/c0e3f1717e184cad9f92790f8f5589f7.htm
5.2022年闵行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小论文评选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上海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与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政治专业委员会与《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社、《教育参考》杂志社、《当代学生》杂志社,联合举办2022年上海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小论文评选https://jyxy.mhedu.sh.cn/extranet/web/index/index!infoMove.action?id=ff80808184387c9601844083bb780076
6.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14篇第二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摘要:本文从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出发 ,通过分析当前民生财政建设的不足 ,从如何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民生财政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 ,进行关于民生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并提出了能够提升民生财政建设水平的若干建议 ,以便为相关财政工作者提供参考 ,力争全面促进财政事业向前发展 https://www.huxinfoam.com/lunwencankao/248588/
7.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析思政教学论文实现教材知识点与二十大精神的无缝衔接,还取决于教师能否秉承两者之间的相互靠拢和接近原则,既要在学习二十大精神时想到“德法”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也要在研究教材体系、开展课堂教学并在与学生交流中联系到二十大精神。一方面,二十大精神构成一副丰富的理论图景,涉及到思想、道德和法治这三大板块的全方https://www.91xueshu.com/l-szjxlw/80395.html
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小论文终结性考试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小论文终结性考试答案小论文,青年当树立与中国梦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答案一,五千载峥嵘厚重,七十年锐意新光,岁月漫漫,我们与祖国互相提携,一路行来,每一步共同走过,每一梦共同畅想,中经风雨飘摇,举足维艰,幸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27652850.html
9.思想道德与法律的主题论文思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应该要怎么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的主题论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摘要: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古今中外的社会、道德、政治和法律思想中,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有的人认为法律即道德,违反道德的法律是“恶法”,不具备法的https://www.unjs.com/z/546288.html